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通膨升溫之際,通膨連結資產蘊藏機會

通膨升溫之際,通膨連結資產蘊藏機會

在PIMCO(品浩),我們預期央行在面臨價格壓力時可能會保持相當程度的耐心而選擇不採取行動,因此配置通膨連結資產將可能是不錯的選擇。縱觀週期走勢,我們發現兩項關鍵的影響因素—通膨預期及薪資漲幅,將成為通膨走勢的觀察重點,甚至改變通膨預期。

通膨持續加劇,許多市場參與者和央行開始擔憂,因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保持在高位的時間越久,通膨的風險就會越高。儘管現在已處於高位的通膨似乎已推高預期,未來預期仍符合或低於貨幣政策的目標。

 

近期,大部分央行似乎將通膨加劇歸因於全球供應鏈瓶頸及相關供應不足。理論上央行可透過提高政策利率改變上述情形,此舉往往會抑制需求並緩解供應方的部分壓力。但主要經濟體尚未達到央行制定的就業目標,且目前部分通膨壓力或可自行消退,因此主要發展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尚未開始升息。

 

不過,在PIMCO,我們預期各國央行在面臨價格壓力時,將可能保持耐心按兵不動,投資人更需要避險,以因應未來通膨意外上升的情境。因此,建議配置通膨連結資產以抵禦風險。以下為PIMCO預測主要經濟體的通膨情境與各國央行應對措施:

 

  • 美國:我們在PIMCO的預測是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將於今年底前後及2022年第一季達到高點,並延續至2022年第三季。屆時通膨可能有所緩解,因為貨物到服務消費(service consumption)的轉換會恢復正常水準。然而,市場上對通膨的共識已經愈來愈接近實際通膨,這表示通膨預期存在上行風險。

 

  • 歐洲:供應鏈壓力已導致工業生產減速、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爬升加速,且未來數月內波動仍可能會加劇,預期通膨將升至接近歐洲央行目標的兩倍,雖然之後可望回到正常水準,但前提是能源的影響減弱且今年發生暖冬。不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Lagarde)最近承認,明年升息的可能性很小。

 

  • 英國:PIMCO預測英國與美國類似,鑒於供應中斷推動通膨,英國央行可能保持耐心而聞風不動。事實上,今年11月初英國央行並未升息,已讓市場感到意外。儘管PIMCO預測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晚於美國和歐洲達到高點,但PIMCO預期英國通膨會加速上升至英國央行目標的兩倍以上。

 

貨幣政策的搖擺因素

 

縱觀周期走勢,PIMCO發現兩項關鍵的搖擺因素,即通膨預期及薪資,且兩者之間存在關連。

 

無論是市場共識的通膨預期還是基於調查(survey-based)的通膨預期,均存在上行趨勢。儘管兩種預期普遍受到抑制,但鑒於通膨數據及通膨壓力居高不下,通膨預期的上行風險實際上已攀升。

 

同時,各主要央行對就業問題能獲得緩解抱持信心,儼然是其保持耐心不採取行動的關鍵因素。由於許多地區的就業缺口正在縮小,PIMCO認為薪資走勢、以及勞工因通膨而要求加薪的議價能力,將成為通膨走勢的觀察要點,甚至可能改變通膨預期。

 

投資啟示

 

過去幾週,PIMCO觀察到主要地區的殖利率曲線因短債拋售而持平,表明市場對升息的預期提前了。年初至今,通膨連結債券的報酬不俗,由於日漸積累的通膨率可能居高不下,因此PIMCO認為此類資產可能會持續帶來不錯的回報,並一直延續至2022年。

 

損益兩平通膨率(Break-even Inflation Rate)也值得注意,尤其是在美國及歐元區,剛好達到央行的通膨目標,但仍低於油價暴跌前,即2014年前的平均水準。英國是一個明顯的「特例」,其通膨預期較英國央行目標高一個百分點以上,在此情形下,採取主動管理、並能靈活限制價值較低領域的投資策略較能取得優勢。

 

本篇作者:
Daniel He為PIMCO資深副總裁和投資組合經理人,專注於實質報酬和抵押貸款擔保證券;Georgi Popov專注於流動性實體資產和退休投資解決方案的產品策略師,兩人皆駐於美國加州新港灘辦公室。Yi Qiao為PIMCO利率衍生工具和通膨連結產品的投資組合經理人,駐倫敦辦公室。

 

PIMCO集團已在台設立總代理品浩太平洋投顧獨立經營管理 。設置於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40樓,電話為(02) 87295500,經主管機關核准之營業執照字號為 (110) 金管投顧新字第020號。

 

延伸閱讀 >> 美國10月物價指數恐添聯準會升息壓力

延伸閱讀

長期展望:轉型時代

2021-11-03

中國「共同富裕」願景對投資組合意味著什麼?

2021-10-20

最新PIMCO長期展望:擾亂因素升級

2020-10-20

一個做到街坊鄰居讚不絕口的「好媳婦」,卻在罹患乳癌後淚崩:這麼多年來,我其實活得好累

2022-03-01

曾被宣告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