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金馬獎爭議過後 台灣電影人何去何從?

金馬獎爭議過後  台灣電影人何去何從?

林韋伶

字媒體

friDay影音YouTube

2018-11-19 13:44

今年的金馬獎很激情,來自華語區的各地電影從業人員齊聚台灣,幸運擒到金馬的得獎者除了表達感謝之情,更將此視為宣揚作品理念或是個人意識形態的舞台,牽動中國與台灣的敏感神經。但在激情過後,我們將要面對的可能是沒有中國電影人參與的金馬獎,又有誰能幫台灣電影人走出只能拍小清新電影的困境?

今年的金馬獎在執委會主席李安努力籌備之下星光熠熠,但卻因為得獎者分別表述自己的台獨與統一言論,讓金馬過後的新聞熱點全聚焦在敏感的兩岸關係上。經過了兩天,該表態、想表態的人應該也都說完了,接著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

 

明年金馬獎恐不見中國電影人?

 

首先,就是明年金馬獎是否看不到中國電影人?

 

歷經55個年頭的金馬獎規模愈辦愈大,根據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辦公室整理的資料顯示,自2009年參賽作品數量突破100件起,每年報名參賽的作品數量穩定成長,今年更創下667件的歷史新高。

 

資料來源:民進黨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

 

除了量,金馬獎的質也是有目共睹,金馬執委會獨立性高,儘管近10年大獎多被中國或香港電影人拿走,而出現應該多保障台灣電影的聲浪,但執委會仍秉持其高度。拿香港金像獎來說,就是因為為了保護自產電影,漸失公信力,甚至被嘲笑頒獎典禮根本就是在「分豬肉」;中國的金雞獎更不用提,報獎作品必須先經過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審查通過。

 

資料來源:民進黨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

 

以今年的金馬獎來說,在115件入圍作品中,來自中國的有61件、來自台灣的僅40件,若明年看不到中國電影人來參加金馬,不可否認一定會讓金馬失色不少。對此,文化部長鄭麗君僅表示:「金馬獎歡迎所有的客人,今天歡迎、昨天歡迎、未來也歡迎,歡迎所有的電影工作者。」

 

鄭麗君也補充說明,不評論中國政府要採取什麼政策,但這兩年看到的是中國電影工作者很珍惜金馬獎,亞洲地區的華語電影工作者很珍惜金馬獎,像是蔡明亮與趙德胤都是飄洋過海到台灣來,完成自己的電影夢,「希望政治因素能放手,讓中國電影人走到國際上時有不表態的自由」。

 

然而,影評人同時也是電影工作者張士達指出,經過這波爭議,明年的確有很高的可能性,看不到中國電影人來參加金馬獎或甚至根本不報名金馬獎。

 

台灣電影人的困境

 

對於這次的事件,張士達認為最無辜的當屬金馬執委會,以及長久以來在推動兩岸電影交流的人,張士達說:「我們當然支持言論自由,不可能告誡得獎人上台不能講什麼話,但最為難的就是真正做事的人。」

 

過去我們已經從戴立忍、柯宇綸、李國毅身上看到,台灣電影圈的人只要沾上台獨色彩就被封殺,尤其是知名演員、導演,也因此在這次的金馬爭議發生時,包括:李威、陳志朋等在中國發展多年的台灣藝人,第一時間就出來表明立場,引發許多台灣網友的不滿。

 

張士達無奈地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時候這不只是你一個人的事,如果因為你一個人的堅持,讓投資方、其它牽扯在其中的人,大家的心血毀於一旦,沒有人扛得起這個責任,要講有骨氣的話不是件容易的事。」

 

張士達也反問這些指責電影人出賣靈魂的批評者:「今年的金馬獎入圍影片你看了幾部?你平常有在關心台灣電影嗎?如果你不看台灣電影,憑什麼去說三道四?你沒有理由要求台灣電影人去背負更多責任。」

 

根據國民黨立法委員蔣乃辛辦公室引用的資料,台灣2017年影廳數由738廳增加到784廳,觀影人數增加超過4300萬人次,但台灣電影票房沒有增加,在100.5億元總票房中僅占7.23億元,占比不到10%。

 

也由於台灣電影票房有限,投資方不願意投入大資本、大製作,導致台灣電影人只能拍小清新、拍鬼片,不想畫地自限的,只好透過在全球找夥伴合資、合拍的方式。

 

面對台灣電影人的困境,鄭麗君表示將透過雙軌制,利用輔導金與投融資的方式振興市場功能,幫助台灣電影產製量提升,她認為只有從根本面做起,將台灣的餅做大,才能協助解決台灣影人面對的困境。

 

只是重振電影產業是條漫長的路,在盼到春天來臨之前,台灣電影人們恐怕要先想辦法熬過冷冽的寒冬。

延伸閱讀

金馬獎政治風暴延燒 鄭麗君重申: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

2018-11-19

《天馬茶房》導演林正盛:金馬獎是台灣的驕傲,中國的希望

2018-11-19

2018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傅榆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創作初衷

2018-11-19

金馬獎致詞影射台獨 傅榆:我的發言不是一時激動

2018-11-18

金馬獎涉政治 鄭麗君: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

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