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69)
在野黨未經充分把關的失控提案,讓攸關國家運作的預算審查,淪為一場鬧劇。
而執政黨全面訴諸對立、不願協商溝通的作為,也是釀成這場預算風暴的隱形推手。
一月十五、十六日兩天,立法院長韓國瑜連續召集了兩場朝野協商會議,除了立法院各黨團幹部應邀與會,行政院主計長、內政部長、交通部長等閣員也主動列席。因為協商主題,是牽動各部會全年可動支經費的「二○二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十五日下午兩點眾人剛坐定,主席韓國瑜就立刻切入重點,說明來自各方的預算提案,仍有三二九六案尚待協商,「頭髮要掉光光了。」他規畫的協商順序是先討論通案,再依各委員會送案順序逐一溝通,最後處理機密預算。
但隨後的朝野協商內容,與韓國瑜設想的劇本,完全是兩碼子事。
緊接著,接過麥克風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第一輪發言還努力聚焦在統刪金額多寡、提案數量、如何表決等預算相關問題,但因為終究還是批評了在野黨「亂搞一通」、「蹂躪凌遲」,引來後續發言的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王鴻薇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反唇相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