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求求你,放了我吧」86歲爺爺被綁在病床直到逝世,醫師一生愧疚反思:為何歐美沒有臥床老人?

「求求你,放了我吧」86歲爺爺被綁在病床直到逝世,醫師一生愧疚反思:為何歐美沒有臥床老人?
▲照片為文章配圖,非當事人照片

2025-06-20 17:47

編按:8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本書作者宮本禮子巡診時,聽到一位86歲長者哀求「求求你,放了我吧!」這位老人因為肺炎就醫,加上他會拔掉點滴,所以兩手都被粗繩綁在病床的護欄,身體也被拘束帶綁在床上,拘束帶甚至還上鎖。

這段回憶讓她至今都難以釋懷、有罪惡感。一位護理師曾憤怒地對她說:「難道這一切是正常的嗎?如果是,那醫療簡直是把高齡者的醫療,當成生財工具!」甚至還有護理師因此對年齡增長感到恐懼。

作者宮本顯二則指出,日本的醫療水準雖高,但有很多長年臥病在床、無法行動,正在做中心靜脈注射或經腸道營養的老人,相對的,歐美卻沒有長年臥床長者。關鍵在於,歐美人普遍認為,高齡者到臨終期會自然失去食慾,不應用人工補充營養、醫療強行延命。

 

「求求你,就放了我吧!」病人苦苦哀求 成了醫師揮之不去的罪惡感

 

這是在以前執業過的醫院裡發生的故事。某位進入安老院的86歲男性,因為肺炎被送到醫院來。由於他會拔掉點滴,所以兩手都被粗繩綁在病床的護欄上。

 

接著,他會拼命想要坐起來,因此身體也被拘束帶綁在床上,拘束帶甚至還上了鎖。這麼一來,患者連翻身都是不可能的事了。

 

我在例行巡診鄰床的病人時,聽到那位患者用極為悲憤的聲音叫喊著:「求求你,就放了我吧!」過不了幾週,那位患者就過世了。

 

我不是他的主治醫生,沒有權力治療及中止拘束他身體的行為,但對於那位在痛苦的身心環境中辭世的患者,至今我仍感到罪惡感。

 

被插呼吸器、綁手、長褥瘡 晚年只能用眼神求救

 

現今的日本,即使看不到治癒的希望,為了治療仍舊插上呼吸器的病例到處都有。為了避免患者因痛苦而拔掉氣切管,必須將他們的雙手綁住,氣切後也無法發出聲音。

 

長時間的痛苦,讓他們僅能瞪大了眼睛,用眨眼來求救。一位護理師曾憤怒地對我說:「難道這一切是正常的嗎?如果是,那醫療簡直是把高齡者的醫療,當成生財工具!」

 

進入臨終階段,由於身體的代謝和循環狀態每況愈下,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出現褥瘡,並且不斷惡化。

 

在高齡者病房工作過的業界人士,絕大多數都會說自己將來不要接受如此折磨的醫療。甚至還有護理師因此對年齡增長感到恐懼。我認為,現今真的需要一種能夠讓人安心老去的醫療才行。

 

在高齡者病房工作過的業界人士,絕大多數都會說自己將來不要接受如此折磨的醫療。

 

日本臥床老人遍佈 為什麼在歐美沒有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

 

不管哪本關於社會福利的書刊,都會提到在歐洲的人權社福大國丹麥、瑞典等國,沒有所謂的長期臥床的老人。

 

我不禁想知道其它國家的情況,因此在學會的邀請演講中,請教了數位來自英國、美國、澳洲的醫師,他們的回答是:「在我們國家,也沒有長臥在床的老人。」

 

相對地,在日本的老人醫院呢?不必我多說,長年臥病在床、無法行動,正在做中心靜脈注射或經腸道營養的老人不計其數。

 

非常不可思議,日本的醫療水準絕對不低,甚至可說比其它國家更加先進才對。

 

「為什麼其它國家沒有臥床的老人呢?」

 

我在瑞典找到了答案。2007年,我和同為醫師、專攻失智症醫療的妻子一起,經由塔克曼醫師的引薦,有幸拜訪位於斯德哥爾摩近郊的醫院及老人照護設施。

 

如我們的預想,諸院所中,連一位長臥的老人都沒有。不僅如此,也沒有任何一位高齡患者使用胃造口或經腸道營養法。

 

不點滴、灌食、綁手腳 歐美老人怎麼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其原因在於,在歐美人的普遍認知裡,高齡者到了臨終期會自然而然失去食慾,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使用經腸道營養或點滴等人工補充營養的方式為高齡者延命,也就是干涉他人的自然發展,反而被視為一種侵害人權與倫理的行為,更會被認為是在虐待老人。

 

當地並不會在高齡者開始無法進食時,給與經腸道營養或點滴,就算發生感染引起肺炎,也不會施打抗生素,僅投以內服藥。當然也就不會有必要將患者的手腳綁起來。

 

單刀直入地說,大多數的患者在進入意識不明的長臥狀態前,就自然地壽終正寢了,這樣的社會不會製造出長期臥床的高齡患者。

 

延伸閱讀:61歲女作家零存款、只保國民年金,買便宜蔬果省錢存退休金...她如何翻轉老年財務危機,讓收入細水長流

 

作者簡介

宮本顯二

北海道大學榮譽教授、北海道中央勞災醫院榮譽院長。

1951年出生於北海道,畢業於北海道大學醫學院。

宮本禮子

「日本尊嚴死協會」理事及北海道分部負責人、前江別鈴蘭醫院失智症醫療中心主任,同時擔任日本老年精神醫學會、日本失智症學會的專科醫師與顧問醫師。

自2006年起開設健忘門診,致力於失智症醫療研究。2012年起擔任「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代表人。

 

本文摘自啟示《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擺脫插管與延命,不讓自己與家人受苦的尊嚴善終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延伸閱讀
父親胰臟癌末期,26歲少年陷兩難:該衝事業還是顧爸爸?過來人勸:愛,未必全然犧牲「你的餘生也很重要」
父親胰臟癌末期,26歲少年陷兩難:該衝事業還是顧爸爸?過來人勸:愛,未必全然犧牲「你的餘生也很重要」

2025-06-20

8旬癌末阿伯「最後3心願」!拒絕無效治療、回家一趟安然離世「就像睡著了」:有尊嚴的告別
8旬癌末阿伯「最後3心願」!拒絕無效治療、回家一趟安然離世「就像睡著了」:有尊嚴的告別

2025-06-19

她年薪350萬竟因鄰居更有錢,壓力大到心臟病發!高收入還是不安心…為何億萬富豪也難逃「比較」陷阱
她年薪350萬竟因鄰居更有錢,壓力大到心臟病發!高收入還是不安心…為何億萬富豪也難逃「比較」陷阱

2025-06-17

你以為在花錢享樂,其實在「浪費生命」!5招「財富透視術」看清人生選擇,存款有感升級
你以為在花錢享樂,其實在「浪費生命」!5招「財富透視術」看清人生選擇,存款有感升級

2025-06-06

他暴力式存錢「30歲存到500萬」,大病一場認錯「花錢買回憶」:錢在銀行,人上天堂太可惜了
他暴力式存錢「30歲存到500萬」,大病一場認錯「花錢買回憶」:錢在銀行,人上天堂太可惜了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