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被月薪70萬挖走,台大醫院1年損失4個神外醫!吳明賢:健保制度不改,醫療體系5年內面臨崩壞

被月薪70萬挖走,台大醫院1年損失4個神外醫!吳明賢:健保制度不改,醫療體系5年內面臨崩壞

聯合報 記者 林琮恩

健康

聯經出版社提供

2025-02-09 15:15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批評,健保資源錯置,讓年輕醫師犧牲善良才獲得應有報酬,引發各界討論,有人認同有人認為他拿醫德勒索年輕醫師。

吳明賢今天(2/8)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自己不但無意苛責年輕人而是贊同他們,他盼自己在退休前,還能「當烏鴉」為醫療前景發聲,盼健保制度能轉變,別讓台灣步入南韓無人想當急重症醫師後塵。

 

6年才能培養出神外醫師  醫美只需2年...健保再不改,台灣救命科別恐不復存在

 

吳明賢說,作為台大院長,他如今最想做的,一是建立台大醫院人才、制度、和文化的優勢,繼續守護台灣下一個百年的健康;二是改革健保,維護醫療及醫界的生態。他自知,兩件事都很難,「但是我會盡力」。

 

「培養未來醫師是台大醫院的任務。」吳明賢表示,觀察醫界現狀,自己深感制度設計及資源分配會影響人才流向,人才培育並不容易,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要花6年才能升上主治醫師,養成醫美醫師只要2年。若健保持續以論量計酬方式,再不保障急重難罕科別,未來嬰兒潮老醫師退休後,台灣救命科別恐不復存在。

 

70萬月薪挖角,台大1年損失4名神外醫師!吳明賢嘆:公立醫院最高只到50萬

 

吳明賢在新書發表會上說新竹台大分院一年內就有4名神經外科醫師離職,有人被70萬元月薪挖角,引發醫界討論。

 

他表示,薪資不是這些醫師的唯一原因,應醫院評鑑要求,新竹台大分院、竹北院區、竹東院區神經外科都必須主治醫師24小時待命處理緊急手術,總院已派神經外科主任坐鎮支援。

 

他任內持續努力爭取提高同仁的薪資,但公立醫院薪資受制度規範,最高只能給到50萬,但至少要讓醫師生活品質受到保障。

 

吳明賢:我這一代人不敢想工作與生活平衡,但「年輕人是對的」

 

許多年輕醫師考量薪資與生活品質,紛紛用腳投票,救命科別投入者漸少。

 

吳明賢表示,急重難罕科別訓練長、工作壓力大、醫療糾紛多,「其實年輕人還是很怕醫糾」,這本來就較容易讓人卻步,但是也因為是「救命科」才會有醫療糾紛。

 

不過「年輕人是對的」,年輕人說要慢活,要工作與生活平衡,這是他這一代人不敢想的。他贊同且支持年輕人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慢活樂活的態度。

 

連台大醫師都招不滿!吳明賢:制度不改,醫療體系5年內面臨崩壞

 

「我不是要批評年輕人,他們離開醫院反而是我們的責任,不是他們的責任。」吳明賢澄清說,醫界前輩認為醫學是志業而非職業,此想法卻被年輕世代認為是道德勒索。

 

台灣急重難罕科別需要年輕醫師投入,就應務實改善制度,否則醫療將會崩壞。

 

吳明賢也提出他的擔憂,今年台大預計招募17名外科住院醫師,招募三輪招到15名,簽約後又跑掉3名,剩12名。兒科要招13名,最後只招到8名。

 

這是過去未有的現象,健保資源分配再不往救命科別,未來5年後戰後嬰兒潮醫師退休,包括他自己,全台恐面臨急重難症沒有醫師的窘境,醫療體系面臨崩壞。

 

兒科外科要值班待命、薪水卻比皮膚科低「不該指責年輕人往錢看」

 

國內醫學生設有限額,每年人數固定,吳明賢表示,若健保制度不提供保障,年輕人「用腳投票」離開急重症科別,轉向不必待命,收入更多的五官科,皮膚科、醫美等科別任職,「不該指責年輕人往錢看,而該憂心健保可否永續經營,醫界傳統能否傳承。」

 

「年輕人逐水草而居,追求高薪不是壞事。」吳明賢表示,若制度設計良好,讓醫師做有價值的事,可獲得相應報酬,但現行健保支付並未追求論質計酬,直接反映在年輕醫師就業選擇。

 

「內、外、婦、兒」等傳統科別失寵,除薪資待遇外,也因這些救命科別值班、待命需求高。

 

吳明賢表示,自己常舉辦院內座談,認同年輕人追求生活品質,希望兼顧工作與生活想法。外科、兒科等醫師必需值班,隨時待命回醫院緊急手術,所賺薪資又比皮膚科等自費比率高的科別少,雙重打擊下,當然會走人。

 

吳明賢說,戰後嬰兒潮醫師5年後大量退休,中生代、新生代醫師取而代之,成為國內醫療支柱,健保危機日漸升溫,但健保總額等設計讓民眾自費比率愈來愈高,讓救命科沒人要做。他說,自己是戰後嬰兒潮一員,「很擔心我退休後,急重難罕科別還在嗎?」

 

修訂主治醫師評審辦法  盼年輕醫適性發展

 

所以他擔任院長期間,致力提高年輕主治醫師資源。台大醫院醫師除看診、手術外,還要扛下教學、研究責任。

 

吳明賢說,台大醫院是「胡椒鹽(服務、教學、研究)」醫院,要兼顧各面向發展,確實讓醫師壓力甚鉅,但「制度符合人性,能吸引人才,才能永續發展。」

 

吳明賢說,台大總院去年通過主治醫師評審辦法,今年開始實施,過去2年1次評審,要升任主治醫師,必須兼顧服務績效、教學成果、研究論文發表,且研究論文必須是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才算數,但有些醫師善於開刀,不善寫論文,辦法修正後,擔任共同作者也算入研究績效,讓醫師適性發展,減輕負荷,盼留住人才。

 

台大院長以急診人滿為患為榮?絕無此事!吳明賢澄清:為何反對「健保一點一元」

 

擔任台大院長5年來,吳明賢不是第一次遭受外界批評,他說,最常被罵的項目是急診壅塞。

 

吳明賢透露,自己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觀察急診病人候床情況,一旦發現壅塞,立刻要求各科室主管,騰出病房量能讓病人盡快住院。

 

「有人說台大院長以病人多、急診人滿為患為榮,事實絕非如此。」而是很多病人等再久也不肯轉去別的醫院。

 

日前醫界倡議應保障點值一點一元,吳明賢扮演「關鍵少數」逆風反對,同樣飽受批評。

 

他今天說明,一點一元不僅會讓政府財政崩壞,且即使醫界95%以上醫療決定都循規蹈矩,但人性使然,難免會有衝量問題,一點一元會讓醫療服務量爆發性成長,過度醫療、無效醫療將會失控。

 

私立醫院關床賺更多!吳明賢:政府不該再允許大型醫院設立

 

「健保實施30年,必須改革,強化分級醫療。」吳明賢表示,台灣醫院分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四級,看似沒問題,但病人能夠自由選擇醫師就診,結果病人都往醫學中心跑。

 

吳明賢認為,四級的分級醫療實施之前,缺乏良好的家庭醫師及轉診機制。病人可以自由選擇,無可厚非一定往最信賴的醫療院所跑,因為他們無法判斷自己是大病、小病。

 

所以,他建議,應該要有可以「信賴」的家庭醫師制,才能做到好的轉診及分級醫療。

 

近期卻遇到醫護出走,受護病比限制,許多醫院關閉病床因應,私立醫院則聰明地關閉健保病床,影響民眾就醫權利,還能因關床賺更多,吳明賢說:「政府不該再允許大型醫院設立。」

 

因為現有的病床數目全開即已足夠,而且健保已在推在宅醫療(Hospital at Home)。

 

醫院的醫護人力已經捉襟見肘,再開新的大型醫院,只是玩人力大風吹遊戲,而且台灣交通便利,實在不需要再增設那麼多大型醫院。

 

自費大行其道 違健保設立初衷

 

「全台人口減少,醫療支出卻愈來愈高,健保總額沒跟上,恐讓自費醫療大行其道。」吳明賢表示,隨醫療科技進展,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疾病,可藉新式手術、藥物治療,但新型治療費用昂貴,甚至有醫院癌症病人出院要繳數萬元費用,「已違反健保設立初衷。」

 

全民健保度建構在血汗醫護上,若不建立論質計酬支付制度,很難維持病人安全、醫療品質。

 

退休前寧願擔罵名!吳明賢:健保不會倒,台灣醫療卻會崩壞

 

公衛專家、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曾預言「2030年是健保大限」。

 

吳明賢說,政府一定會「用葉克膜救健保」,加上健保來自民眾保費,收入來源固定,健保只要實施總額,把財務壓力給醫療院所,健保就不會倒,但台灣醫療卻會崩壞 。

 

沒人要當急重症醫師,患者得不到救命醫療,醫院為持續運營發展自費醫療,民眾自掏腰包比率變高。他只能大聲疾呼,請政府盤點資源,拿出誘因,留住救命的醫療人才。

 

吳明賢語重心長地說,見諸國外實施總額給付的國家,無論在就醫可近性、可負擔性及醫療效率效能都會變差。

 

台灣醫療卻仍能每年在世界的評比都名列前茅,而且以便宜的價格傲世,就知道這是建立在第一線醫護人員的不計較及犧牲奉獻上。

 

但是不符合人性的制度,終究無法持久,最後受害的會是全民。

 

吳明賢說,自己評論時事常被各界責罵,就連自己老師都說,台大院長不必太常對外發言,省得被罵,尤其再5年就要退休,自己也可以安靜度過。

 

但針對健保制度、台灣醫療前景擔憂日漸沈重,實在無法置之不管,他願意當醫界的「烏鴉」,在退休前持續吶喊,盼搖動制度讓台灣醫療永續發展。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農曆1月運勢(下)/2生肖有車關、狗容易犯小人、羊當心被騙

台灣虎航出手相救!300旅客受困長灘島今、明陸續返台 

全台凍番薯!21縣市低溫特報 多地最冷6度以下冷到晚上

 

延伸閱讀
從馬祖小醫師到台大醫院院長,他用醫術實踐「大俠夢」解病患苦…吳明賢:當醫生是福份,不是特權
從馬祖小醫師到台大醫院院長,他用醫術實踐「大俠夢」解病患苦…吳明賢:當醫生是福份,不是特權

2025-02-07

嘉義強震後台南、阿里山接連晃不停,是前震還主震?台大教授點出和白河地震相似:疑盲斷層地震
嘉義強震後台南、阿里山接連晃不停,是前震還主震?台大教授點出和白河地震相似:疑盲斷層地震

2025-01-22

2.3萬名員工嗨了!「這家醫院」超賺錢豪發4.7個月年終、加發1.5萬紅包,台大醫護年終幾個月?
2.3萬名員工嗨了!「這家醫院」超賺錢豪發4.7個月年終、加發1.5萬紅包,台大醫護年終幾個月?

2025-01-18

第一名不是台大!畢業「含金量高」大學前10名出列,企業最愛私校唯一是它…政大也在拚AI?
第一名不是台大!畢業「含金量高」大學前10名出列,企業最愛私校唯一是它…政大也在拚AI?

2025-01-18

2個小六生對外師比中指「家長冷處理」:來台灣30年沒遇過!台大醫也憂心「讓不良示範回家吃自己」
2個小六生對外師比中指「家長冷處理」:來台灣30年沒遇過!台大醫也憂心「讓不良示範回家吃自己」

2025-01-10

六龜高中生錄取「台大社會系」卻遭嘲笑,雄中校長挺「別只用分數看人」…他至親全離世如何一人前行?
六龜高中生錄取「台大社會系」卻遭嘲笑,雄中校長挺「別只用分數看人」…他至親全離世如何一人前行?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