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標榜「生物可分解」容器不見得更環保!4成垃圾被分錯類:台灣人必懂的回收知識

標榜「生物可分解」容器不見得更環保!4成垃圾被分錯類:台灣人必懂的回收知識

朱姵慈

生活消費

黃之揚提供

2022-08-11 18:24

從一篇淨灘的臉書貼文開始、接著每年舉辦企業合作淨灘、製作出台灣第1本海洋廢棄物「海廢圖鑑」,然後奪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接著又把「回收大百科」教育資訊實體化,從單點的講座,延伸到帶狀課程,進入高中校園,改造班級垃圾桶。

 

這些以「環保」為主題的倡議行動,幕後推手是「 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黃之揚,9年前,他還是個不特別注重環保的普通人,卻深受國外友人Daniel啟發,兩個人一起淨灘。

 

他順手在臉書寫了Daniel在小琉球淨灘的故事,在網路上竟被轉發了8000多人次,他們決定將這股熱度化成具體行動,共同創辦了RE-THINK,號召朋友們一起淨灘,鼓勵大家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生活型態。

 

RE-THINK以一年10幾場的活動頻率,逐漸做出名聲,要做CSR(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的企業也開始找上門,邀請他們帶領員工淨灘,而淨灘越多次,黃之揚探討出海廢成因,明白達成「垃圾減量」才是根本之道,他們不安於只做淨灘, RE-THINK 在2017年正式成立社團法人協會,希望環保議題能延伸更多元的觸角。

 

這一項決定,更促成了「海廢圖鑑」、「回收大百科」,這兩項環保創新代表作。

 

 

2019年,RE-THINK 集結了101件最具指標性的廢棄物,然後分門別類,透過360度棚拍紀錄,以「寶可夢」的設計概念製作出海廢圖鑑,點開1988年印有蔣經國先生圖像的「軍糧包」,可以看見出沒地帶、簡介「這個垃圾至今超過30個年頭,真的禁得起考驗,可以繼續千秋萬世,直到永遠」,他們用輕鬆趣味的角度將議題包裝成容易消化的教材。

 

然而,淨灘、做海廢圖鑑還不夠, RE-THINK逐漸將關注主題延伸到源頭——回收。

 

依據荷蘭社會企業Circle Economy發布的「2022循環落差報告」,全球有高達7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材料的處理和使用有關,如果採取循環經濟,專注「回收」與「再生材料導入」,可降低全球近4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回收聽起來是常識,但其實是門很大的學問。RE-THINK與循環經濟團隊REnato lab、 Re-lab啟動「回收大調查」,發現有9成的台灣人雖然有資源回收的習慣,但民眾仍有許多誤解和迷思,有超過4成的垃圾沒有被正確地分類,回收知識只在「及格邊緣」。2021年上線的回收大百科網站,就是希望讓更多人懂得回收標準和知識。

 

 

黃之揚解釋,只要垃圾沒有被正確分類、收集與處理,就會失去回收價值。回收價值由廢棄物量、材質價格、收集成本、處理成本決定,例如,回收前先擦拭與清洗過的鐵鋁罐、寶特瓶,可以讓後端回收人力成本下降;而塑膠容器有1到7種的回收標誌,在台灣,標誌1到6可以回收,而標誌7屬於塑膠類的其他,特別是用在化妝品上,如果全部混在一起,回收品質會下降。

 

黃之揚進一步舉例,電子發票含隱性染料、防水塗層等,所以不能丟到紙類回收,應盡可能使用電子載具;醫療口罩則由功能不一的不織布、金屬片和尼龍彈性繩製成,材質多元、不易處理,這兩種都是屬於「低回收價值」的一般垃圾類。

 

至於紙容器到底該丟在紙類、還是塑膠類?黃之揚說,容器不會漏是因為有塑膠膜存在,所以(紙容器)的成分是「紙加塑膠」,正確處理方法應該是將廚餘分開處理,將餐盒容器上的多餘油份沖洗掉後,再丟進「紙容器回收類」,萬一真的沒有紙容器類,則可丟到塑膠類。筷子與橡皮筋則是丟入一般垃圾。

 

然而,黃之揚也坦言,環保署雖鼓勵「減塑政策」,但市面上標榜有「生物可分解」的容器卻不見得比較環保。以常見的「植纖杯」為例,就有透過化石燃料製成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BS),或是由馬鈴薯、玉米澱粉等生物來源製成的「生物基質塑膠」(PLA)等兩種類型。PLA僅有部分為「可堆肥分解」,不過無論是PLA、PBS或是各式植物纖維材質,目前在國內都沒有去化管道,無法做好後端回收,「沒有回收技術,那會比塑膠好嗎?」黃之揚說。

 

 

「資源回收並非萬能,且回收不等於再利用,就像寶特瓶不會再變成下個寶特瓶。」黃之揚指出,我們所有的塑膠食品容器都是使用全新的石油提煉的副產品,因為我們食品法規就規定回收製品不能就口,所以真正的環保,是必須「盡可能地減少一次性用品」。

 

小檔案_黃之揚

出生:1990年

經歷:新創廣告CRM、知名網站行銷企劃、新媒體編輯、專案PM、APP內容編輯

現職:RE-THINK 重新思考創辦人

學歷: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延伸閱讀

1年還清5億負債、現手握10億房產土地!47歲築間董座:員工是我們股東,未來10年會更強

2023-12-14

還好一出社會就負債380萬!他靠自虐式省錢法6年還債成功,10年摳出北市一間房

2023-05-25

旅行說走就走!22歲負債小資女、15年滾出5千萬存款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你不需要有那麼多錢

2024-03-06

退休老榮民捧著退休金來求給投資機會...8年吸金近千億!鴻源詐騙案當年有多瘋狂?他道「人山人海」

2024-01-26

住院醫師股市翻身記:他39歲用26萬本金開始,5年還完700萬負債、零貸款買下蛋黃區34坪電梯大樓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