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思源空間設計-呂宗祐「深度了解需求,打造人性宅」

思源空間設計-呂宗祐「深度了解需求,打造人性宅」

陳婉箐

2021 經典室內設計師大賞

圖片提供‧思源空間

敬!經典設計

2021-08-09 15:33

現年35歲的呂宗祐,大學念土木、研究所專攻營建管理,卻轉了個小彎,愛上室內設計,從大學遊學紐約及在台觀展的經歷吸收藝術涵養,從歐美汲取設計靈感。

牛年除夕,思源空間設計執行總監呂宗祐接獲來自歐洲的通知,他率領團隊以北市老屋新生案,拿下2021巴黎設計獎(Paris Design Awards)國際住宅設計銀獎。

 

現年35歲的呂宗祐,父母都是土木工程技師,一心希望兒子繼承衣缽,呂宗祐大學念土木、研究所專攻營建管理,卻轉了個小彎,愛上室內設計,還沒畢業就到父親與合夥人創辦的思源國際興業工作,從工地監工做起,很快就上手。順遂人生卻遭逢劇變,父親驟然離世,刺激他快速成長,擔起經營者的重任。

 

他從大學遊學紐約及在台觀展的經歷吸收藝術涵養,設計靈感多源自歐美,傾向淡化硬體,不做太多固定牆面的特殊裝飾。軟裝(可移動的家具與家飾)部分則與業主溝通,以展現屋主的喜好與品味,讓空間回歸真實的生活感。

 

 

 

注重結構安全贏得信任感

思源空間案源以住宅居多,「人的需求是設計的起始。」呂宗祐強調,住宅是給業主家庭使用,須量身打造,他會請業主將現居環境拍照,以了解生活習慣與需求。他的三大設計考量為「空間動線、空氣流通及採光」,至於該用何種風格與材質,會與業主一起腦力激盪。

 

呂宗祐談起入行的小故事,新北市有個設計案花了一年時間討論,完工後與業主建立起如同家人的關係,業主竟將名下一塊精華區土地的專案管理權委託給他,最大原因就是「信任」,讓他更加堅信,「設計是解決人的需求,設計前必須充分了解業主的生活習慣。」

 

多數業主選擇思源的主因,在於呂宗祐學結構出身,具備扎實的結構概念。尤其老屋裝修常涉及牆面變更,哪面可拆或不能拆,他都能清楚辨別,從一開始規畫就很注重結構安全,提升業主信任感。

 

設計前端納入軟裝規畫

台灣地狹人稠,小宅愈來愈多,呂宗祐說,「未來設計趨勢,空間不再是單一功能,而要有多重使用功能,例如客廳可能兼工作室或遊戲室。」而他承作的案子,愈來愈多家庭不擺電視,客廳主角變沙發,回歸家人交流的空間,整體氛圍營造更顯重要。

 

他也觀察到年輕業主愈來愈重視軟裝,住3至5年後,隨著家庭成員增減或年紀變大,家具得汰舊換新,不需所有都釘死在牆面。因此,呂宗祐在設計前端會納入軟裝規畫,他也思考公司未來可與專業的軟裝公司、軟裝設計師一起合作。

 

呂宗祐亦提出,綠裝修與智能家居也是趨勢所在,思源皆使用低甲醛建材,施工時還會在角材、木心板上先使用噴劑,稀釋微量甲醛。而智慧電子鎖、智能開關等應用日益普及,設計之初就要與業主商討是否整合在中控系統。此外,他看好裝置藝術(Art Deco)回歸,運用金色系、線板等元素點綴空間,融合現代與古典,增添活潑感,將是2021年設計潮流。

 

 設計案1 導入自然光  40年老屋升級樂活居

思源榮獲巴黎設計獎銀獎的作品,北市40多年的2樓老公寓,約30坪大小,陽光僅照到前陽台,室內幽暗。設計師首要任務是將自然光導入室內,將客廳窗戶改成落地窗,迎進大片陽光;並將主臥段的陽台變更為室內空間,沿牆做一排矮櫃,主臥不僅變大,還增加收納機能,採光也變好。

 

此案第二個問題是3房比例差不多,不符屋主夫婦與一名未足歲孩子的需求,他們只需2房加1間工作室,因此把其中一房縮小,空間挪給廚房,加上後陽台閒置區塊,改造後的廚房從原本2米寬增為3.5米,創造出電器櫃、洗碗機空間及很大的收納量。整體空間採用暖色系木皮,提升居住的溫度。

 

 

 

 

 

 

 

 

 設計案2 移動式玻璃做隔間  13坪小宅極簡兼顧收納

從女主人一幅「白色」光影畫作為發想,設計師打造了這處極簡時尚宅。此案是高樓層新屋,室內約13坪,還有3坪大陽台,建商配置2間廁所,過多的門切割了狹小空間,設計師面對的挑戰是要放大空間,又要符合屋主夫婦極大的收納需求。

 

由於僅2人居住,不需多餘隔間,設計師採用3大片移動式長虹玻璃隔開客廳與臥室,既有穿透感又無法看清房間內部,方便屋主招待客人,又可維護私領域的隱密。只有小兩口時又可完全打開,讓空間顯得寬敞。此外,規畫2個大鞋櫃,旁邊隱藏一扇廁所門,運用線條感,無過多裝飾,改善原本空間的切割感。

 

 

 

 

 

 

|思源空間

電話:02-2930-6997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六段146號19樓之10

官網:sycm-design.com

信箱:sycm666@gmail.com

 

 

 

 

本文摘自《敬!經典設計》

延伸閱讀

不是每年都健檢怎麼還會罹癌...朱芯儀35歲確診乳癌體悟:怎麼樣都不能輕忽「照顧自己」這件事

2023-10-06

丈夫40歲第1次健康檢查就發現肝腫瘤!陳月卿為愛成「養生控」:20多年來早餐維持1習慣

2023-01-03

曾被宣告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2020-07-15

一個做到街坊鄰居讚不絕口的「好媳婦」,卻在罹患乳癌後淚崩:這麼多年來,我其實活得好累

2022-03-01

女兒已出嫁、兒子40歲不婚忙工作...68歲退休人壽高管:在家和老婆大眼瞪小眼,不找工作早晚會生病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