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書作者史蒂芬妮的父母用微薄薪水窮養4個孩子,她從小被評估為「發展落後」,卻努力成為家族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沒想到,畢業後竟墜入學貸地獄──利率4.5%,月還款3萬5,錢都拿去繳利息,本金幾乎沒減少。
窮途末路的她,只好展開從未想過的職涯:幫紐約上東區富豪家庭帶小孩,同時,她也看到,即使是有錢人家裡高學歷、高成就的媽媽,也和普通家庭的媽媽一樣,面對著過多的要求、失衡的親職分工。也讓她不禁思考,擁有金錢,就等於擁有幸福嗎?
後來我體悟到:「女人需要男人認可」是不分階級的普遍問題,上東區見得到,羅德島的郊區也見得到。
我在波士頓有個朋友,爸媽都是醫生,結婚25年,日子幸福美滿,可是,朋友卻告訴我:她媽從來不在她爸面前放屁,以免失去魅力—我搔頭摸耳,聽得一頭霧水。
又過了幾年,我在紐約認識另一位朋友,爸爸是影視大佬,這位大佬在女兒們念高中時劈腿前妻,從那之後,母女們聊天總離不開爸爸劈腿一事,彷彿一家之主不忠,就足以毀掉整個家庭。
「女人需要男人認可」是不分階級的普遍問題
這世界上的女人—不分年齡,不管種族,不論收入—幾乎都只是身旁男人的影子。
一天到晚帶小孩的全職媽媽就別說了,縱使是念到碩士、在聯合國上班的職業婦女,只要到了週末,全世界女人的生活都差不多,忙著做菜、打掃、照顧小孩,男人則沒差,平日怎麼過,假日就怎麼過。
只要能兼顧家庭和職場,美國人確實支持太太就業。等我長大來到上東區,事實更是明擺在眼前:美國女人都被操了,如果出身貧寒、學歷不高又是少數民族,那肯定被操得更慘。
高學歷、高成就女性的煩惱 竟然也跟普通家庭的媽媽一樣
身為30多歲的職業婦女,黛凡每週上班80個鐘頭,就算想找朋友聊聊天,一來沒有時間,二來沒有機會,每天就是寫不完的訴訟摘要,空檔時間都在切花生果醬三明治,跟我交心讓黛凡瞥見當媽媽之後失去的—逃離母職的自由。
黛凡雖然很愛孩子,但從不害怕談論當媽媽的難處,也不害怕說出當媽媽好辛苦:「我老公跟我的工作一模一樣,我們的資格相當、教育背景相同,我們在職場上旗鼓相當,但說到育兒,大部分的工作都落在我頭上。」
我點頭贊同,因為黛凡說的是實話,每一個我帶孩子的日子,都可以看到相同的劇情在不同的家庭上演。
家家都有育兒分工不均 這位爸爸幾乎沒幫兒子洗過澡
不論是幫全職媽媽帶小孩,還是幫職場媽媽帶小孩,育兒責任分工不均家家都有,但不均得很不一樣。
我知道紗夏的老公完全不曉得足球課的報名截止日期是哪一天,也知道史蒂芬妮二號的老公從來沒幫兒子洗過澡,儘管這樣很不公平,但至少還有些道理。
紗夏和史蒂芬妮是全職媽媽,整天足不出戶,照顧小孩、操持家務就是她們的工作,她們的先生早出晚歸,我到班時已經出門,我下班時還沒進門,所以我幾乎連面都沒見過。
作者簡介_史蒂芬妮‧基瑟
史蒂芬妮原本是保母,住在紐約市。她來自羅德島州的北普羅維敦斯,後來搬到波士頓就讀愛默生學院,主修電影和電視創作。
轉換職涯前,史蒂芬妮為曼哈頓的頂級富豪帶了7年的小孩。
目前,她是紐約市一家廣告科技公司工程團隊的資深行政助理。
她雖然不是工程師,對寫程式一知半解,但幸好並不影響她成為出色的行政助理。
本文摘自先覺出版《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一個底層女孩在頂層社會的窺奇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