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4年)綜合所得稅(綜所稅)申報截止日到6月底!一名女子在去(2024)年的全年收入僅20萬元,她自認為沒有達到課稅標準,應該不用申報,不過,當該女子打電話一問才發現,申報後竟可退稅8500元,為什麼?國稅局出面說明原因。
年收20萬要不要報稅?
適逢5月報稅季,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指出,有一女子在2024年的總所得只有20萬元,進一步了解該民眾的所得來源,才發現有部分收入來自於「股利所得」。
該名女子依照指示,使用手機登入「綜合所得稅手機報稅」網頁,計算後發現可退稅8500元,確認資料無誤,當下即選擇「直撥(轉帳)退稅」填具存款帳戶,順利完成報稅程序。
國稅局以這起真實案例提醒,民眾不論所得多寡,只要有股利或其他可能產生抵減效果的收入來源,建議務必透過報稅系統進行試算,一旦符合退稅資格,務必完成申報程序,才不會白白錯過可退還的款項。
領股利又節稅!
「合併計稅」是什麼?
依據《所得稅法》第15條第4項規定,民眾股利所得必須併入綜合所得課稅,但可申請「股利可抵減稅額」,享全戶股利總額8.5%的抵減稅額,每戶最多可抵8萬元。
簡單來說,全年股利金額約94萬元以下的納稅義務人,可全額享有抵減稅額。
如果可抵減稅額大於應納稅額,也就是股利可抵減稅額抵減應納稅額後仍有餘額,這個餘額是可以退稅。
不過,並非所有的存股族都可以享受到8.5%的抵減小確幸。從綜所稅課稅級距來看,綜合所得稅淨額在56萬元以下才適用5%稅率,超過56萬後就會按級距課徵12至40%不等的稅額。
也就是說,當總所得超過98.3萬元,將適用12%,甚至20%、30%、40%的稅率(依照所得淨額有不同級距),因適用稅率高於股利可抵減的8.5%,就會出現要多繳稅的情況。
對此,律師蘇家宏就指出,如果是高所得的朋友,在上市、上櫃股票除權息之前賣掉股票就不會有股利收入,由於目前不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同樣可達到節稅的效果。
相關新聞:
她年薪70萬再靠存股加薪20萬,為何繳稅比「年薪90萬」的還少?原來「股利節稅」有5件事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