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菲爾普斯:所謂美好的生活 就是盡可能地探索!

菲爾普斯:所謂美好的生活 就是盡可能地探索!

楊紹華

情感關係

法新社、AP、Top Photo

755期

2011-06-09 15:13

在緊鄰北京鳥巢運動館的「盤古大觀」大樓裡,中國新華都商學院的幾位重要教授正在進行為期兩天的密集會議。作為院長,二○○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教授(Edmund Phelps)當然也在其中。

在緊鄰北京鳥巢運動館的「盤古大觀」大樓裡,中國新華都商學院的幾位重要教授正在進行為期兩天的密集會議。作為院長,二○○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教授(Edmund Phelps)當然也在其中。

在密集的會議排程裡,總算擠出了大約半小時的空檔時間,大夥兒鬆口氣,終於可以喘息一會兒。菲爾普斯難掩疲態,但他並沒有回到辦公室休息。「我不太熟北京的路,誰能陪我下去散散步呢?」

他這麼問著,而大家則是一臉驚訝。

六月五日下午,北京豔陽高照,氣溫高達攝氏三十二度,菲爾普斯儘管看來身體硬朗,但一九三三年出生的他,畢竟已經七十八歲了。「散步還算是比較溫和的活動,我的習慣是,每周至少要慢跑三到五次。」他說。

慢慢可以感受到,這位被經濟學界稱為「現代總體經濟學締造者」的大師級人物,在溫和開朗外表之內,應該有著一副不願服輸、熱愛挑戰的傲骨。

「生性好鬥(combative)的經濟學家」,這是英國《金融時報》對於菲爾普斯的形容。他以約莫時速六公里、接近慢跑的速度「散步」於北京街頭,也開始回憶他這不斷嘗試挑戰的一生。

 

諾貝爾獎

2006年,時年73歲的菲爾普斯(左)終獲諾貝爾獎肯定。

 

生於大蕭條末期從數貓、記車牌踏上經濟學家之路

 

菲爾普斯出生於一九三三年,正好是美國大蕭條時代的末期,當時他的父、母親同時失業。六歲時,父親找到位於紐約州的工作,舉家從芝加哥遷移至哈德遜河畔的黑斯廷斯村(Hastings-On-Hudson),「回想起來,搬到紐約之後發生的二、三事,大概注定了我的『經濟學家』之路。」

七歲那年的某天,他突發奇想,「我忽然很好奇美國人養了多少隻貓,於是,開始計算自己住的這棟公寓裡,究竟有幾隻貓。」菲爾普斯說,這應該算是他此生所進行的第一項「調查研究」。「現在看來或許很無聊,沒有意義,但無聊的事情不只這一樁。」

幾年後,小菲爾普斯啟動了另一次調查研究,記錄住家前面這條路上的行經車牌,「我想知道哪些州的汽車最常經過這裡。」回想過去,菲爾普斯忍不住大聲發笑。

菲爾普斯的父親在大學時主修經濟學,因此打從兒時開始,每天餐桌上的話題總是圍繞著財經新聞,菲爾普斯也養成每天讀報的習慣。「父母親認為我很有研究精神,總說這孩子未來或許可以擔任研究員。」

進入安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就讀後,菲爾普斯對音樂與哲學產生濃厚興趣,但父親卻不斷在他耳邊提醒,「試著去上經濟學的課吧!」

「很快的我就發現,父親是對的。」菲爾普斯說,十八、九歲的時候,他還在尋找自己的方向,就在大學第二年,他決定聽取父親建議,修了一堂經濟學課程。「想不到我在報紙上看到的經濟新聞,都能在課堂上得到完整分析。」

於是,菲爾普斯漸漸從對於柏拉圖(Plato)、英國哲學家休姆(David Hume)的崇拜之中轉移注意力,投向對他而言難度相對較高的經濟研究懷抱,而菲爾普斯的挑戰精神,也開始主導他未來持續鑽研經濟的方向。

「我隱隱地感覺到,個體經濟學理論和總體經濟學理論之間似乎相互衝突,我好奇為何沒人發現過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或者,雖然發現,但沒有試著去挑戰教科書的矛盾。」菲爾普斯決定要找出答案,大學畢業後,他便進入耶魯大學攻讀碩士,展開他與經濟密不可分的一生。

菲爾普斯表示,其實在安默斯特學院的時光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當時他閱讀希臘英雄史詩、西班牙文學家賽凡提斯的《唐‧吉訶德》等等書籍。「潛移默化地,我大概被灌輸了『生機論』的思想,也就是探討生命意義的來源。所謂的美好生活,就是應該持續接受挑戰、解決問題、盡可能地探索。」

菲爾普斯以過去的經驗,對現在仍然徬徨於未來方向的年輕人提出建議,「不必慌張,年輕人本來就不應該太急著設定一個方向,而是要多嘗試,接受各種挑戰。有挑戰,才能創造出機會,這是我一直在走的路。」

 

菲爾普斯

喜歡尋找高難度問題自我挑戰的菲爾普斯,對生活倒是抱持怡然自得的樂活態度。

 

鼓勵接受挑戰愈年輕、愈有承擔風險的條件和本錢

 

他說,自己從來沒有為人生設立一個明確目標,「我只是不斷試著挑戰,當我做到了一件以為自己原本達不到的事情,或是發現洞察力變得更加敏銳,就會換來成就感。」

不斷嘗試的成本,就是嘗試錯誤,「當然,你不會知道哪一條路才正確,但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像是一種風險。」愈年輕、愈有承擔風險的條件和本錢,原來這句話不只適用於投資理財,也適用於人生。

菲爾普斯以自己為例,他在一九五九年剛踏入社會時,先是進入產業界工作,很快的,發現工作內容與自己的研究精神相互衝突,不到一年,他就決定回到耶魯大學繼續進行學術研究。雖然起步晚,但就在那段期間,菲爾普斯快速建立起知名度。


「當時自己就像個容器,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也有好多想法都在那時源源不絕地流洩出來。」幾年後,他決定挑戰傳統的經濟理論權威,也埋下了未來獲得諾貝爾獎的伏筆。

 

菲爾普斯挑戰成功,他修正了「菲利浦曲線」。這條原本被認為是經典而牢不可破的曲線,說明通膨率和失業率呈現反向關係,但菲爾普斯發現,人們對於未來通膨環境和收入增減的預期心理,會讓這條曲線「破功」。這個發現,對於後來各國制定經濟政策時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你必須要讓自己處在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危險的環境之中。這麼一來,你就會不斷地去思考,並且將你所見所聞銘記在心。而這可以幫助你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他對於自己挑戰權威的總結評語。

 

雖然菲爾普斯習慣投身在盤根錯節的複雜問題之中尋求自我成長,但是對於投資與生活,他卻承認自己是個「怕麻煩的人」。

 

「我幾乎沒有投資,手上只有幾張股票而已。」他說自己把多數時間耗在研究問題上面,無暇關心投資環境的變化,「不懂,就別亂碰吧!」至於生活,令人驚訝的是,這位經濟學大師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前,沒有車子、更沒有自己的房子。

 

自一九七四年結婚以來,他和阿根廷籍的妻子Viviana Montdor Phelps主要居住在紐約一間三房的出租公寓,他的妻子說:「我們從來沒有足夠的錢可買下像現在住的公寓,又大又舒服,只有租金還負擔得起。」既然現在住得舒服,何必費心去籌措資金,四處尋找更好的住處。

 

對於埋首研究的經濟學家來說,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終極成就,往往也會帶來改變人生的轉捩點。菲爾普斯直到七十三歲才獲獎,這個轉捩點來得確實是晚了一些。

 

菲爾普斯

菲爾普斯曾到訪中國多次,在當地頗為活躍,具有極高人氣。

 

七十三歲獲殊榮不停止奮鬥  下一步要創造新中國

 

「每年十月分,一來到諾貝爾獎的公布時間,我的心情都很期待。」要說對於得獎毫不在意是騙人的,「我知道我可能得獎,但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等了又等,終於在○六年等到了這座諾貝爾經濟學獎。不過,這個成就並沒有讓他停止挑戰。

 

「我感覺到,或許有機會可以改變中國對於一些經濟問題的思惟。」同意擔任新華都商學院的院長,菲爾普斯說,面臨人口老化問題的中國,必須從過去的製造思惟轉變為創新思惟,如何在這樣的轉折點中做出貢獻,將是他接下來的重要工作。

 

當被問到未來一年全球的經濟展望時,我們提出了很多選項:危險的、穩定的、波動的、脆弱的……,菲爾普斯想了約莫十秒鐘,給了一個並不意外的答案:「挑戰,未來一年是充滿挑戰的。」看得出來,他真的很喜歡這個字眼,也相信世界經濟唯有坦然面對種種既存問題的挑戰,克服了,才能真正再創榮景。

 

語畢,菲爾普斯急著走回盤古大觀的大樓裡,繼續面對他人生的下一個新挑戰。

 

菲利浦曲線

▲點選圖片放大

 

菲爾普斯(Edmund S. Phelps)
出生:1933年
現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福建新華都商學院院長
經歷:美國財政部、
   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與聯準會(Fed)顧問
學歷:美國耶魯大學博士
   美國安默斯特學院學士
成就: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延伸閱讀

迎戰數位轉型!WEB3、軟體公司攜手 CloudMile 萬里雲,善用雲端加速創新

2023-02-03

AppWorks School攜手CloudMile萬里雲響應數發部「T大使計畫」大舉招募新一代軟體人才

2024-03-19

明星軟體公司有市值沒淨值

2023-11-01

AI最大商機在軟體而非硬體

2023-10-04

「用電腦時間比看病多…」布局智慧醫療,電子大廠如何用AI幫助醫院轉型、解決醫護痛點?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