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優油、減碳、潔能:台灣中油三大策略邁向2050淨零碳排

優油、減碳、潔能:台灣中油三大策略邁向2050淨零碳排
天然氣是潔淨能源的代表

廣告企劃製作

政治社會

2022-05-26

因應極端氣候衝擊,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研究報告發出警示,如果地球從現在起再升溫兩度,將迎來比現在大五倍的熱浪、乾旱、風暴與洪災。影響溫室效應主要元凶為碳排放,如何減少碳排,是上世紀引領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石化業,所面臨的最大課題,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坦言,中油從現在開始,誓必要從進口、生產、銷售端布局淨零, 淨零轉型將是石化能源公司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

 

台灣中油董事長 李順欽

 

能源轉型刻不容緩,全世界都在推動。歐盟《歐洲綠色協議》最早開出第一槍,提出在2050年之前實現歐洲碳中和,台灣也提出2050年淨零轉型目標及路徑。

 

身為國內石化業龍頭的台灣中油,目前年排碳711萬公噸占全國2.6%,預計2030年排放量較2005年減量49.5%,持續導入再生能源、氫能、碳中和天然氣、碳捕捉封存再利用(CCUS)等技術,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里程碑。

 

三大策略推動轉型:優油、減碳、潔能

 

面對中油這麼大的企業體要全面轉型,李順欽不諱言:「深具挑戰!」,中油內部因而提出「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要讓大象華麗轉身。

 

「原油當燃料時代結束了!」藉由推動COTC(Crude-Oil-to-Chemicals)實現煉化一體,往石化品高值化「優油」方向邁進。李順欽解釋,未來原油煉製成柴、汽油比例大幅降低,轉往研發半導體、電子、醫療等尖端材料,「中油要邁向材料時代!」

 

例如中油生產雙環戊二烯(DCPD)可作為5G高頻基板、風電葉片及光學鏡片樹脂材料,可支援國內半導體產業所需的關鍵材料。因應電動車趨勢,也研發出鈦酸鋰(LTO)與軟碳。前者可作為電能巴士、大型儲能系統等鋰電池所需之負極材料;後者可作為電動機車、小型儲能系統之負極材料。

 

李順欽認為中油推動「減碳」必須先「提高能源效率」、「加強能源管理」、「區域能源互補整合」與「使用低碳燃料」等方案多管齊下,讓煉化廠效率每年提升1.7%。

 

從2005年至去年中油碳排量已由1158萬噸減至711萬噸,但要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必須仰賴碳捕捉(CCS)、碳封存(CCU)兩大技術。今年第四季中油大林煉油廠,將完成建置實驗級的「碳捕捉」設備,從每日捕捉公斤級,持續往百萬公噸級挑戰,捕捉的二氧化碳還可轉化成甲醇;至於「碳封存」,李順欽觀察技術並非問題,阻力在於成本、法規與民眾溝通。未來封存地點將以海域為主,存量有餘裕還可協助其他產業。

 

「民國79年4月11日,我國第一艘進口天然氣運輸船來到永安港,開啟台灣『潔能』先河!」在中油服務超過40年,李順欽對當時大船進港記憶猶新。僅管以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的碳量不到煤的一半,但邁向「零碳社會」,發展太陽能、風力、地熱、海洋能勢在必行,但終極能源非「氫能」莫屬。

 

台灣中油亦積極進行研發相關技術,但氫能技術難題,在於液化才有利於運送與降低成本,但須冷卻至負攝氏二百五十三度接近絕對零度。李順欽觀察今年日澳合作「氫能供應鏈」(HESC)計畫,全球第一艘液態氫運輸船,已成功從墨爾本抵達神戶,讓2050年實現「氫淨家園」向前一大步。

 

從天然氣船到加油站,垂直整合布局減碳

 

從進口到銷售,台灣中油同樣都要布局淨零碳排。以「進口端」為例,開始為天然氣運輸船做碳中和,「一艘碳中和天然氣,相當於五百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吸碳量。」李順欽說,到目前為止,中油已完成五艘額度,「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台灣中油基於企業社會責任,透過碳中和天然氣,一起支持世界造林、森林復育計畫」,他堅定的說。

 

在「銷售端」部分,台灣中油推出了「智慧綠能加油站」。2019年最早揭牌的嘉義信義路站,由中油煉製研究所,設計太陽能產電,利用鋰離子電池儲能;擁有綠建築標章的台南前鋒站,則由中油綠能研究所規劃,同時集合太陽能及天然氣發電,並研發設置「鈦酸鋰」與「釩液流」電池兩大儲能系統。目前中油已建置4所智慧綠能站,預計明年年底將誕生第5座。

 


擁有綠建築標章的台南前鋒站,同時集合太陽能及天然氣發電,設置「鈦酸鋰」與「釩液流」電池兩大儲能系統。

 

因應電動車與乾淨能源浪潮,身為中油門面的加油站,經營型態也隨之進化,賣起另一項黑金「咖啡」,去年賣出70萬杯,甩掉油味飄出咖啡香。「現在原物料飛漲,同仁說要漲價,但我堅持不要。」李順欽表示中油賣咖啡不是賺錢,而是提升服務與社會形象。

 

轉型創新研發組織,邁向淨零碳排

 

彼得杜拉克曾說「不創新,就等死!(Innovate or die.)」,面對2050年石化業淨零排碳挑戰,李順欽借用管理大師的話:「不轉型,就等死!(Transform or die.)」中油靠研發催化轉型,李順欽堅持不能炒短線,像把煉製廢棄物點石成金的「軟碳」是十年磨一劍,才有充放電速度快、壽命長、安全性高的成果。

 

中油旗下有探採、煉製、綠能科技三大研究所,超過六百位研發人員投入,並積極招聘博士級人才。「研究所過去重心是七分放技術服務,三分用於前瞻研發,但現在比例會倒過來!」李順欽強調,將全力聚焦優油、減碳、潔能三大方針,讓中油2050年順利入住淨零家園。

 

(台灣中油廣告)

延伸閱讀

花四十年功,成就油品供應大業 台灣中油海外佈局打出漂亮安打

2020-04-14

創能、儲能、用能、智能,四能一次到位 台灣中油搶做電動車政策的領頭羊

2020-04-07

冷排水化身鑽石水 台灣中油助永安漁港華麗轉身

2020-04-07

景氣燈號睽違17個月轉「綠」!生產持續擴張、外銷訂單強勁…資金動能強,台股繼續嗨

2024-03-10

台股重返2萬站不穩!再創歷史新高後腳軟,資金力拱題材概念股,散熱、重電族群撐盤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