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多數理財書都提到:減少無謂支出是存錢的必備條件。懂得如何花錢,是致富的關鍵。從固定支出(如房貸、房租、水電瓦斯、電話費)找線索,減少每個月的支出額,省下的錢就能轉化為積蓄或投資資金。
本書作者藤吉豐, 小川真理子引用帕金森定律指出,人們的支出額度會膨脹到剛好花光所有收入。換句話說,只要手頭有錢,就會設法把錢花光。因此,學會「先存後花」很重要,先扣除儲蓄和投資金額,再用剩下的錢生活,避免「有錢就花光」。
有錢的關鍵,還在「經常整理家裡」這件小事,藉由乾淨的環境,掌握家中「真正需要的東西」,減少無謂的花錢次數,讓家計更寬裕,進而開始存錢。
支出就是「支付金錢」,100本書中,多數作者認為「減少無謂支出是存錢的必備條件」。
不必賺更多!靠「少花錢」致富的6招數
● 任何人都能減少無謂支出。
● 減少支出比增加收入容易。
● 「賺錢」需要時間,「不花錢且存下來」立刻就有錢。
● 我們無法控制市場與行情,卻能靠自己的力量省錢。
● 降低固定費用(居住費用、水電瓦斯費、保險費、電話網路費、定額服務費等),就能持續減少支出。
● 將省下來的錢拿去投資,就能增加資產。
想變有錢 先掌握收入和支出
多數百本名著的作者指出「存不下錢的人通常花錢無度」、「存不下錢的人不清楚自己目前的收支狀況」。
想增加存款,一定要徹底管理收入與支出。
理財規劃師泉美智子也表示:「收入對累積資產來說確實很重要,但家計支出才是最應該檢視的『關鍵』。不清楚自己的存款算多還是少的人,請先從自己的家計收支掌握儲蓄和投資的款項。」(《如今早已問不出口的投資基本觀念》/朝日新聞出版)
如何減少固定支出?從水電瓦斯、電話費開始調整
支出分成「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
◎固定支出……每個月固定支出的費用
例如居住費用(房租、房貸)、水電瓦斯費、通訊網路費(手機費、每月定額服務費)、教育費等。
◎變動支出……每個月支出金額皆不同的費用
例如伙食費、醫療費、日用品費、交通費、治裝費等。
調整家計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固定支出」,只要減少每個月的支出額,就能長期發揮「省錢效果」。
「固定支出是每個月都要付的錢,若能減降低金額,就能帶來穩定的生活。相反的,只要固定支出維持高水位,你的錢永遠都會遭到剝奪。」(橫山光昭《年薪200萬起的存錢生活宣言》/Discover 21)
只要有錢就花光?必學「先存後花」法則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闡述「支出額度會一直膨脹到用完收入額度為止」的概念。人類也是一樣的,只要有錢就會想辦法把手中的錢花光。
由於這個緣故,若認為「有多餘的錢才儲蓄或投資」,不僅會使每個月的存款(投資資金)不穩定,支出較多的月份還可能沒錢儲蓄或投資。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先扣除儲蓄和投資的錢,利用剩下的錢生活」,才能增加自己的財富。
「有些人認為先用入帳的薪水生活一個月後,再拿剩下的錢投資。這個想法最後絕對會失敗。(略)拿到薪水後,應先扣除投資資金。」(長期股市投資《每月入帳18.5萬被動收入的「高配息」股票投資》/KADOKAWA)
經常整理家裡 幸福讓人想存更多錢
理財書作者認為「對自己的『住處』有所堅持很重要」。
美國作家喬治・山繆・克拉森在其著作《巴比倫致富聖經》(三采)提及七大增加黃金(金錢)的工具,其中之一就是「住在更好的環境中」。
「家的功能不是只有居住,還有『在庭院裡玩的孩子』、『太太種的無花果和葡萄』、『與職場的距離也很重要』。居所與幸福生活緊密相關,幸福讓人想存下更多錢。」
《會存錢的人,為什麼房間都很乾淨?》(黑田尚子/日本經濟新聞出版)一書中,針對「打掃家裡培養儲蓄體質」的原因舉例如下:
打掃家裡
↓
實際感受物品和金錢
↓
體會整潔空間的舒適性
↓
掌握家中需要多少物品
↓
釐清「真正需要的東西」和「喜歡的物品」
↓
減少無謂的花錢次數,讓家計更寬裕
↓
開始存錢
作者簡介
藤吉豐(FUJIYOSHI YUTAKA)
曾經任職於編輯製作公司、出版社,歷任2本汽車專業雜誌的主編。
從2001年成為自由編輯,從事雜誌、企業宣傳雜誌的製作、商業書籍企劃、執筆與編輯。
小川真理子(OGAWA MARIKO)
株曾經任職於編輯製作公司,後來成為自由寫手,與大型廣告代理公司的相關公司合作製作企業網站內容,擴展工作範圍。
目前從事商業書、實用書等書籍的編輯與執筆。
本文摘自春天出版社《最高理財術:將「一百本理財術暢銷書」重點整理成冊!基金經理人、理財規劃師、知名投資家、經濟評論家……實踐的『理財術』祕訣完整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