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新科技人才正夯 薪水翻倍起跳!

新科技人才正夯 薪水翻倍起跳!
8月,宏達電宣布裁員當天,新創公司iCHEF主管到現場快閃面試新員工。(圖片來源/台灣《蘋果日報》提供)

方德琳,研究員/吳沛璇

職場

978期

2015-09-17 10:24

8月14日,宏達電宣布裁員,當天就有新公司到現場拉布條搶人,這是新舊科技人才交替的場景,硬體製造人才釋出,網路應用人才卻搶不到人。
企業紛紛搶進物聯網,即使是傳統產業也跟進,新科技人才不再是科技業專屬。
這意味,在各行各業的你,也有機會成為職場熱門人才。

八月中旬,科技業陸續傳來裁員的壞消息!宏達電宣布裁員二千三百人,連中國的聯想集團也宣布要裁員三千兩百人,而韓國三星電子總部也預計裁員一成。似乎,就業冰河已經蔓延到過去一片榮景的全球科技業,令人惴惴不安。

 

然而,同樣也在八月,國內知名人力網站一○四人力銀行發布報告,透露晦暗的就業市場仍有一線曙光。這份報告用「新科技人才逆襲!」直接破題,指明市場上有一個未被填滿的人力缺口,反而成為職場當紅炸子雞。


報告來自一○四的人力資料庫與訪談上千家企業人資主管所得,提供以下三點觀察:

 

全世界職場,正被他們改變……新科技人才供不應求 企業願意出高薪留人

 

一、新科技人才職缺成長快速,兩年成長六七%,高於台灣整體就業職缺成長率的四五%。

 

一○四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進一步說明,若特別抽出新科技人才中與物聯網相關的職缺,這兩年職缺成長率更達到三二七%,成長最驚人。


二、招募新科技人才企業,七八%招募不順利。

 

但是新科技人才雖然熱門,卻有三四%的企業表示招募非常不順利,另有三七%的企業表示不太順利,顯示市場呈現不對等的供需失衡。「市場上沒有跨界整合的人才」、「新創公司知名度低」、「公司薪酬偏低,無法吸引人才」是招募不順的三大主因。


三、企業平均願意加薪一三%反挖角。

 

好不容易找到的人才萬一被挖角,企業願意加碼多少薪水反挖角?一○四調查結果是一三%。


新科技人才職缺明顯成長、企業一才難求、進而願意加薪保住人才(雖然一三%反挖角加薪多半不能成功),在如今青年失業率突破一三%,苦勞低薪的時代,他們待價而沽的優勢的確令人羨慕。


什麼是「新」科技人才,相對於過去,又有什麼差別?


八月十四日宏達電宣布裁員,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投資的新創事業iCHEF(開發銷售點終端系統App),立馬就到宏達電門口拉布條做快閃面試。這個場景正是新舊人才交替最好的說明:手機市場下滑,大批硬體製造人才釋出,但網路應用相關人才卻找不到人。


九月初,之初創投(AppWorks)與九十七家公司聯合徵才,職缺數有六二○個,比去年暴增五倍。AppWorks創始人林之晨說:「所有產業都在轉型,零售業要做電子商務、銀行業要做Bank 3.0、媒體要做新媒體……,與網路相關的人才根本不夠用,人力結構嚴重失衡。」即使台灣網路產業走了十五年,但到現在才正要進入爆發期。


林之晨觀察,這三年,資工系畢業的新鮮人起薪從二.八萬至三.二萬元,一下子跳升到四.五萬至五萬元。他大膽預估,像台大資工系等一流大學畢業的新鮮人,三年內就會看到起薪突破十萬元的水準。


其實林之晨的預言頗得業內贊同,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說,未來五年電商人數缺二十萬名;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產學合作研究中心智慧維護系統中心主任李傑認為,台灣至少缺一.五萬名大數據人才。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

 

他們,掌握物聯網、大數據未來……懂產業知識、又能分析龐雜資料的人超熱門


一○四人力銀行研發處協理李魁林分析,推起這股新科技人才浪潮的動力,就是來自這兩年喊得響徹雲霄的物聯網與大數據。現在的穿戴式裝置能蒐集到過去無法想像的資訊,加上儲存與分析資料的技術日新月異,「現在企業取得各式各樣資訊的成本變得很低,數據一旦多樣又能分析,就有商業應用的價值。」李魁林說。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公開說,未來企業機會在DT(Data Technology),誰能從龐大的資料庫中梳理出脈絡,看出未來的趨勢,誰就是贏家。


簡單說,新科技人才主要就是軟體人才,更細一層看,這波新需求的核心,就是環繞著前端資料蒐集的端點(各式各樣的裝置服務)、雲端架構、能分析龐雜資料的大數據人才。


以一○四人力銀行來說,多年來他們專注在推薦工作給求職者,李魁林說:「我的部門目標,就是要幫求職者找到他們自己都沒想到的工作。」。每一個上網站求職的人,瀏覽的路徑都會被儲存記錄,「我們要從他們搜尋的方式、路徑,去推敲他們心中想找的工作,然後從資料庫中媒合適合的工作機會。」


李魁林舉例,大家都知道,Netflix(提供網際網路隨選串流媒體播放、光碟線上出租)推薦功能很強,「能不能將Netflix的推薦演算法,套用在工作推薦上?」概念不難,就難在如何把Netflix推薦影片的演算參數轉換,這需要產業知識,才能置換成求職情境。


「一個懂產業知識又能看懂演算邏輯的人,就是我們現在很需要的新科技人才。」李魁林說。

 

新人才很夯,但大家更關心新科技人才會紅多久?會不會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展而淘汰?

 

從這波傳統的銀行業、零售業,甚至服務業都跳下來搶人的趨勢,與過去純粹技術進展不同,這波已擴散到市場應用面。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昇瑋斬釘截鐵地說:「這是paradigm shif(典範轉移)。」林之晨認為:「產業結構與人力結構大調整。」從硬體人才轉到軟體人才,「連傳統行銷、業務等職位也要增添數位能力,成為i人才。」林之晨說。

 

科技人才

工業4.0、無人化工廠車流分析,都需要影像處理人才,台灣學校沒有訓練,人才大空缺。

(攝影/陳永錚)

 

他們,是企業轉型的關鍵……非科技業專屬 傳統產業更要靠新科技突圍


國內知名的雄獅旅遊公司在二○一三年成立新部門「商業智慧部」,數位科技部副總經理王淑央解釋:「這個部門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從舊資料看到新商機。」比如說,他們追蹤台灣入出境管理資料,如果出入日本人數增加,回過頭來審視日本路線的產品銷售是否同步增加,再進一步解析產品數量、競爭力夠不夠?


目前這個部門人數為十五人,多來自商管與資訊背景的人。「商業背景主要與企畫人員對接,提供他們具有意義的數字觀察;資訊背景的人主要就是整理資料。」王淑央說,旅遊產品也算是遠期商品,國際匯率變動是他們營運最大的風險,萬一台幣貶,產品就可能賠錢,所以正積極透過各式各樣的資料庫,模擬出最佳的定價區間。


李魁林認為,台灣產業已經走到被迫轉型的路口,無論科技或傳產都要增進附加價值。物聯網與大數據提供一個機會,讓企業有新工具可以突破。換言之,這波新科技人才已是企業創新轉型的關鍵。


新科技人才全球都搶著要,李魁林就有親身經驗。「我的團隊就有資料科學家被中國挖走。」這位台大資工所博士的同事曾在趨勢科技待過一年,在一○四時,薪水超過十萬元,一年後,中國微軟研究院就用高出一倍的薪資把人挖走了。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

▲點擊圖片放大

 

他們,「錢」途無可限量……國際高薪挖角成常態 薪資成長名列前茅


協助中興保全集團找人才的復興航空資訊長劉乃文說,暑假期間打電話給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前同事,問問看有沒有異動的打算。沒想到對方回答,因為接受亞馬遜(Amazon)資料分析的職位,全家即將搬到加拿大。「全家都搬去,薪水一定是好的。」劉乃文說,台灣要找的一流新科技人才其實是與美國、中國競爭,薪水一定水漲船高。


根據美國專業科技人才招聘公司羅致恆富(Robert Halt)公布資料,美國二○一五年薪資成長最高的前五名,大多與物聯網、大數據相關。


其中,薪水最高就屬大數據人才,能夠做資料分析應用的人年薪約有十一.九萬至十六.八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六○萬至五百萬元)。而根據麥肯錫報告,美國大數據人才,到二○一八年還會有二十萬人的缺口。


「我們也要到全球去找人,」阿里巴巴集團數據委員會會長車品覺說。這位旗下管理超過三百人,單單數據分析就有一百多人的大數據專家,在資料愛好者年會上分享找人祕訣。他從阿里巴巴表現優異的員工資料分析,發現學校與華裔是重要因素,「我上LinkedIn找他人脈圈裡的朋友,同是這些學校畢業、姓氏明顯是華人,加上他很久不更新LinkedIn上的資料,因為優秀的人才不需要更新呢!」他笑著說。


台灣過去學校沒有訓練,即使近兩年開始有學校設立學分學程,但人力還來不及投入市場。「要立刻找到合用的人幾乎不可能。」李魁林說。而一流人才被國際挖走,台灣企業也紛紛調薪或廣開大門因應。換言之,在這人才轉型空窗期,抓緊機會,你也有可能晉升新科技人才。


「只要在學校曾經修過影像處理相關課程,不管是什麼學歷,只要能回答出很基本的概念,我們就會用。」立達軟體科技負責人李明達強調。這家台灣新創公司鎖定工業機器人,模擬人的眼睛,主要應用在晶圓檢測,挑出有瑕疵的產品。

 

你,也能搭上這波轉型列車!人才難找,企業開大門 只要沾上邊就有機會

 

雖說是工業機器人,但就是將晶圓拍照再送到電腦去運算比對,挑出有問題的產品,我們的機器人檢視準確度比人類肉眼要好上二十倍,如果半導體公司要提高良率,就會需要我們的產品。」李明達說。


目前製造業力推的無人化工廠、工業四.○,就需要各式各樣的工業機器人,李明達說:「影像處理當然是最重要的一環。」過去學校課程少有影像處理,有也只是選修,市場人才很缺乏。「現在哪可能挑學歷?只要你過去與影像沾上邊,進來我們會教你。」他說。


中興保全與立達科技有同樣求才煩惱。這三年,中興保全積極從保全跨入家庭照護,更進一步想透過物聯網技術整合智慧家庭服務,但在資料處理人才上卻遲遲無法到位。


「這三年,我們的位置從來沒有補滿,永遠就是缺二十多個人。」負責中興保全大數據處理的博訊科技董事長陳英俊很苦惱,「聯絡十個人,兩個說來面談,然後一個沒來,另一個進來後,三個月又跑掉了。」為了增加求才競爭力,中興保全特別調高新鮮人的薪資。「只要你不排斥寫程式,沒經驗也沒關係,我們會給機會,起薪就是四萬元。」陳英俊說他們的薪資一調再調,條件則是越放越寬。

 

科技人才

雄獅旅遊兩年前新設「商業智慧部」,要從大數據挖掘更有價值的商業應用。(攝影/吳東岳)

 

你,該如何晉升新人才?學會看資料說話 行銷人也可跨進科技領域

 

既然機會之門敞開,我們該如何抓住熱潮,晉升新科技人才?如果想搭上這波人才列車,職位的工作者可以這樣規畫:


IC設計師(從單一功能→單一晶片多功能):


李魁林說,這是台灣原本就有的優勢人才,只不過因應各式各樣的穿戴式裝置,產品體積縮小,過去一個晶片一個功能的設計,必須變成單一晶片多功能。「市場需求大於學校供給的量,未來在新科技領域中一樣很熱門。」
 

行銷業務或產品經理(增加數位能力轉變成i人才):


一個商業背景的人很難直接跳去寫程式,但是培養對資料的敏感度,則是跨入新科技人必要的途徑。


第一步,在思考上,就要丟掉靠過去憑經驗說話的習慣,改成看資料說話。


「現在,網路上的行為都可以被記錄分析,將來行銷業務的工作也會變成科技工作。」玉山銀行數位金融長李正國預言。他認為,過去行銷工作多半憑經驗產生的市場敏銳度,但現在靠著大量數據資料,對於趨勢判斷,電腦比人還精準。


阿里巴巴台灣區總經理傅紀清曾提到,在中國看到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老闆總會申請多個帳號,原來他們為了測試不同關鍵字,或不同行銷版位的訂單效果。當遇到沒資料時,會想盡辦法設計情境蒐集資料,就代表你已經具備看資料思考習慣的人。
 

資料科學家與資料分析師:


這是新科技人才中最接近核心能力的人,也是因應大數據所新生的職位。


「大數據人才要有寫程式的能力、數學統計的技能、還要有專業的產業知識,譬如,你在銀行業就要有銀行的專業知識。」陳昇瑋說。但別緊張,「要同時在一個人身上,找到擁有這三種技能,很難,只要擁有其中兩種能力就已經很強了。」他說。所以,一位行銷業務或產品經理想跨入資料科學家,就必須在專業知識上再增加數理統計的概念。「至少,你要知道資料庫可以做出什麼分析,才不會被人呼攏。」


相反的,一個資工背景、會寫程式的人,若要成為資料分析人才,就必須想辦法培養該產業的商業知識。


物聯網,帶動科技業到傳統產業全面洗牌,即使在傳統產業也能搭上新科技的列車。只要想學,網路上都有現成課程,想不想薪資三級跳,甚至變成全球性人才?新舊世界交替,機會留給願意跨界、勇於突破自己的人。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

延伸閱讀

跟著巴菲特最愛指標找標的!工程師自組ETF績效打敗0050:統一超、葡萄王、寶雅...19檔資優生出列

2023-12-20

台灣生技新藥新局 ——改良型新藥(505b2)

2023-11-01

想捧國營鐵飯碗?台電、中油+台糖、台水開缺655個,起薪4.1萬…只要撐5年能領「這麼多」

2024-04-17

透過堅守投資紀律的方式 用行動力抓住市場行情

2020-10-29

巴菲特最新致股東信/93歲股神示警「現在市場像賭場」!日五大商社和這3檔繼續堅持:耐心會有回報

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