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紓困擬補助8千元,比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還少...崇越董座直言:抗疫2.0政策要有新思維

紓困擬補助8千元,比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還少...崇越董座直言:抗疫2.0政策要有新思維

郭智輝

政治社會

郭智輝博士提供

2021-09-08 14:15

疫情稍見降溫,但對內需服務產業的衝擊效應正快速擴散。內需服務業多數是中小微型商家,體質不如中大型企業堅實,災情更為慘重。

 

根據統計,2019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近150萬家,占全體企業近98%;中小企業就業人數905萬餘人,占全國就業人數逾78%。經濟部的商業登記更能呈現中小微型商家的狀況。今年7月商業登記總家數為91萬餘家,資本額在100萬以下的有87萬多家,比重約95%;而資本額在500萬元以下的有90萬餘家,比重更高達99.4%。微小型商家是台灣商業的主幹,以這樣的資本規模要撐過疫情,面臨非常大的考驗。

 

去年以來,不少擁有悠久歷史的知名餐廳陸續收攤,令消費者不勝唏噓。對經營者而言,不只是多年辛苦打拚的心血畫上句點,跟隨多年的員工也得另謀生路。尤其老餐廳的員工多為中高齡族群,在當前的市況下,要再找到能夠勝任的工作,難度相當高。每位員工肩上都扛著一個家庭的生計,面對從業人員的困境,政府甚至整個社會,都不該只是嘆息又少了一個聚餐的地點而已。

 

本土疫情趨緩,是全民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的成果。近日本土確診數已降至個位數,甚至是零,比較大的風險來自境外,因此指揮中心是否要考慮調整當前的防疫作為,將防疫主力轉至阻絕境外移入,並適時放寬境內商業活動,讓內需產業有喘息續命的機會。

 

企業負責人要對事業經營良寙負責,但遇上COVID-19這種非人力可控的重大事件,政府有必要出手協助渡過難關。美國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發放3輪紓困金,合計約達3,200美元(約合新台幣89,000元);最近又有要求發放第4輪紓困金的呼聲。

 

台灣也正積極推動紓困4.0,針對受邊境管制衝擊嚴重的內需消費產業從業人員,發放約3萬元的紓困金。由於3個月的三級警戒下來,至今多數業種仍未回復正常營業,連八大行業都撐不下去,要求放寬營業規定,但指揮中心回應要等到八大行業的疫苗施打涵蓋率達6成,才可能開放。可是疫苗施打涵蓋率不足,責任不在業者或從業人員,把問題推給權力弱勢者,這種心態過於制式官僚,也缺乏人性溫暖。

 

至於紓困,經濟部擬補助八大從業人員每人每月8,000元至1萬元,期間達3個月。坦白說,這個數字甚至比部分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還少,更別提有的人還要養家、付房貸、房租,補助只能稍解燃眉之急,根本問題仍然存在。

 

政府用心防疫,民眾配合無間;但是仍有公務員抱著法條辦事,不但未能苦民所苦,甚至表現出整個大環境的變化彷彿都與我無關似的。

 

最近我們在進行績效考評,計畫資遣不適任的員工。此時接到勞工主管機關來函表示,因為公司有聘用外籍移工,因此必須先詢問將被資遣的員工,有無意願轉任移工的職缺。

 

當年會引進移工,就是因為本地勞工不願意從事所謂3D(Dangerous危險、Dirty骯髒、Difficult辛苦)的工作,才不得不然;這與保障本地勞工工作權並不衝突。主管機關竟然要求企業將不適任的員工轉任移工職位,這樣的思考邏輯,實在令人哭笑不得。這也再度凸顯典型的公務人員心態:只顧依法行事、其他事不關己,結果是曠日費時、效率低落。承辦人員務虛不務實,薪水照樣匯入戶頭;但是企業的資源,就這麼一點一滴地被消耗掉了。

 

防疫這一仗已經打了一年半,戰況也更加多變詭譎。上半場的成功值得高興,但病毒變異快速,防疫戰略也要進化,過去的成功經驗不代表能應付未來的挑戰。

 

丹麥的疫苗第2劑接種率已逾7成,政府大膽宣布,不再把COVID-19當作重大威脅,並將新冠肺炎從「pandemic」(大流行)等級降至一般傳染病的「epidemic」(流行)等級,相關防疫禁令也將一一鬆綁。

 

丹麥政府的作法在台灣肯定行不通,但是我們可以深入思考其決策背後的思維脈絡。台灣疫情控制得宜的光環背後,有90萬商家的生意、數百萬民眾的生計無法維持正常水準,紓困補助有其必要,但終究不是常態;萬一商業消費活動繼續封鎖下去,社會安全網恐將出現裂縫,屆時我們有能力面對嗎?

 

台灣多數民眾都願意犧牲自己的權益來配合防疫,政府也要精進防疫策略與作為,更要時時把人民權益這件事放在心中,盡速在防疫與恢復社會正常運作之間找出平衡點。

 

對於生計受到實質衝擊的弱勢民眾,政府要給予更多更迅速的關懷和協助。討論多時的振興五倍券已敲定在10月中發放,只希望中小微型商家們還能再撐1個月...

 

作者簡介_郭智輝博士

崇越集團董事長、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150幾隻品種貓走私安樂死,船長竟6萬就交保?3個案例看:司法機關裡需要改革的「多元心證」現象

2021-08-25

東奧剛落幕,那2024巴黎奧運呢?崇越董座看體改:台灣如何打造運動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2021-08-11

等到中、日、韓一起來砸錢搶人才,台灣就晚了!崇越董座看產業「國際人才爭取」的第一步

2021-07-28

看台積電與鴻海永齡採購BNT疫苗事件,崇越董座:「採購」是一種專業角色

2021-07-14

吵殘劑、吵順位...疫苗施打爭議多,但台灣人不能忘記:我們唯一的敵人是病毒,不是鄉親同胞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