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逾20國祭出口禁令,全球糧食短缺停不住!陶冬:糧食安全成政治議題,觸發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

逾20國祭出口禁令,全球糧食短缺停不住!陶冬:糧食安全成政治議題,觸發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

2022-05-29 10:54

聯準會政策變調、通貨膨脹見頂和房屋資料轉差,給市場帶來情緒上的改變。市場期待貨幣緊縮不至於太激進,美股終止了連續七個星期的下跌。上周公佈的FOMC五月會議紀要顯示,聯準會決策者開始關心經濟下滑的風險,資金重新評估利率上漲的中期力度,期貨價格顯示市場對今年底聯準會的升息預期從2.8%重新回到2.6%。

 

同時PCE通膨出現了見頂回落跡象。美國三大指數都走出了2020年11月以來最好的單周表現,全球股市一起上揚。債市也一起造好,公債收益率全線回落,十年期公債利率收報2.74%,兩年期收2.48%。美國升息前景得以緩和,美元匯率大幅下挫,收101.6。

 

美國進入汽車旅行旺季,預計汽油需求大增;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稱,有信心在月底歐盟峰會上就制裁俄羅斯能源達成一致,布倫特原油價格在上周飆升7%。黃金價格上周沒有太大的升跌,比特幣繼續下挫。恐慌指數隨著股市站穩而回落。

 

聯準會祭限制性政策,遏止通膨、保護就業

 

 

美國聯準會公佈了五月份FOMC會議紀要,在關於未來政策上語境出現了新的變化。貨幣政策決策者談及「restrictive policy」—限制性政策,也就是既要通過積極的政策手段遏制通膨,又要在必要時候保護好就業市場。

 

在過去三個月中,聯準會高層的聚焦點都放在了治理通膨上,而且論調越拉越高,主席鮑威爾擺出不惜一切代價將通膨壓回到2%的政策目標水準。這是今年以來第一次,聯準會重新提到保護就業。

 

當然,聯準會的政策重心仍放在遏制通貨膨脹上,依舊暗示會有多次大碼升息或強硬縮表措施,這仍然是主基調,帶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不過同時,貨幣政策開始要兼顧就業市場和增長前景。市場對此的解讀是,聯準會貨幣政策可能會放緩,甚至暫停。

 

期中選舉成升息分水嶺,政策不確定性高

 

 

本欄目中筆者曾經多次提到,本次升息週期「猛而短」,分水嶺可能是十一月的期中選舉。如今七成美國選民最大的不滿是物價,聯準會需要做事情。

 

儘管升息對遏制供應端通膨效果並不理想,它也要做,因為這是政治立場問題。但是過了十一月,政治聚焦點就會轉向兩年後的總統選舉,那時候就業、工資、經濟和消費變得更重要。

 

根據CBS/YouGov的最新民意調查,拜登的支持率已跌到36%,是他入主白宮以來最差,也接近30%的連任失敗死亡線。如果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美國出現經濟衰退或就業放緩的跡象,以現任聯準會的政策獨立性來看,由鮑威爾主導的聯準會應該不會坐視不理,恐會放慢升息及縮表步伐,甚至停止。

 

不過美國通膨卻沒有那麼快回到政策目標附近,其結果必然是聯準會的言論乃至行動,搖擺於物價和就業兩個政策目標之間。這是近四十年來貨幣政策第一次受到雙重壓力,聯準會腹背受敵,政策不確定性和政策犯錯機會大增,預計市場動盪將會持續。

 

俄烏戰爭、歐美乾旱,加劇糧食危機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說,世界正在面臨一場糧食危機,「如果不把烏克蘭生產的糧食,以及俄羅斯、白俄羅斯生產的糧食和化肥重新納入世界市場,就無法有效解決糧食危機。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應該完全暢通無阻地進入世界市場。」

 

無獨有偶,經濟學人雜誌以「The coming food catastrophe(正在到來的糧食災難)」為封面,給糧食短缺描繪了悲觀的前景。根據經濟學人的測算,今年會有16億人口面臨糧食供應不確定的局面,2億5千萬人隨時可能遭遇饑荒。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三大輸出國中的兩個,合計占全球小麥貿易份額的29%。對俄羅斯的貿易禁運及烏克蘭失去出海港口,令世界小麥供應的三分之一突然消失。除了戰爭因素,歐洲和北美的乾旱,令全球小麥生產大幅減產。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今年以來上漲了51%,比原油價格上漲的還猛。

 

逾20國推出口禁令,糧食安全成議題

 

糧食價格上漲,不侷限於小麥,玉米、大豆、油料、糖料價格都大幅飆升。化肥價格和種子價格飆升,飼料價格上漲還帶來蛋白類食品價格的飆升。通貨膨脹更是傳染病,當價格預期發生巨變的時候,往往出現囤積行為,加劇價格上升態勢和進一步的預期。

 

 

印度政府先後禁止了本國小麥和糖類出口,這是大家可以在新聞上見到的。其實印尼、阿根廷、阿爾及利亞、埃及等超過20個國家已經發出食品出口禁令,涵蓋小麥、棕櫚油、甜菜、玉米等十幾個種類。馬來西亞停止對新加坡出口食用雞,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食品保護主義和糧食安全,正迅速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政治議題。

 

在未來兩三年,糧食短缺和食品通膨的趨勢很難扭轉。人為囤積、地緣政治危機只會令局勢火上澆油。糧食價格飆升,和石油價格飆升一樣,已經成為供應端通貨膨脹的兩大引擎,而且供應端通貨膨脹一般不受貨幣政策收縮的影響,但卻可以觸發工資和物價的螺旋上升,或者製造工資上漲蠶食企業盈利,或者推高生活成本削弱消費信心。

 

IPEF揭露對華遏制策略的變化

 

 

上周以美國為首的十三個國家在東京宣佈成立IPEF(印太經濟架構),這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重新擴展其影響力的又一次嘗試。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宣稱這是「重鑄美國在本地區經濟領導力的重要轉捩點」。

 

IPEF協定涉及四個支柱,貿易、供應鏈、清潔能源與基礎設施、稅收與反腐敗。未來兩個星期,參與國將討論並制定四大支柱的協議細節。

 

過去十年,美國一直在嘗試重建國際政治、經濟、貿易架構,它認為二戰後所建立的國際秩序,已經無法滿足美國的戰略利益和地緣政治需要。在歐巴馬任內,由希拉蕊·柯林頓主導喊出了「重回亞洲」的口號,在多邊貿易領域引進了TPP。

 

TPP曾經在亞洲轟動一時,但是2017年川普卻宣佈退出該協議。IPEF在我看來是TPP的改進版,縮減了貿易在協定中的比重,淡化了保護智慧財產權要求,強調供應鏈的合作,聯手推進潔淨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執法跨境逃稅。

 

這份協議沒有提到中國的名字,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許多地方是針對中國。中國供應鏈的完整和效率舉世著名,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撼動。但是如果從上游到下游,從市場到生產一起圍攻,衝擊力就大了很多。從TPP到IPEF,基本上折射出美國對華遏制策略的變化,從貿易打擊轉向全方位圍堵。

 

關稅優惠成IPEF貫徹實行關鍵

 

 

但是IPEF畢竟需要面對現實:美國想拉攏國際伙伴,但是這次不願意出讓國內市場,這是TPP和IPEF的最大差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把協議包裝為「21世紀的」內容,不過亞洲國家並不蠢,入群主要還是覬覦美國市場。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建立經濟秩序的時候,都是靠開放國內市場來拉攏各國,但是如今美國的政治氣氛已經出現了巨大改變,國會不再願意為海外埋單。IPEF能否持久和擴大、還是像TPP一樣虎頭蛇尾,筆者相信取決於山姆大叔會不會提供關稅優惠。

 

美國的經濟政策、外交政策,很多時候隨著總統選舉週期而變化的。歐巴馬政府的許多政策到了川普時期就被廢除,川普政府的許多政策到了拜登時期就被廢除,TPP的命運就是很好的先例。

 

本周最重要的資料是美國非農就業資料,預計新增就業36萬人,失業率維持在3.6%,工資增長略微放緩到5.2%。重要事件是歐盟領袖召開歐盟峰會,相信對俄能源制裁是其中最大的議題之一。加拿大央行可能大碼升息五十點。中國的PMI數字也值得關注。OPEC+會議估計不會改變生產額度的決定。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延伸閱讀

永豐優息存股(00907)為存股而生…2個月就領一次錢,績效能贏元大高股息(0056)?

2022-05-26

北一女畢業生的告白:比起那些成績好到註定上醫科的學霸,那些考場黑馬同學教會我更重要的事

2022-12-21

窮人讀台大有多痛苦?國中當女工、拚命進台大:我用學歷證明「一個工人階級的女兒有多努力」

2022-09-21

他從沒跟我說「長大要找個好男人嫁了!」岳啟儒:爸爸教會我,就算是女孩也一定要能養活自己

2023-10-04

「我們屏東人,不是做小吃,就是北漂...」一個56歲工人的告白:18歲離鄉,回家這條路我走了大半輩子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