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美股極端起落!陶冬:如果這兩件事情不發生,市場的過度反應就當噪音吧!

美股極端起落!陶冬:如果這兩件事情不發生,市場的過度反應就當噪音吧!

2021-07-25 09:47

極度動的一周,不過美股笑到了最後,聯手歐股同創歷史新高。

上周風險市場在暴跌中起步,Delta變種觸發資金對經濟兩次探底的擔憂,資金去槓桿,湧入債市,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劃破心理關口1.2%,一度直逼1.15%,股市產生巨大恐慌,資金爭相risk off,VIX暴漲,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未久,市場意識到經濟情況並不是那麼差,債市穩定后回落,資金再入股市抄底。 美國的增長類數據表現理想,聯準會官員也表現淡定,歐洲央行更展現出將QE進行到底的氣勢。 美股全線反彈,星期五再創新高。

 

中國政府加強對數據安全和教輔產業監管,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遭受重創,教育板塊更受極刑,MSCI金融指數上週五暴跌8%以上。OPEC+就恢復產能達成共識,油價先跌后回升。 上周美元指數繼續攀高,黃金價格回調。東京奧運會開幕。

 

上周市場很動盪,資金擔心變種病毒、美國消費信心意外下降,擔心美國經濟兩次探底,十年期國債利率一度急跌到了1.2%以下。目前,美國宏觀基本因素包括兩個維度,經濟復甦和通貨膨脹。

 

美國通膨比想像中嚴重

 

筆者覺得美國的消費復甦勢頭很不錯,數據上可能有波動,但是只要工資收入增長在,消費不會差。通貨膨脹就可能比想像的更嚴重一些更持久一些。通貨膨脹中有因為供應鏈錯位而產生的暫時現象,但是工資漲得太快,一定會在各行各業帶來連鎖反應,這部分不是過渡性的,而且會自我催生新的物價上漲。

 

經濟和通膨是擺在那裡的,接下來要看聯儲和市場如何解讀它。

 

筆者相信聯準會骨子裡就是鴿派,不想過快緊縮,更不想升息。這和美國巨額的財政赤字有關,加息多一點所產生的支付壓力隨時可能導致財政坍塌;另外也和鮑威爾明年尋求連任有關,一位川普提名的高官要得到拜登的信任,一定要為現政府的財政刺激保駕護航。所以聯準會多講少動,高高舉起、輕輕拍下,不過如果通貨膨脹上得太快多少,聯準會還是需要作一些反應,但是不會過激,更不會主動出擊。

 

最難把握的是市場反應。幾個月前資金擔心通貨膨脹超預期,國債利率大升,現在市場擔心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債市動盪。在筆者眼裡,美國的復甦勢頭和通貨膨脹勢頭大體上是明瞭的,聯準會的總體態度也是清楚的,市場卻對個別數據或事件作出反應,有時是過度反應。上星期一就是這種情況,未來也還會有。

 

我們需要問,1)數據有沒有顛覆自己對美國復甦或通脹的看法?2)聯儲會不會改變政策路徑圖? 如果這兩件事情不發生,在筆者眼中市場的反應基本上是噪音。

 

 

上周歐洲央行以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將QE進行到底的決心。

 

隨著美國聯準會討論縮減購債規模、歐洲經濟出現轉機,市場有猜測歐洲央行也可能著手考慮退出QE,並反映在德國債券價格上。

 

這次超鴿派表態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的勝利,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國官員會上和會後表達了不同意見,但是在政策會議上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

 

儘管歐盟也推出了一些緊急救援計劃,但受限於制度的限制,歐洲的經濟刺激措施規模上遠遠小於美國,再加上爆出第二輪疫情,歐洲的經濟復甦不僅慢過美國,不確定性也更大。

 

另一方面,儘管通貨膨脹也在升溫,歐洲的CPI仍在政策目標範圍之內。 所以拉加德這個時候還維持全身心的QE態勢,是有她的道理的。

 

筆者相信今年下半年歐洲股市的機會可能大過美國。其實歐洲經濟已經在大幅反彈了,本周公佈的第二季度GDP增長,預計德國超過9%,法國19%,義大利16%。 雖然歐洲的疫情有反覆,病毒變異也帶來不確定性,但是歐洲的重病率已經大幅下降,不太可能再有新一輪嚴厲的社交距離限制。

 

如果這個判斷是正確的話,第二季度在美國出現的消費反彈應該在下半年在歐洲也出現。 當然,補償式消費反彈會很強烈,之後的收入增長將決定何時消費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顯示第二階段的消費復甦不那麼容易。 歐洲的收入增長來得會更慢。

 

歷史經驗 奧運期間股市多漲

 

東京奧運會在低調中揭幕,這是戰後以來最不受人關注的一屆奧運會。疫情下延誤了的奧運會嚴重不足宣傳不足。很多地方剛剛開放社交距離,消費者正忙著吃喝玩樂,沒時間關注奧運。

 

奧運到來,電視機銷售、Wi-Fi訂閱都會旺暢、電影院生意則受到衝擊。 在過去四屆奧運會期間,大多數股市指數都是升的。 過去四屆奧運會期間,美股在每次都是上升的,香港四次中升了三次。A股的關聯度小一點,兩次升兩次跌。

 

本周的聚焦點是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七月會議,需要關注的是語境變化,這包括對通膨和增長前景的表述、對如何減緩購債計劃的表述。筆者預期不會有多少新的變化出來。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長,預計8%。歐洲第二季度GDP更有看頭,預計德國9.1%,法國18.5%,義大利15.6%,儘管這些數據受到去年的低基數影響,不過依然顯示,歐洲經濟復甦在路上。 除此之外,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訪華。

 

本週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延伸閱讀

人行全面降準釋出4兆資金,救得了中國經濟嗎?陶冬解讀「中國降準」背後重要意義

2021-07-11

台股上萬七後該小心了? 陶冬:聯準會QE紅利已結束 未來市場會更動盪!

2021-06-20

美國物價創13年最大漲幅,聯準會將被迫升息?陶冬三套劇本推演「通膨危機」

2021-06-13

史無前例!經濟復甦、供應鏈卻短路 陶冬:「非典型成本通膨」必須注意

2021-06-06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