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未禮讓行人罰款再加重!駕駛釀禍最高罰3.6萬、吊銷駕照5年…「在斑馬線被撞是國恥」上路時間曝光

未禮讓行人罰款再加重!駕駛釀禍最高罰3.6萬、吊銷駕照5年…「在斑馬線被撞是國恥」上路時間曝光
交通部長陳世凱在撂重話。

黃靖文

政治社會

黃靖文攝

2025-03-13 11:30

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宣布要提高針對駕駛人致行人死傷事故罰則,陳世凱周四(3/13)再說重話:「斑馬線是行人可以安全通行的道路,如果有行人卻在上面被撞到,是我們的國恥。」

交通部預計6月起,提高駕駛人於行穿線致釀行人死傷事故罰則。其中,致輕傷者處1萬8千元罰金,並吊扣駕照1至2年,倘若釀重傷、死亡事故者,最重將處以3萬6千元罰金,且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考領。

面對駕駛團體反彈,陳世凱也沒有示弱。他直言,這不是駕駛與行人對立的議題,每一位駕駛人同時也是行人,強調「面對生命所有人都應該謙卑」。

「如果有行人在斑馬線被撞到,這是我們的國恥。」交通部長陳世凱周四(3/13)撂重話指出,行穿線理應是標示行人可以安全通行,駕駛人也應提高注意,因此為了保護行穿線上的行人。

陳世凱說明,未來駕駛人在斑馬線上致行人死傷,罰則必須提高,為了道路安全,交通部將祭出更多作為,提高駕駛人的注意。


罰金6月起提高 吊扣、吊銷駕照5月送行政院
 

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汽車未禮讓行人一律罰6000元,機車不停讓行人罰1200元,不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機車罰2400元、汽車罰7200元。

 

根據現行規定,未禮讓行人而肇事,可罰7200元至3萬6千元。

 

交通部說明,未來駕駛在斑馬線撞傷行人,造成輕傷,交通部將對駕駛人處1萬8千元的罰金、並吊扣駕照1到2年。
 

若造成行人重傷或死亡,罰則會提高到3萬6千元,且將吊銷駕駛人駕照,致重傷者4年不得考取駕照、致人死亡者則是5年內不得考照。
 

陳世凱說明,對於提高罰金的規範,最快6月就會上路。至於吊扣、吊銷駕照涉及修法,交通部將於5月將修正案送至行政院,並交由立法院審議。
 

駕駛團體反彈! 陳世凱:離開車輛,大家都是行人
 

只是,交通部雷厲風行提高駕駛人罰則,許多駕駛人團體卻出現反彈聲音,包含對行人闖紅燈罰則過輕、影響行車順暢等。
 

陳世凱強調,交通部非常尊重每一位用路人,只是面對生命,所有人都要謙卑。他說明,就算是駕駛人,只要離開車輛也會是行人,因此政府並非在製造對立,行人安全也不是二元對立的議題。
 

未來,針對行人過馬路滑手機、不遵守號誌,陳世凱強調也已透過宣導活動,加強行人法治觀念,目前,警政單位也已加強執法。
 

隔熱紙政策 陳世凱:6月指引出爐,明年法制化
 

對於汽車隔熱紙的議題,陳世凱則說明,過去50年來台灣並沒有納管,因此交通部的確收到許多民眾反映,汽車隔熱紙很黑、看不清楚,造成許多交通事故。
 

陳世凱也坦言,夜間不斷加強路口照明,如果隔熱紙太黑,遲遲沒有納管,照明改善也沒有意義。
 

因此,陳世凱強調,6月份就會提出指引,明訂汽車前擋玻璃、側窗的透光率,年底也會員成所有檢測設備的教育,預計年底就會完成。到明年就會進入法制化的過程。
 

陳世凱指出,隔熱紙指引的方面,第一重視的是安全,同時也會考慮台灣炎熱天氣因素、以及如何不增加民眾負擔。

2024年全年,國內行人死亡人數為366人,比起2023年減少了14人,減幅約3.7%。不過,與原先預期7%有些差距,卓揆日前就宣示,2025年整體交通死亡事故,希望能較2023年下降15%。

延伸閱讀
全國車道將瘦身「不再設外路肩」、人行道拓寬至少1.5公尺!交通部:「人本交通」盼降低死亡事故
全國車道將瘦身「不再設外路肩」、人行道拓寬至少1.5公尺!交通部:「人本交通」盼降低死亡事故

2025-03-05

兩段式左轉可能放寬或取消?「機車族至少2道能走」交通部和六都有共識,要如何推動陳世凱親解
兩段式左轉可能放寬或取消?「機車族至少2道能走」交通部和六都有共識,要如何推動陳世凱親解

2025-02-14

氣象、地震預報也遭殃!交通部遭凍刪178億,次長籲立院速解凍 拒讓道安打折:寧讓同仁在家上班,節省水電
氣象、地震預報也遭殃!交通部遭凍刪178億,次長籲立院速解凍 拒讓道安打折:寧讓同仁在家上班,節省水電

2025-01-23

台灣開放寵物客艙有譜?5千網友連署修條例,交通部回應了…有哪些國際航空已可讓飼主、毛小孩共處
台灣開放寵物客艙有譜?5千網友連署修條例,交通部回應了…有哪些國際航空已可讓飼主、毛小孩共處

2024-09-16

白沙屯媽祖進香報名搶翻!他不解「每年不都跟著走」?信徒分析兩者最大差異…拱天宮這麼說
白沙屯媽祖進香報名搶翻!他不解「每年不都跟著走」?信徒分析兩者最大差異…拱天宮這麼說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