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鄰國都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經濟動能也出現起色,放眼台灣,曙光就快來臨!

林信男

國際總經

《今周刊》資料照、shutterstock

2022-07-20 10:45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pandemic)程度。當時,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大規模傳染病,國發會立即針對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提出評估報告。

該報告強調,在各國為防堵病毒,紛紛祭出旅遊禁令,以及疫情造成的恐懼情緒影響下,將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和內需表現,包括零售、餐飲、運輸、觀光旅遊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隨著疫情持續蔓延,相較於受惠遠距教學、視訊會議需求大增的資通訊、半導體產業,上述猶如「疫情海嘯第一排」的「慘業」們,其營運狀況,只能用哀鴻遍野來形容。

 

以實施三級警戒(自2021年5月19日至同年7月27日)的2021年為例,由經濟部數據可得知,當年度台灣百貨公司營業額3426億元,年減逾3%;餐飲業營業額7280億元,較前一年下滑超過6%,至於觀光旅遊和客運業,則幾乎呈現「斷崖式下墜」。

 

交通部統計顯示,2019年來台旅客攀上1186萬4105人次,創下新高,較2018年成長逾7%,但隔年便因疫情爆發,狂瀉88%,2021年又較2020年慘跌近9成。

 

客運業(包括公路、國道)方面,2020年載客人次,還維持在1億大關,2021年就直接「雪崩」至6800餘萬人次,大減超過3成。

 

▲疫情衝擊使來台旅客人數大減,觀光景點人潮不若以往。

 

疫苗覆蓋率攀升 業者積極因應疫情、展現韌性

 

但在疫苗覆蓋率持續攀升,且多數民眾皆願意遵守戴口罩、勤洗手等非藥物介入措施(NPI)的情況下,內需產業積極因應疫下生活、消費型態的轉變,調整經營策略、啟動轉型,展現對抗疫情的韌性,而這些努力,也在疫情延燒之際,陸續產生效益。

 

「我覺得,台灣零售業面對疫情,有一定程度的韌性。」台經院產業分析師林進南表示,零售業抓住疫情帶動的「宅經濟」商機,並加以布局,不僅減緩了三級警戒造成的衝擊,還讓2021全年零售業營業額,來到3兆9855億元,為歷年新高;2022年第1季營業額則是1兆48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2019至2022Q1台灣零售業營業額變化。(資料來源:經濟部。記者林信男整理、製表,下同)

 

林進南分析,民眾在家時間變長,對網路購物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零售業者順勢針對線上業務進行大規模擴充、調整;而自行開伙的食材、遠距辦公相關電子產品,以及居家修繕所需工具、材料等,就成了疫情下,挹注零售業營業額的3大來源。

 

▲面對疫情,百貨公司靈活調整業務重心,維持營收動能。(圖:《今周刊》資料照)

 

另一方面,雖然百貨公司2021全年營業額,表現不盡理想,但林進南指出,業者十分靈活地,將業務重心,往精品領域移轉,讓無法出國的高消費力族群,能在國內滿足「血拚」欲望。

 

而這招也明顯奏效,自去年第4季起,百貨公司業績便逐漸改善,2022年首季已來到937億元之上,年增逾5%。

 

▲2019至2022Q1台灣百貨公司營業額變化。

 

類似情況,亦出現在餐飲業。即使三級警戒期間遭受重創,去年營業額衰退超過6%,但2022年首季,受益於餐館、飲料業者拓點展店,以及振興五倍券到期前(使用期限於4月底截止)的消費動能,餐飲業營業額回升至217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近5%。

 

▲2019至2022Q1台灣餐飲業營業額變化。

 

內需可望更快回溫?學者持樂觀態度

 

就以上數據而言,內需產業回溫的速度,是否有機會比預期來得快?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持樂觀態度,主因在於現階段防疫政策,朝「與病毒共存」方向走,加上台灣民眾對防疫措施配合度高,依去年經驗來看,「一旦解封,報復性消費就會出現。」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也認為,台灣的防疫措施已逐漸鬆綁,待疫情高峰過後,「隨著對疫情(趨緩)的信心增加,我覺得消費會慢慢恢復。」

 

▲一旦疫情趨緩,國內就可望出現一波報復性消費。(圖:《今周刊》資料照)

 

然而,比起零售、餐飲,客運和觀光旅遊業的復甦,似乎得再等等。

 

根據交通部統計,2022年首季,國內公路、國道客運載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滑24%,營收也年減近3成;觀光旅遊方面,第1季來台旅客人次仍比去年同期少了14%。

 

為協助客運業度過困境,交通部長王國材於今年5月17日邀集業者進行座談,並指示公路總局,構思振興補助方案,協助營運困難的業者,申請紓困貸款。

 

▲公路、國道客運2019至2022Q1載客量和營收變化。(資料來源:交通部。記者林信男整理、製表,下同)

 

邱俊榮稱,基於產業性質不同,客運、旅遊業的復甦腳步確實會慢一點,但客運業的狀況和餐飲業較類似,待國內疫情高峰過了之後,就可望受益於報復性消費;不過,「旅遊業相對來講,是比較嚴重的,因為靠國內旅遊支撐,撐不了太多(業績)。」

 

「我覺得這幾個產業裡面(指零售、餐飲、客運、旅遊),旅遊業比較需要升級轉型,因為將來在國際旅遊上的競爭,我們的業者無論在規模、數位化程度方面,國際競爭力都還要加油。」邱俊榮直言。

 

▲2019至2022Q1來台旅客人次、國人出國人次變化。

 

旅遊業升級轉型就像「熱身」 等待邊境開放搶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洪齊亞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猶如切斷台灣旅遊業和海外市場的連結,「過去很多業者把8、9成市場比重,放在國外旅遊,現在則是把海外業務員,拉回來經營國內市場,也藉此機會挖掘台灣市場特色,並觀察自家資訊系統、設施,有哪些要升級、建置的地方。」

 

洪齊亞認為在顧客經營上,台灣旅遊業數位媒體行銷做得不錯,但相關數據解讀能力,就比較薄弱;然而,這卻是辨別目標客群、掌握顧客旅遊偏好的重要能力。

 

飯店業方面,洪齊亞建議業者可參考他國經驗,透過自助、數位服務等方式(例如:旅客以行動應用程式預定餐點),減少服務人員和旅客的接觸,資源較充足的飯店,甚至引進送餐機器人,把人力留在緊急需求,或數位服務無法達成的工作上。

 

洪齊亞指出,數位轉型無法徹底解決觀光旅遊業的困境,畢竟該產業強調的,是「親身體驗」和「親自服務」,這2項特性,都難以被數位科技取代;但業者趁疫情期間,做好轉型升級,就像田徑比賽前的熱身,「只要你準備好了,就可以在起跑槍響、旅客第一時間想出國時,把握到商機。」

 

▲觀光旅遊業者正殷切期盼邊境解封後的商機。

 

不用等到9月?出國旅遊時間點有望提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於5月底定調,對於邊境管理,以前是阻絕病毒在境外,未來則是考慮國內醫療量能的可承受性,指揮官陳時中也說,「現在有看到一些曙光」。

 

6月11日,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上,當媒體問及,有無機會於9月前,開放組團出國時,陳時中直接回應「有」,且會努力朝「加快」的方向來做,但一定要一步一步地走。

 

此外,今年1到4月,來台旅客共計6萬8991人次,年增逾8%,同期國人出國共計17萬52人次,年成長43%;另,交通部觀光局亦宣布,已向行政院爭取55億元經費,用以規劃下半年國旅振興方案,協助台灣觀光產業,穩健度過疫情挑戰。

 

邱俊榮強調,在疫情衝擊下,產業受創當然嚴重,但包括新加坡、南韓等國,都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經濟動能也出現起色,有其他國家的經驗,民眾就不至於過度擔心,可以一起撐過疫情高峰,「曙光總會來!」

 

疫情帶來停頓,也帶來改變的力量完整專題請點這裡

 

延伸閱讀

說好的降息呢?聯準會降息大戲一再延遞,專家建議債券ETF「這樣買」鎖定利率甜蜜點

2024-04-10

聯準會今年可能不降息了?00679B、00687B...美債殖利率飆升、風險比股票低,債券ETF能不能買?專家4點分析

2024-04-17

00929、00940、00679B…該選高股息ETF還是債券ETF?這檔30萬人搶進,還能免扣二代健保

2024-04-16

00679B、00772B…每月3千元,該存高股息ETF還是債券ETF?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1招:安穩領息打造養老本

2024-04-08

債券ETF除息旺季!00788B、00726B...單次配息率約1.5%,35檔配息多少一表掌握,最後買進日何時

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