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破除迷思

破除迷思

楊紹華

國際總經

今周刊攝影組

1316期

2022-03-09 10:23

俄烏戰爭還沒打完,情況演變成全球金融市場對於停滯性通貨膨脹的恐懼,本期雜誌中,陶冬博士在專欄分析了這場戰事對全球供應鏈的未來衝擊,而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金融時報》評論員馬丁.沃夫,則對我們提供未來政經局勢觀察重點。戰火煙硝未散,局勢詭譎,幾方觀點願助讀者因應變局。

本期封面故事,也是源於一場「戰役」,同事數月前讀到一篇文章,內容提及38年前一場關乎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戰役,而當時政府各部會全體動員必須克服的死敵,竟然是如今被視為台灣經濟支柱的「貿易出超」。

 

台灣必須破除依賴出口的思惟,這是《今周刊》長期討論的議題,然而去年結算數字在近期公布後,我們發現,台灣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卻又改寫了30餘年新高,回到了當年政府必須宣戰的水準。不同的是,對於巨額出超的成績單,如今多數聲音卻是給予讚賞。

 

過度依賴出超,就不免呵護出口產業,國家資源自然會往出口產業補貼灌注,經濟結構開始失衡扭曲,首當其衝遭到犧牲的,就是占國人就業大宗的內需產業。同事爬梳資料,發現台灣「平均家戶所得」的成長率始終低於「人均GDP」成長率,代表經濟果實並未充分反應在國民所得,而相對於OECD國家,所得爬升的速度常態性的超過人均GDP。

 

破除迷思的聲音不是沒有,報導中,一位資深財經工作者的告白,用相對淺顯的親身自省說法,鋪陳央行壓抑匯率補貼出口的荒謬;此外,台經院的一份報告,也提醒「過度依賴外部需求的經濟成長容易出現較大起伏」。這些聲音必須被放大、被聽見。迷思,必須破除。

延伸閱讀

美對俄羅斯祭第二波制裁「出口管制、切斷關鍵技術供貨」,美三大指數狂瀉後逆轉翻紅

2022-02-25

超車俄羅斯、西班牙「史上最猛出口數字」 謝金河:台灣出口大幅成長,全在台商「一動向」

2022-01-08

GDP不是萬能 ——永續發展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1-10-27

中國Q3 GDP年增率跌破5% 台灣可望超越中國!謝金河:IMF常錯估台灣,參考就好

2021-10-20

失控的疫情衝擊內需產業 謝金河:台股恐不易再創歷史高峰!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