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上周五凌晨空襲伊朗濃縮鈾和軍事設施,引發國際油價飆漲,股市下挫。伊朗隨即還以顏色,雙方衝突恐難立即善了。若油價繼續飆漲導致通膨復萌,勢將打亂各國央行的降息路徑。
國際油價周五一度應聲暴漲14%,隨後回吐部分漲幅。布蘭特原油終場大漲7%,收在每桶74.23美元。
無論是俄烏戰爭或以哈衝突,這些事件都沒有影響油市的供需狀況,因此對油價影響都是稍縱即逝。不過,以伊衝突正處主要石油生產設施要衝,若不儘快落幕,對油價影響可能長達數周。若戰況愈演愈烈,分析師估計油價可能飆到每桶100美元,甚至上看120美元。
以色列上周五並未直接攻擊伊朗石油基礎設施,但部分分析師認為,若戰火延燒,以色列可能鎖定這些設施;伊朗也可能擾亂區域石油運輸,進一步推升油價。
伊朗原油日產約320萬桶,其中150萬至200萬桶外銷,在全球1.03億桶日產量占有一定分量,其中中國是最大買主。
投資銀行Lazard 指出,若事態擴大,伊朗選擇封鎖波斯灣的咽喉荷莫茲海峽,油價將衝上每桶120美元。不過,該公司認為,美國海軍勢必介入,長期封鎖海峽「極不可能」。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為情勢惡化的機率約為17%,也認為油價可能漲破120美元。
若油價大幅攀升,勢必加劇川普關稅措施帶來的通膨壓力,成為美國聯準會(Fed)難以無視通膨的變數。
聯準會和多家央行決策 料將按兵不動
聯準會(Fed)本周三議息,預料會把利率維持在4.25%至4.50%之間。市場更在意的是下一次何時降息,這將由Fed每季公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其中的「點狀圖」來透露線索。今年3月,「點狀圖」預告2025年會有兩次降息。
撇開油價飆漲的因素不談,最近因消費者與生產者物價通膨低於預期,貨幣市場反映最快降息的時機是在9月,充分反映降息的機率也由12月提前至10月。花旗(Citi)分析師指出,市場低估了降息風險。核心通膨放緩,加上「持續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顯示勞動市場正趨於降溫。
英國、瑞典、瑞士和日本央行也將於本周開會。英格蘭銀行(周四)預料會維持利率不變於4.25%。北歐兩家央行中,較可能降息的是瑞典央行,由目前2.25%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挪威央行則將按兵不動於4.5%。日本銀行(央行)周二預料也會維持利率不變於0.5%。
G7高峰會,日本盼與美敲定貿易協議
七大工業國集團(G7)15日起三日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卡納納斯基斯舉行高峰會,除貿易問題外,能源價格與中東衝突預料會成為議程焦點。白宮官員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將出席峰會,議程涵蓋攸關國安的礦產、國際安全、人工智慧(AI)和能源安全等議題。
日本和美國官員上周五在華盛頓啟動第六回合貿易談判,力拚在G7峰會川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會面前敲定協議。
日本《每日新聞》周五晚上報導,日本正尋求和美國簽署書面協議,以確保汽車等特定產業可免於額外加徵關稅。
川普上周三已表示,他打算在一到兩周內致函各貿易夥伴,載明美方單方面設下的關稅稅率,擺出「要就接受、不然拉倒」的最後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