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新冠流感化!當疫情變成延長賽,台灣的下一步在哪?崇越董座聊「防疫3.0」準備

新冠流感化!當疫情變成延長賽,台灣的下一步在哪?崇越董座聊「防疫3.0」準備

郭智輝

政治社會

郭智輝提供

2021-10-06 15:18

日前受邀到某公家機關演講,進入園區大門時被攔下來量體溫,進入大樓時被攔下來量體溫,進入演講會場時被攔下來量體溫...每一道關卡執行量體溫的同仁都十分盡責賣力,但是,有必要在同一個時段、同一個場域裡,接連量3次體溫嗎?

 

早年流行一個諷刺蘇聯的笑話:街道上2個工人在工作,第1個挖洞,第2個把洞填滿;旁人看了不解問道,你們在做什麼?工人回答,我們在種樹。但是樹呢?工人回道:我負責挖洞、他負責填土,不過負責種樹那個人今天請假。

 

到了現在,大門警衛負責量體溫、大樓管理員負責量體溫、會場工作人員負責量體溫;他們做的不是同一件事嗎?!每個人都很認真地把不重要的事,或是重要但不需重複的事,做得很好,但是對組織績效並沒有太多的加分效果。

 

這種狀況的根源不在執行層面,而在上層主管有沒有系統性思考?有沒有想要把任務邏輯化、合理化,以達到最佳效率化?一般民間企業的中高階主管或許有這樣的訓練及要求,但對部分公務部門而言,服從上級指令、不犯錯,或至少犯錯的人不是我,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在一般演講或授課場合,通常會允許主講人或講師脫下口罩;但為了避免給主辦單位帶來困擾,在公家機關這場3小時的演講,我全程戴著口罩,還半開玩笑地提醒第一排的學員,請他們注意老師的狀況,如果發現我臉色發白、喘不過氣來,要趕快把我扶住。

 

玩笑歸玩笑,但其實凸顯了台灣的防疫思維到了該調整的階段。日前發生新北醫院對民眾施打未經稀釋的疫苗原液,又有交通事業員工集體跑到高雄施打第2劑指定疫苗;顯然台灣因為疫苗供需失衡,衍生出不少意想不到的狀況,令基層人員疲於應付。

 

依供需原理,當前疫苗屬於所謂的「剛性需求」,只要供給不能滿足需求,那麼遊走規則邊緣灰色地帶的事件便將層出不窮;而疫苗稀缺珍貴,或許也讓執行施打的第一線人員戰戰兢兢、緊張過度而出狀況。前述違規狀況確實要糾正處理,但是處分、罰款後,問題就自動解決了嗎?正視問題的根本原因,並研擬更可行的因應對策,才是避免再發生類似狀況的作法。

 

近3周台灣武漢肺炎的累計確診人數為170人,其中境內確診人數為14人;最近一周累計確診人數為63人,本土確診人數更降至只有2人。這樣的成績的確令人欣慰,也表示在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大多數民眾都能配合防疫規定。

 

然而,每個環節大家都盡心盡力做足了,但沒有人知道我們要努力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為了守住疫情,內需餐飲服務業已經付出慘痛的代價,梅花座依舊存在、隔板仍然豎立;外帶、外送的喧囂忙碌,撐不住雪崩式的營收。一個月1萬元的紓困,足夠八大行業從業人員養家活口嗎?亮眼的出口數據,掩蓋了內需消費孱弱的疲態,經濟結構更為M型化。

 

今年5月以前,我們的防疫1.0是世界模範生;5月啟動三級警戒以來,進入防疫2.0,大家小心翼翼、繃緊神經,換來疫情緩和的成果。既然如此,政策上應該要更有效率地檢討調整,來「回饋」國民的共同犧牲和努力。

 

防疫1.0階段,「嘉玲」是台灣的共識;然而病毒快速變異,如今「清零」已成為神話。從高層決策者至升斗小民,都要調整思考方向:未來我們要如何與COVID-19共處?指揮中心上一場勝局的戰術,恐怕難以應付新一輪的挑戰。重新評估對手及本身的優劣籌碼,擬訂新的打法,甚至要作好打一場「不知何時會結束的延長賽」的準備。

 

國外已成功研發一款治療COVID-19的口服藥丸,不需冷凍、運輸方便,在家即可服用;意味著COVID-19流感化幾乎已成定數。明年此刻,我們現在熱烈討論的議題都將不存在;在此前提下,新常態的防疫生活想像,應該是在最低防疫規範下,如戴口罩、量體溫、實聯制、打疫苗等,盡最大可能讓社會恢復較為正常的運作機能。

 

民眾授予政府偌大權力,指揮中心更要苦民所苦,切莫為了防疫口碑而毀了民生內需。是該進化到防疫3.0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_郭智輝博士

崇越集團董事長、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餐廳撤櫃居然連設備都不要了...崇越董座看後疫情時代:回不去了!唯一的不變就是變

2021-09-22

紓困擬補助8千元,比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還少...崇越董座直言:抗疫2.0政策要有新思維

2021-09-08

150幾隻品種貓走私安樂死,船長竟6萬就交保?3個案例看:司法機關裡需要改革的「多元心證」現象

2021-08-25

東奧剛落幕,那2024巴黎奧運呢?崇越董座看體改:台灣如何打造運動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2021-08-11

等到中、日、韓一起來砸錢搶人才,台灣就晚了!崇越董座看產業「國際人才爭取」的第一步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