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在4月間預告了票價合理方案,同時悄悄公告最新版的「旅客運送契約」,預計6月23日隨票價一同上路。值得注意的是,台鐵這次明訂了旅客因列車延誤的退票標準,希望減少未來退票紛爭。
其中,若列車延誤超過10分鐘,而旅客因故放棄乘車可退費,只是,有部分網友以為,只要誤點10分鐘就能無條件退票,引起軒然大波,讓台鐵趕緊在臉書Po文澄清。
此外,若旅客已乘車,不巧碰上列車延誤超過45分鐘,且可「歸責於台鐵公司」情形,可在到達站辦理全額退票。換句話說,若是碰上天災,或外物闖入鐵軌事件,其實被排除在全額退票範圍。
假如是非歸責於台鐵公司的事件,但延誤了超過2個小時以上,台鐵則會提供「免費乘車券」補償。
只是,要注意的是乘車後的退票標準,多半適用「對號列車」。其餘非對號列車,持有定期票,則另有規範。
台鐵公司4月間預告了6月23日票價上漲的公告,同步一併更新了「旅客運送契約」,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台鐵明訂了列車延誤的退票標準。
延誤10分鐘 旅客放棄搭乘可退票
其中,未乘車旅客,若發現列車延誤超過10分鐘以上,或發車時間未定,如果旅客在起程站辦理退票的話,台鐵公司可以退還實收的票價,即是全額退票,大前提是車票尚未啟用。
台鐵說明,「對號列車」已乘車旅客,若在車上發生歸責台鐵的事件,導致列車延誤超過45分以上,旅客同樣可全額退票。
如果是非歸責於台鐵公司的事故,若導致延誤超過120分鐘,即可以免費乘車一次,台鐵會發放免費乘車券一張。
另外要注意的是,台鐵大部分退費規範,僅適用於「對號列車車票」。通勤族常搭的非對號座區間車,延誤多半僅提供免費乘車車票,持電子票證則採人工方式免扣費用,若持有台鐵定期票,則是延長使用期限1天。
台鐵晚點賠償基準表
台鐵要賠死了? 其實還有這「前提」
只是,不少民眾誤以為「只要延誤超過45分鐘」,就可以申請全額退費,以台鐵公司給人經常「誤點」的印象,恐怕台鐵公司今年要開始賠錢了。這個誤會讓台鐵急著跳出來說明,更在臉書Po文解釋賠償規則。
其實,這項「歸責於台鐵」的前提,等同排除了天災、地震、淹水,或列車行駛遭外部干擾,如民眾落軌、闖軌事件等。這些也是過往,經常導致台鐵延誤的主要原因。
台鐵公司臉書說明圖文。圖/台鐵FB
台鐵公司說明,倘若是發生上述「非歸責」於台鐵公司的事故,但列車延遲超過2小時,台鐵公司依舊會額外提供免費乘車券一次。
此外,台鐵規約也特別點出,倘若車站已公告延遲,然旅客仍決定購買車票,實際晚點時間長度,則會扣除已公告的延誤時長。
過往「歸責」台鐵事故有多少?
回顧過往,要發生「歸責」於台鐵公司的事件,其實不是沒有發生過。譬如,本月8日汐止到七堵站之間,發生電車線斷落導致中正線無法行駛,直到隔日早晨7時許才完成修復。
今年1月,台鐵也曾發生七堵調車場事故,列車出庫時出軌導致轉轍器受損。原125次自強號編組,臨時改由112編組替代行駛。只是,這次發車時間延誤了35分鐘,並沒有符合這次「乘車後仍可退票的標準」。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