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風力發電不靠風 靠政府決心

風力發電不靠風 靠政府決心
英華威總經理馬維麟指出,台灣法令不健全是發展風力發電的致命傷。

劉俞青

焦點新聞

攝影/林煒凱

644期

2009-04-23 15:10

國內惟一從事風力發電的德商英華威揚言不惜撤資台灣,總算為風力發電提高了一點能見度。當同屬再生能源的太陽能產業搶盡鋒芒,貢獻度一點不輸太陽能的風力發電,卻始終像一根根矗立濱海沿線的大型風扇一樣,低調而無言。

當台灣海峽迎面而來的狂風吹起,一根根矗立海邊六、七十公尺高的風扇順風轉動,是否能夠引起公部門更多關愛的眼神?在再生能源的舞台上,太陽與風的對話,風力發電似乎注定不是舞台上的主角。

驅車南下,一路沿著濱海沿線,會不斷看到一根根矗立的大型風扇(風機),為台灣帶來不同的景觀。但看在國內最大風力發電公司德商英華威(InfraVest)眼裡,眼前的景觀是心血也是投資,每一根風扇的造價成本就要一億元。近十年來,英華威投注一百多億元的資本,在台灣總共豎立起八十七部的風機,商轉五年,換來總計不到二十億元的營收,心中的焦急可以想像。

如果說太陽能產業是這兩年全世界資本市場的要角,多數的人可能都不會反對,但同屬再生能源的風力發電,貢獻度其實不輸太陽能,卻始終得不到太多關注。

但風不是要和太陽搶鋒芒,它要面對的,是自己的難關,而這個難關,眼前看來,與台電的態度息息相關,難怪英華威公司總經理馬維麟一開口就說:「台電的回購價,是英華威能不能繼續堅持下去的最大問題。」

四月十三日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意外扯出了多年來風力發電在台灣的問題,英華威一夕之間知名度大增,很多人這時才知道,原來有一家德國廠商,默默在台灣從事風力發電,而且這一做,已經將近十個年頭。

 

台灣女婿一手催生風力發電

 

英華威是在二○○○年從中國轉入台灣,當時民進黨剛做出「停建核四」的決定,這個重大決策轉折,儘管引起政壇軒然大波,卻讓英華威嗅到民進黨似乎更重視環保的契機,當機立斷放棄剛要開始在中國的布局,轉進台灣,也開始了台灣風力市場與英華威的十年艱辛歲月。

 

英華威的負責人費佛樂(Karl-Eugen Feifel)是位道道地地的台灣女婿,中文說得很溜,真心地喜愛台灣。二十幾年前,在國際交換學生尚未盛行的那個年代,他就在德國學好中文,一個人跑到台灣念書,因此認識了當時還在念台大法律系二年級的馬維麟,兩人的情緣就此開始,後來馬維麟以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之後赴德國攻讀法學博士,也是費佛樂照顧,難怪馬維麟要說:「我們幾乎認識了一輩子」。

 

「Taiwan is a nice country(台灣是一個好國家)」,是費佛樂這位台灣女婿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和馬維麟兩人胼手胝足,一手催生台灣的風力發電。費佛樂開朗樂觀,與馬維麟堅毅的個性相互搭配,十年來,從無到有,如今風力發電在台灣,一年可以發電一九二.四MW(十九.二四萬瓩)的電力,占比重雖然僅將近一%,但如果這是一條應該走、也可以走的路,外界似乎應該給這條篳路藍縷的艱辛路,更多一點關照。

 

發展了十年,有了一點點基礎,很多人驅車行經彰濱沿海、苗栗、大甲一帶,遠遠就會看到一根根高聳的風扇在轉動,常引起孩童的驚呼連連,覺得是另一種不同風景,但也引起了附近居民和環保人士的抗議,風轉的噪音和影響當地候鳥棲息生態,都給英華威帶來或多或少的阻礙。

 

台電收購價格的不合理

 

不過讓英華威真正踢到鐵板的,還是電力的價格。在立法院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尚未通過之前,所有民間發電賣回給台電的價格,都是根據台電二○○三年公布的「台電再生能源電能收購作業要點」,以每度電力二元的價格回購。但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太陽能還另外享有「太陽光電發電示範系統推廣獎勵」等各種津貼,補助資本支出,而天然氣發電也以每度四.七元的「高國民待遇」收購,但風力發電就只有一般「平民待遇」,「二元單一價」一實施就是五年多,沒有調過一毛錢。

 

費佛樂攤開手上滿滿的資料解釋,無論是從匯率、物價,或者發電成本任何一個角度,「每度二元」的價格都已經明顯不合理,「今年台電的預算書上,台電自己的發電成本都已經調到每度二.六元,還用每度二元收購風力發電,這個價格合理嗎?」操著標準的國語,費佛樂一字字清楚地解釋說,英華威不是無理取鬧,只是想要一個合理的對待。

 

當然,解決英華威的問題,最釜底抽薪的辦法,是讓躺在立法院超過六年時間的再生能源條例趕快通過,但立法院不可控制的變數太多,連總統馬英九親口下令「再生能源條例一定要在這次會期通過」,都有許多人不敢寄予希望,而公司的營運持續進行,去年已經虧損的英華威,焦急的程度可以想像。

 

短期內,英華威最熱切希望的,是台電能夠直接調高收購價到每度四元,但截至目前為止,台電態度似乎還是沒有鬆動跡象,急得英華威大喊:「台電球員兼裁判!」

 

在這場漫長艱苦的風力發電馬拉松賽裡,台電的角色確實值得討論。

 

台電一方面是大盤商的角色,向所有再生能源業者收購電力,但另一方面,在風力發電即將啟動第二回合的「離岸風力」競賽中,台電也要和英華威等業者站在起跑線上,一起鳴槍起跑,難怪英華威要抗議遊戲規則不公。

 

但台電也有話要說,台電勞工董事姚江臨一再表示,英華威幾乎是國內惟一的風力發電業者(其他業者所占比重非常非常小),挾其獨占的市場地位,來和台電談價格的公平性,並不合理;更何況,每度電二元的價格,是白紙黑字的交易契約行為,台電自己也有營運上的考量,英華威應該去找立法院,敦促法案趕快過關,而不應該找上台電。

 

台灣風力發電遠遠落後各國

 

英華威的獨占地位其來有自,由於裝置風機的土地有特殊規範,因此只有有限的土地可供風力發電之用,但按台灣目前的情況,這些「有限」的土地,幾乎都掌握在最早進入市場的英華威手上,這也是其他廠商不太可能再進入的原因。

 

但這個原本以為占盡優勢的獨占角色,不但沒有帶來預期中的利益,如今反而成了綁手綁腳的阻礙。

 

從文件申請、土地取得,到通過環評考核,一路走來以中立角色幫過英華威不少忙的經濟部能源局電力組組長蘇金勝,語意深遠地說:「眾目睽睽,要台電怎麼調高價格?」

 

意思是指,如今法令還未通過,市場上就僅剩一家廠商,任何法令或是契約上的討論、決定,看似針對整個產業的規範,但說穿了,就是只針對英華威一家廠商而已,此時台電如果重啟價格談判,「圖利」陰影便會如影隨形,讓公務員做起事來更小心謹慎,不敢輕舉妄動。

 

台電和英華威的問題,就這樣互相卡住,這一卡,卡得英華威就要面臨虧損的壓力,不得不喊出「撤資台灣」的聲音,希望引來更多的關注;台電又惟恐背上圖利的帽子,動輒得咎,只要「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躺在立法院一日不過關,這個「卡住」的情形,就讓台灣風力發電卡在這節骨眼上,一動也不能動。

 

但世界卻沒有因此停止轉動,全球的風力發電早就如火如荼在進行,歐洲國家包括瑞典、奧地利、丹麥、法國等,風力發電占其全國的發電量,早就超過一成,可說是極為重要的發電來源,即使是中國,都在近兩年內突飛猛進,快速成長。

 

但台灣的風力發電還只占一%不到,減碳成效更是遠遠落後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國家,碳排放量幾年下來不但沒有減少,還以飛快的速度在繼續成長,在世界各國逐年減少碳排放、至少是不再高速成長的環境中,台灣自成一個特殊、違反世界潮流的現象。

 

如果說低成本的再生能源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台灣縱使不像歐洲大國引領風騷,至少不應違逆在潮流之外。而英華威今日的問題,背後隱含台灣政府政策長期對環保的不重視,更扯出法令環境的不夠周延,英華威的問題恐怕不只是英華威的問題而已。

 

台灣太過保守!——各國再生能源
占總發電量比率(%)
國家  2006 2020目標
瑞典  40.0  49.0
奧地利 23.0  34.0
丹麥  17.0  30.0
法國  10.0  23.0
西班牙 8.7  20.0
德國  5.8  30.0
義大利 5.2  17.0
荷蘭  2.4  14.0
英國  1.3  15.0
台灣  1.0  8(2025年)

延伸閱讀

中鋼徵人4萬起跳嫌少?非主管級平均年薪236萬比台積電還高!招募人數、怎麼報一次看

2023-06-02

表哥癌末被棄養,表妹照顧到臨終「口頭把遺產全給她」…4兄妹追討數百萬!關於繼承:別把人情放第1

2024-04-17

鋼市下半年優於上半年、明年又比今年好!翁朝棟:中鋼首編10年發展策略追求「質變」

2023-06-16

醫師抱8千張中鋼股票值2.4億,每年必做「1件事」…翁朝棟哽咽淚謝:原以為是檢舉函,真的很感動

2023-06-19

想領中鋼「傘Q」紀念品免擠 116萬股民看這!9大領取地點、時間「避開人潮」,1類人別來會白跑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