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影像檢查,有時必須使用顯影劑,以便更清楚掌握病灶位置與大小,但使用顯影劑也有潛在風險,必須留意。
顯影劑,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化學藥劑使組織產生影像對比,讓異常組織變得更清晰。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血管介入影像診療科主任羅兆寶指出,顯影劑亦稱「對比劑」,在進行影像檢查或血管性介入治療時,可讓病灶看得更清楚。
臨床則依檢查儀器特性,選用不同成分的顯影劑。對於電腦斷層(CT)、血管攝影、腎盂攝影、消化道攝影、血管介入性治療(如動脈瘤栓塞術、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心導管治療等)這類透過X光穿透人體後取得影像資料的檢查,須使用含碘、硫酸鋇成分的顯影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