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癌症已連續43年奪冠,2024年有5萬4032人死於癌症,其中,10大癌症死亡率以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位居第3。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就提醒,「大腸癌,不再是老年人的病了」,以前大家都以為大腸癌是老年人專屬,現在連20幾歲的年輕人也被診斷出大腸癌,而且「一發現常常就是晚期」。
黃軒指出,以前認為吃香腸、培根比較危險,但最新研究顯示,含糖飲料的影響更大,比紅肉、加工食品更危險!
醫師黃軒在臉書以「為什麼年輕人,大腸癌變多了?」為題發文指出,以前大家都以為大腸癌是老年人專屬,但現在連20幾歲、30幾歲的年輕人也被診斷出大腸癌,而且一發現常常就是晚期。
黃軒表示,罪魁禍首就是含糖飲料,包括可樂、奶茶、果汁、含糖紅茶等,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的飲料,每天喝,會大大增加得大腸癌的機率。
黃軒引用研究數據指出,每天喝2杯含糖飲料的人,罹癌風險是別人的2.18倍,就算每天只喝1杯,風險也高出16%。而13至18歲青少年時期,每天多喝1杯,長大後得大腸癌的機率會增加32%。
含糖飲料比香腸、培根更危險
他強調,含糖飲料比紅肉、加工食品更危險。過去以為吃香腸、培根比較危險,但最新研究說,含糖飲料的影響更大。根據美國統計,有63%的成年人每天至少喝1杯含糖飲料,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年輕人得癌症越來越多。
至於該怎麼做才安全?黃軒有3點建議:
- 每天減少喝含糖飲料
- 多喝白開水、無糖茶、天然果昔
- 看飲料成分標示,不要被「少糖」騙了
【為什麼年輕人,大腸癌變多了?】 -只因為愛喝⋯這種飲料🥤 #禁含糖飲料 #轉給所有未成年及成年的年輕人看看 🔴 1....
由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發佈於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異常變輕、裡急後重感
5大警訊快照大腸鏡
針對大腸癌警訊,外科醫師鍾雲霓數個月前就曾在「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粉絲頁中提醒,一旦出現5大徵兆,就應該就醫檢查大腸。
1.排便出血
鍾雲霓指出,雖然大多數人都難免想以「我是鮮血沒關係吧」、「暗血才擔心吧」,來埋著頭哄騙自己,但「出血+不會痛」,的確是令人亮黃紅燈的大腸問題指標。
2.體重異常減輕
若在沒有什麼特別在減重的狀態之下,半年內體重掉了5公斤到8公斤左右,可能代表你腸道裡面有一個腫瘤在醞釀。
3.排便習慣改變
本來是一個比較順暢排便的人,怎麼覺得莫名其妙開始腹瀉,這個腹瀉還帶著血水;一般來講,有可能會大腸裡有息肉或者是腫瘤刺激腸道。平常容易腹瀉的,突然變得便祕嚴重,也代表有可能會有一個腫瘤悄悄地長大了以後,把腸道塞住之後讓人便祕。
4.裡急後重感
有些病人會提到,有的時候會有裡急後重、想上廁所卻上不出來的感覺,可能腸道裡有腫瘤大到把腸道堵塞住了、同時造成刺激,讓人排便上不太出來。
5.大便變細
如果排便的粗細,從某一個時間點開始變得越來越細,要懷疑腸道裡面有什麼東西堵住了,讓它製造出來的糞便只能夠有一半的通道
甚麼時候該閃過「可能該檢查個大腸」的念頭呢? 1️⃣排便出血 雖然我們都難免想以「我是鮮血沒關係吧」、「暗血才擔心吧」,來埋著頭哄騙自己,但「出血+不會痛」,的確是令人亮黃紅燈的大腸問題指標。 2️⃣體重異常減輕 若在沒有什麼特別在減重...
由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發佈於 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本文暫不開放媒體夥伴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