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Air India)波音787夢幻客機週四(6/12)發生空難,原訂由印度飛往倫敦,卻在起飛後不到1分鐘隨即墜毀。機上242名乘客目前僅尋獲1名生還者。
奇蹟獲救的40歲英國籍男性拉梅什(Vishwash Kumar Ramesh)是自行走出飛機殘骸,手上還拿著手機,獲救的消息傳出讓關注空難消息的民眾,都不禁為他感到幸運,並好奇問說到底坐在哪能夠逃過死劫!
1分鐘拉升後墜毀,航空專家推測3可能
根據印度民航總局(DGCA)資訊顯示,印航171航班於當地時間13:38起飛,在失去聯繫前發出「MAYDAY」(求救)信號,當飛機在達到約825英尺(約250公尺)的高度後,在機場邊界外墜毀,並撞擊一棟醫院宿舍,至少有實習醫師和學生50人送往醫院。
飛機撞擊醫院宿舍畫面
Rescue Ops by NSG and other forces in Ahemdabad, Gujarat after plane crash. pic.twitter.com/kNL5PTCxR2
— Aditya Raj Kaul (@AdityaRajKaul) June 12, 2025
周邊監視器影像全程拍到飛機拉升時的畫面,可以看到拉升過程中似乎動力明顯不足,起落架尚未收回即往下墜,隨即就落地爆炸起火燃燒。
BBC報導,空難發生只有透過詳細調查才能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起飛後的時刻,可能是航空業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僅憑飛機短暫飛行的影片幾乎不可能確定事故原因。
報導中採訪航空專家,推測以下幾個潛在原因:
罕見雙引擎故障:鏡頭顯示飛機低空飛行,並在空中停留了30秒。「如果兩個引擎都失靈,飛行員根本來不及反應」。
鳥擊:印度一些專家提出的另一個可能性是鳥擊。熟悉艾哈邁達巴德機場的專家和飛行員指出,該機場「以鳥類多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惡名昭彰」。
飛機襟翼:3位專家表示,災難可能是由於飛機起飛時襟翼沒有展開而導致的,儘管其他飛行員和分析人士對此提出了質疑。
印航空難1分鐘拉升畫面
CCTV Footage of the Ahmedabad Air India plane crash earlier today in India. pic.twitter.com/gwhuLBwO7A
— Aditya Raj Kaul (@AdityaRajKaul) June 12, 2025
失事飛機第一個黑盒子已經找到
最新消息是,印度國家安全衛隊(NSG)已尋獲失事飛機的黑盒子,當局正進行第二個黑盒子的搜尋工作。黑盒子通常指有保存飛行數據的存儲裝置,其中存有飛行員駕駛飛機時的通話、飛機飛行數據等,通常會放置在飛機尾部。
40歲生還者:起飛30秒巨響就墜毀,一切發生得太快了
而奇蹟獲救的40歲拉梅什,在艾哈邁達巴德阿薩瓦市的民用醫院接受治療,他的胸部、眼睛和腳部受到撞擊傷。
「起飛三十秒後,一聲巨響,然後飛機墜毀了。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他向《印度斯坦時報》描述當時的混亂局面。
座位是11A「我的周圍都是屍體」
維什瓦什 (Vishwash) 是英國公民,他來印度探親,與他的兄弟阿賈伊·庫馬爾·拉梅什 (Ajay Kumar Ramesh) 一起返回英國,他的座位是11A,「我的周圍都是屍體,我很害怕站起來就跑,周圍都是飛機的碎片,有人看到我抓住我,把我抬上救護車送我去醫院。」
社群平台流傳生還者走出飛機畫面
The survivor of the plane crash in India Ramesh Vishwas Kumar is from Leicester in UK. Many others from Leicester were believed to be in the aircraft. Originally from Daman Diu. Walked out from hell fire. What a miracle! Prayers for his speedy recovery! pic.twitter.com/4ppFreFuqP
— Aditya Raj Kaul (@AdityaRajKaul) June 12, 2025
從印度航空787-8客機座位佈局圖來看,A11位在左側逃生門旁第一個位置,在意外發生時,若迫降時機艙門已經破損、被甩到機外,或許是該40歲生還者逃過爆炸起火的機會。
航太安全研究員:從物理學來看,飛機後方最安全
英國太陽報報導,北達科他大學航空安全研究員阿傑庫姆 (Daniel Kwasi Adjekum)指出,從物理學來看,飛機後方是最安全的。
他說,機頭部分顯然比較舒適,因為它遠離引擎和噪音,而飛機中段位置是引擎,坐在飛機中段有利於抵禦氣流,因為飛行過程中不會晃動太多,但在災難情況下,飛機燃料電池位於中間,如果發生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另外,儘管飛機尾部很有可能與機身其他部分分離,但很可能保持完整。
至於飛機椅背通常不太可能破碎或解體,乘客起落降過程中,能得到更好的保護並減少受到的衝擊。
濟州航空181人空難,2位生還者正是處於飛機尾部
去年底的濟州航空181人空難中,僅2位生還者,事發時兩人所在位置,正是處於飛機尾部。
由於該事故航班尾部在碰撞中被撕開,兩名機組人員才能生還,因為後緊急出口就在附近。
飛機後排中間座位死亡率最低僅28%,中段座位死亡率有44%
多數人在預訂航班時,可能都沒有想過哪個座位最安全,而是多半圖舒適或方便,都會選擇盡量靠前排的座位,且很少人會希望坐最後一排中間座位,根統計調查,這些座位卻是飛機上最安全的座位。
根據CNN報導,《時代》雜誌對35年來飛機事故數據的調查發現,飛機後排中間座位的死亡率最低,僅28%,而中段座位則是有44%死亡率。
逃生口旁可提供最快的出口,前提是該側沒發生火災
邏輯上這是有道理的,坐在出口排旁邊總是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提供最快的出口,前提是那一側沒有發生火災,但因為飛機的機翼儲存燃料,因此中間出口排失去了作為最安全排選擇的資格。
後排中間座位為何比後排靠窗或靠走道座位更安全?
而靠近前面呢?當發生空難時,意味著會比後面的人優先受影響,通常都剩下最後一排的緊急出口,至於為什麼後排中間座位,會比靠窗或靠走道的座位更安全?則是因為兩邊座位提供了緩衝。
不過,這只是統計數字,畢竟空難狀況不盡相同,例如1989年美國聯合航空232號航班墜毀,當時機上269人共184名生還,大多是飛機前排頭等艙附近。
飛機撞擊的位置也會影響死亡率,若是撞山或機頭向下墜海,則讓生還率降低,這次濟州航空未能減速衝撞機場外牆面,引發火勢僅剩機尾15公尺,幾乎無人能生還。
相關新聞:
印航黑盒子找到了、尋獲204名遺體,塔塔提供345萬賠償金…787才慶搭載10億乘客,波音如何面對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