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只想拍「鱸鰻」 永遠不會有「少年PI」

只想拍「鱸鰻」 永遠不會有「少年PI」
(攝影/林煒凱)

鄭淳予

產業動態

R&H提供

844期

2013-02-21 14:16

春節假期過後,台灣電影又多了一個破億俱樂部的會員,「大尾鱸鰻」成功的票房是道出台灣電影的復甦,還是又創造一波「愛台灣」的電影消費風潮?長年在中國、擔任華誼兄弟電影公司總監製的台灣導演陳國富,有一番深刻見解。

過年前,全台電影院就已醞釀一場中外影片廝殺大戰,一個台灣電影人都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現在台北。和陳國富相約的那天下午,他穿著輕便的夾克與牛仔褲,腳上踩著球鞋,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年前回到台灣、又沒有任何宣傳工作的他,顯得格外愜意。

過去一年,陳國富一口氣監製了四部電影,部部都是人民幣上億元預算,中國媒體敬稱他是「金牌監製」,也有的形容他是「賭徒藝術家」。今年五十五歲的他,至今只導過六部電影,監製的十八部片卻累計人民幣四十億元票房。最近七年,他在華誼兄弟電影公司擔任總監製,早期寫影評入行的他,壓根兒沒想過,自己竟然走出這樣一條路。

不久前才接受中國媒體輪番訪問的陳國富感嘆:「我怎麼可能在五年前、十年前,或二十年前,去規畫我自己的電影人生?我會走這樣的一條路,能走到多遠的地方,都是不可思議的!」他是最早進入中國電影業闖蕩的台灣電影人,看著台灣電影從早些年載浮載沉的慘況,到這幾年稍有起色,其實他比誰都在意台灣電影產業環境。

 

愛台電影 很正常也很危險

 

回顧近年,不難發現春節檔期已成了華語片的兵家必爭之地。二○一○年的「艋舺」、一一年的「雞排英雄」、一二年的「陣頭」和「愛」,都是一開年就搶下破億票房的「MIT電影」。仔細觀察,這些影片有的賣明星,有的賣濃厚「台灣味」,隱約勾勒出一種賣座模式。今年春節前,台灣電影「大尾鱸鰻」才上映三天,就狂掃千萬元票房,勝過仍在上映的「一代宗師」三周總票房。

「大」片上映十六天,全台票房已飆破三億元,吸票實力驚人。不僅遙遙領先好萊塢票房巨星布魯斯威利主演的「終極警探:跨國救援」和本屆金球獎口碑強片「悲慘世界」,也把一眾「遠親近鄰」如台片「逗陣ㄟ」、「志氣」,以及港片「西遊:降魔篇」給甩得遠遠的。

對於這種本土類型電影崛起的現象,陳國富表示:「很OK,也很正常吧!」但也讓他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起來。

「唯獨要顧慮一個問題,就是你本身的市場尺寸有多大?」他解釋,一部台灣電影締造了成功的票房,有許多面向有待深入探討,「向本土品味靠攏的產品,意味回收完全要靠本土市場,而這已經很小的市場又這麼風雲難測,後繼者抓不到規律。也就是說,偶發的成功無法預測,也無法形成產業規模;如果走了這條捷徑,面對無法出口、無法擴大市場、無法良性循環,台灣電影的尺寸也就決定了。」

「一部成本新台幣三千萬元的電影,它的技術工藝一定是受限的,台灣電影是也能這樣存活下去,但有很多技術一定不會再往前走。」他舉例:「美術搭景、電腦特效、大明星卡司……這些都不會存在,因為你永遠只用受限的尺寸來想你的電影,因為你的市場就是這麼大。」

「其實回過頭來說,還是選擇的問題,看你要怎麼面對這個挑戰。」他說的挑戰,無非是受限的市場規模。「如果你面對挑戰的方式就是,看準某些檔期,中南部的觀眾可以High某種電影,我就餵你們這種電影,那自然就會形成一種循環;這是OK的,但永遠就不會有『少年PI』出現,我保證。」

 

少年PI

▲賀歲無罪、鄉土情懷無罪,賣座更值得喝采,但台灣電影什麼時候才能達到「少年PI」的格局?
 

不計毀譽 靠自己肯定自己


對此,政大廣電系副教授郭力昕也不約而同地提到李安:「或許李安可以作個典範,要賺錢也不見得只能拍爛東西。台灣出現幾部賣座賀歲片無所謂,內容有大量粗話不見得就是粗鄙;但如果這反映一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搶錢模式,那只說明,那些鄉土民情都被商品化了。」

事實上,類似的通俗化趨勢不只在台灣出現過,「不管是日本、法國,或義大利,都會看到電影產品的在地化,這都是反覆循環,在地化到頭來一定會反彈。所以,我覺得每位導演還是要認清自己的特點,然後盡量發揮到極致,這才是王道。」陳國富由衷地說:「不要因為一些暫時的風潮,去做你非常不拿手的東西,然後有一天才發現,走岔路了,很難拐彎回來。」

儘管許多人都說陳國富是個很敢「賭」的人,所以才能在面對挑戰時,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澄清:「我不是一個賭徒性格的人。」他能做大事的祕訣很簡單,就是不斷去挑戰。「如果完全把電影工作當成傳統產業的話,是一點都不好玩的!還不如去生產電冰箱。」每當受人質疑,他能做的,就是證明給別人看。

「我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證明某些主流價值一點都不值得維護。」過去他曾質疑,拍商業電影為什麼一定要用明星當主角?導演馮小剛在○七年拍的「集結號」,本來主角該是香港一線明星,但陳國富獨排眾議,起用當時毫無知名度的中國演員張涵予。結果影片大成功,張涵予還得到當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去年,華誼兄弟籌資人民幣二.二億元拍攝的「太極」三部曲,也因陳國富的一句話,起用了由歌手半路出家的馮德倫擔任導演;甚至斷然放棄具有票房保證的李連杰擔任主角,轉由一名武術金牌運動員領銜演出。結果,光是第一部曲的票房就逼近人民幣一.五億元,事實證明,陳國富沒有走錯路。

然而,不管在任何時候,陳國富都不願把自己選擇的行為當作是「賭博」或「精算」。

「雖然我好幾次用進賭場的概念來比喻這行業,但是實際上,那個賭局是自己編造出來的,我的確要做最前面的押寶動作,可是作品還是得由一群人完成。你一點一滴,劇本可以修到幾十稿,拍攝的時候,每個鏡頭可以拍幾十次,剪接可以剪一個月,也可以剪半年。你有那麼多環節可以讓作品更好、更精確一些,所以最後當然不能賴說是一開始沒押中!」

與其說陳國富善於豪賭,在他應該工於算計的監製腦袋裡,其實還是保有踏實的信念。他說:「我有一個很幸運的地方,就是不太靠外界的評價來維繫自己的信心,我傾向自己肯定自己。」

 

鑑定實力 讓市場評價說話


在「海角七號」之後,台灣電影像是受到莫大的鼓舞,刺激更多電影工作者投入;但實際上卻又還沒迎來相應的「復甦」,無論是電影人也好,或是整個台灣電影產業,都還在摸索一條未知的路。

陳國富有感而發:「所有人在踏入社會的第一個階段都是徬徨的,因為你不確定你是不是做了一個最好的選擇;以及你現在所有的累積,是不是都有一個好的回報。那感覺真的滿惶恐的!」他沉思了一會兒說:「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問題轉變成,我們怎麼知道正在從事的事既符合志趣,又符合天生長才吧!」

陳國富坦然笑說:「有沒有興趣,不需要別人幫你回答,難的是鑑定自己有沒有長才,其實只要勇敢端出作品,聽別人的批評就知道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信邪,非要把興趣和長才混為一談。」

在片場裡,有些人就是甘於做個小工,陳國富看著這樣的人,也悟出一種道理:「我不太相信人一定要有夢想才能往前走,我覺得適得其所才是比較幸福的。」至於要追逐一個又一個山頭的人,「就把折磨和焦慮和偶爾的成就感,還有更多時候的不安全感,都當作是一種刺激吧!」

台灣電影走到目前這個關口,接下來該怎麼發展呢?陳國富笑著說:「不如我把前面五十米道路弄舒服了,大家就願意繼續往下開拓,對吧?」半生的輝煌大業,成了他口中微不足道的小功德,就看後繼者怎麼走接下來的路了。

 

陳國富

▲「折磨、焦慮、不安全感,都是一種刺激。」這是台灣電影產業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陳國富
出生:1958年
現職:華誼兄弟電影公司總監製
經歷: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亞洲區總監製
學歷:光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製圖科
重要監製作品:「雙瞳」、「集結號」、「非誠勿擾」、「風聲」、「太極1」、「太極2」

延伸閱讀

22歲的我辭去年薪百萬的工作

2017-12-01

賣掉存股6年華南金(2880),改買00919的3個理由!台股2萬點買進高股息ETF「1個訣竅避免套牢」

2024-03-07

私大文組想進台積電當秘書,履歷會被丟一邊?過來人經驗談:「3個條件有1個」贏面就很大!

2022-03-18

富士康前副總裁退休11年後看老闆郭台銘:曝當年鴻海啃蘋果訂單「對郭董來說,世上沒有缺貨問題」

2023-05-16

光薪水1年就燒80億!曾挖聯發科大將、OPPO旗下公司解散,3千人失業…他傻眼「面試到一半公司倒閉」

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