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2891)週五(6/13)舉行股東會,儘管中信金在去年繳出淨利創歷史新高的好成績,但因為大股東董事辜仲諒捲入官司風波,讓小股東在發問時質疑:「是否造成公司的損失,要不要去跟他求償?」對此,中信金董事長顏文隆為他緩頰表示:「我認為他大概是冤枉的。」
在週五的股東會上,第一位小股東的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針對大股東辜仲諒而來,小股東指出,根據近期的媒體報導,辜仲諒涉澄清湖大樓購地案遭判刑、害公司有損失,「如果台北地方法院的認定是對的,辜仲諒董事造成公司損失的話,公司要不要去跟他求償?」
大股東辜仲諒損害公司權益?
對此,股東會會議主席顏文隆立即回應:「我認為,辜仲諒大概是冤枉的。」
接著,他便請公司法務部門進行更詳細的回答。中信金法務長金延華則回應關於澄清湖的法律訴訟,是在民國94年間的一項交易,台北地檢署在108年才提起公訴,在今年的5月作出第一審判決。
攝影:林韋伶
不過,案子在民國99年間,中信金就已經進行過內部調查,也確認了進行交易的相關公司是中信金控的子公司,是中信資產管理在海外轉投資設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它所有的相關獲利始終都留在中信金控集團內,最終也匯入了中信金控的子公司中信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資料在99年度的財報都已經揭露過了。
此外,中信金所委託的外部法律顧問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代表則表示:「最後應該是以未來最終判決來決定。」但該名代表也解釋,事務所已依據中信金的要求,就中信銀購買澄清湖大樓交易案進行分析,認為參與該交易的公司都是中信金海外轉投資設立的特殊目的公司,「相關人員並沒有獲得任何不法利益,所以中信金控或者中信銀並沒有受到任何損害。」
如何應對匯率波動影響?
此外,也有小股東對匯率變動提出疑問,對此,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中信金相對是以銀行為主體,保險大概是佔整體金控大概30%,我們的經營策略有大部分是透過銀行來做銷售,所以美元的保單相對比重也較高,真正透過臺幣的保單然後要去做海外投資,相對於同業比重是比較小的。」
不過,她也坦承,受到此波匯率劇烈波動的影響,也是滿嚴重的,「我們目前就是積極地在每天來看市場的變化跟動態,因為它有長短期的差異,要完全避險、完全沒有風險可能性不高,或者成本太高,我們會去取得一個平衡,目前看起來到5月底止是還 ok。」
此外,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高麗雪也已經做好準備,表示若後續升值更嚴重,除了動態調整避險部位之外,也會有一些舉措,「像是董事會已經通過可以發行300億的次順位債券等等,來做為後續的準備。」
中信銀海外佈局發展規劃
至於有小股東關心中信銀在海外的佈局,高麗雪指出,目前在中國有四間分行,在深圳、上海、廈門跟廣州,還有兩家支行,目前整體的營運是都蠻正常的,「當然今年、去年開始,我們整體營運的策略就不是以積極成長為目標,而是比較強加在管控,未來將更積極來做貸中、貸前、貸後的控管。」
在美國的部分,高麗雪表示,因為川普提出關稅的議題,公司也去清查客戶出口比重與出口美國比重等等數據,來做敏感性分析,「我們希望可以預先掌握這些可能的問題發生,同時對於績效相對比較好的 台商或者是有跨境需求的企業,我們也可以挑選客戶,進行一些可能的貸放。」
另外,在美國子行的部分,中信銀在美國佈局已接近30年,美國子行加上紐約分行,總共在美國的中西岸有24個據點,日前也通過LA洛杉磯的辦事處升格為分行,還有就是新設的德州辦事處,高麗雪表示:「希望可以掌握這一波的商機,目前美國的營運都十分正常跟良好。」
中信金在2024年淨利為720億元,創下有史以來的歷史新高,EPS也來到3.64元,整體ROE有16.4%,在金控同業當中排名第二。其中,核心子公司中信銀行在113年稅後的獲利是494億元,跟前一年相比有20%的成長,一樣是創下新高,在臺灣的銀行界也是第一名。
高麗雪最後表示,儘管公司在去年繳出還不錯的成績單,今年整體大環境不確定性比較高,管理階層將持續關注外部的動態,同時整合集團內部的資源、提供完善的服務,持續發揮「We are family」的精神,為客戶、員工、股東創造更多正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