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台灣英語力拉警報!

台灣英語力拉警報!
商務人士學英語的重點在於溝通,文法正確已經是其次。

孫蓉萍

職場

攝影/吳東岳

824期

2012-10-04 14:01

近年來,韓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表現有目共睹,其實英語力的提升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日本企業也注意到這個趨勢,開始奮起直追,台灣企業如果再不加把勁,可能就會在國際化浪潮下失去現有優勢。

一大早,還沒到上班時間,韓國辦公大樓聳立的街上,已是人聲鼎沸;由於加班是家常便飯,上班族大多利用上班前的一大早,在咖啡館一邊吃早餐,一邊聽英文廣播或與外國老師對話。另外有一項調查顯示,二成上班族會利用午休時間學英語會話。韓國人對英語學習如此熱中,其實是迫於壓力-因為絕大多數企業都把英語力視為進公司的門檻。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委託中華徵信所,針對台灣一千大企業進行員工英語能力需求標準調查,發現台灣企業使用多益(TOEIC)測驗作為員工英語能力管理工具的比率,只有二七.九%,遠低於韓國的一○○%,也不及日本的八三.四%。

 

即使總統換人做 韓國推動英語力始終如一


而且,台灣一千大企業招募新進人員的多益分數需求,台灣為五五○分(總分九九○分),和日本相當,卻和韓國的平均七○○分差了一五○分。近年來三星、現代、樂金(LG)等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受到世界矚目,從員工的英語力已可看出端倪。

以三星電子為例,課長級以上的多益成績必須達到九二○分以上,LG電子和現代汽車公司剛畢業員工需要八○○分以上。即使是中小企業,現在也多半要求達到七○○到八○○分。而且由於許多人批評韓國學生很會考高分,卻不善於口語表達,因此近年來,愈來愈多企業還要求一併提出多益口說測驗結果。

韓國一千大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八一.六%的企業招募員工時要求口說成績,而且四九.三%的企業要求分數達到一三○分(總分二○○分),由此看出韓國企業稱霸全球的企圖心。

韓國英語力的提升並非一蹴可幾。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指出,早在五十年前朴正熙總統執政時代,就決定採用多益這個全球性的標準。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在一九九四年又展開全球化策略,降低開始學英語的年齡,目前已降低到小學一年級。九七年亞洲貨幣危機後,韓國更深刻體會到只重內需將無法生存,前總統金大中曾說:「如果韓國不學好網路時代的國際語言-英語,就無法在全球競爭中勝出。」

韓國總統李明博○八年決定,五年內將投入四兆韓元加強英語教育,因為「國民英語好不好,會導致國家和個人存在差距。」即使總統換人做,韓國對於推動英語力始終如一。

政大韓語系主任郭秋雯指出:「韓國的前瞻性和政策執行力很強,它們國際化的起步雖然比我們慢,但速度比我們快。每家大企業有一定比率的職員教育預算,經常派人到國外進修或研習,即使是韓國的台灣分公司也不例外,無論是被派來台灣的韓國員工,或台灣當地員工,都會利用一大早或午休時間進修。」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廖哲鉅則表示,這三、四年來,韓國人非常積極參與使用英語的國際會議。以國際人資會議為例,台灣參與者只有三到五人,韓國卻逐年增加,現在已達到三百多人。

韓國企業會要求員工參加不同主題的討論,甚至競爭一些職務,取得發言權。參與人數成長的同時,專業也逐漸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創新能力的改變,達到超越的目的。

 

韓國企業重視英語程度

▲點擊圖片放大

 

定調英語為官方語言 顯示國際化決心並吸引人才


曾服務於韓國企業的廖哲鉅,親身體會到韓國企業英語化是玩真的。「我們在開全球性會議時,只要有非韓籍人士在場而韓國員工用韓語交談,主管就會來制止,要求他們用英文發言。」韓國的三星和樂金都以英語為官方語言。

王星威指出,「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定義,是正式文件和溝通都用英文,對外國員工來說,這是一種尊重。」

另一方面,一家企業定調英語為官方語言,才能顯示企業國際化的決心,也才能吸引優秀的國際人才。如果公司從國外聘用了一位專業人才,此人卻因為無法使用當地語言,而看不懂公司的公告、聽不懂同事說的話,難以融入這個環境,就無法發揮所長。

面對韓國傾全國之力急起直追,日本企業也開始改變心態,畢竟少子、高齡化已使日本國內市場萎縮,不和全球市場打交道,將無以為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樂天和優衣庫(UNIQLO),它們都從一二年起把英語當作官方語言,內部會議以英語進行,會議紀錄和所有文件也都要有英文和日文版本。在這兩家企業帶動下,日本一一年度報考多益的人數成長三成,達到二二七萬人。

回顧台灣企業發展的過程,以往以製造業為主,產品行銷全球,即使有所謂的「國際布局」,其實也只要派主管、業務或翻譯去國外,就可以接訂單回來。但是,現在走向知識型或服務型經濟,傳統作法已不再適用。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以前組織呈金字塔形,精英只有上層的極少數人;現在組織扁平化,呈現T形,多數人是『普羅大眾精英』,不論是工程師或研發人員,都要直接面對外國人,向他們說明或推銷自己的作品,自己說故事。」如果沒有一個共通的語言,完全靠翻譯了解對方的意思,反應速度太慢,將跟不上市場變化而錯失良機,而且後台的內部人員將與外部脫節。

 

面對許多人對學英語的抗拒,這時候靠全球化英語(Global English)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多數人面對的也不是英美人士,而是印度、泰國等非英語系國家的人,溝通重於一切,不必因為英語文法不正確而感到自卑心虛。

 

根據台灣一千大企業員工英語能力需求調查,使用英語的部門以行銷和業務占比最高,達到二五.一%;但隨著時代改變,英語力的要求職務應該更廣泛。韜睿惠悅企管公司總經理王伯松指出:「以前台灣人提著皮箱到國外推銷,現在是提著筆記型電腦去開會;以前台灣發展的是國際貿易,現在是國際管理,也就是在國外設服務據點。」用英語與不同國籍的人溝通能力愈強,競爭力也愈強。

 

不過台灣企業即使已經是跨國企業,產品行銷全球,卻並未自覺自己已經是「總部」,所謂總部不只有執行長或業務人員會說英語,而是全公司上下都應該說國際性的語言,也就是英語。

 

企業重視英語程度

▲點擊圖片放大

 

企業重視英語程度

 

台灣企業應改變思惟 全面培育英語人才刻不容緩

 

調查結果顯示,四成企業未提供內部英語訓練課程,也未提供員工在外部學英語的補助。企業擔心投資員工學英語,員工英語力提升之後就跳槽他處;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學習英語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學非所用,因而導致意願低落。

 

針對這些問題,陳超明提議使用「教練(coaching)」制度,使學習和工作完全結合。例如公司現在要開發一個手機軟體,公司就聘請一位外籍人士對這個開發手機相關人員形成的小組上課,上課方式是一周三小時,前兩個小時提供個別指導,舉凡電子郵件、專業用語等,都可以詢問這位教練。接下來教練花大約二十分鐘,綜合所有問題對大家講解,藉此教授知識。最後保留提問時間,讓還有疑問的員工可以發言。

 

歐洲已有企業在實施這種目標性、工作導向的教育訓練方式,因為是個別指導員工,沒有學員程度參差不齊的問題。也因為是目前正在執行的工作,有迫切需求,學習意願自然很高。企業主如果擔心機密外洩,可以和教練簽保密協定。

 

相較於韓國企業不惜注資在培育人才上,台灣企業目前投資有限。如果用對方法,讓企業推動國際化的同時,有英語力強的員工支撐,就可望創造雙贏局面,進而帶動國家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

翻轉教學筆記(下):透過AI輔助,讓排斥動筆的孩子也能樂在寫作

2024-04-22

今周重磅》台積電法說嚇趴全市場,換看聯電、聯發科怎麼說… AI、伺服器助攻,外銷訂單Q2可望好轉

2024-04-22

車用驅動IC龍頭卻說「這次不展驅動IC」?奇景光電衝影像AI「省電第一」,執行長:未來將倍數成長

2024-04-22

半導體熊市快來了?美超微爆危機,AI股「本益比下修」周期展開 緯創、技嘉8檔被點名:小心賣壓出籠

2024-04-23

AI晶片量能要提升,為何變數是電力?台積電法說「太保守」謝金河:股價拉回就是重新進場好時機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