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房貸降溫 土銀新董座如何扭轉劣勢

房貸降溫  土銀新董座如何扭轉劣勢

梁任瑋

金融風雲

攝影/林育緯

977期

2015-09-10 16:37

公股行庫董事長大風吹,在意外聲中,財政部次長吳當傑兼任土地銀行董座,面對國內房地產景氣下滑,他將帶領一向扮演不動產專業銀行領頭羊角色的土銀往哪走?

時近下午一點三十分,財政部次長吳當傑仍在緊盯台股最後收盤情況,畢竟他身兼國安基金操盤重任;然而,接下來他要關照的資產面向已不止台股。九月三日,吳當傑接任土地銀行代理董事長,對他而言,如何在烏雲罩頂的房地產市場中維持土銀獲利,將是一大挑戰。

長久以來,吳當傑一直在財政部負責管理公股行庫股權,二十餘年的公職生涯中,曾擔任金管會副主委與台銀常務董事,對於銀行業務並不陌生,然而面對房市轉折、數位金融崛起、產業結構轉型等變局,此刻他接手土銀董事長一職,肩頭上的壓力並不輕。「除了維持不動產專業銀行的優勢,其他業務一定要加速轉型!」吳當傑說。

過去四年,土銀不僅稅前盈餘連年突破百億元,每年盈餘繳庫金額也居國營金融業之冠。截至今年七月底止,土銀稅前盈餘已達八十九.二六億元,提前達陣全年盈餘目標,然而在獲利結構上,有八六.五六%來自利息收入,手續費收入僅占一○.一九%,其餘三.二五%來自財務操作收入。

 

降低存放款利息收入 調整結構 增加財管占比


對吳當傑來說,土銀在獲利能力或是資產品質上,表現都很優異,但眼前的成績不足以陶醉,挑戰將內外交加而來。

土銀是一○○%國營銀行,作為歷史悠久且營運績優的不動產專業銀行,長期配合政府政策提供土建融「一條龍」金融服務,「不過時代已經不同了,面對金融業快速變化,必須快速改善土銀長久以來營收偏重利息收入的情形。」

吳當傑表示,「調結構、拉利差、增加手續費收入」將是土銀未來的策略主軸;其中,增加財富管理手續費的收入,更是重點。

 

嚴格要求分行業績 達不到數字 就等著被公布


為了提升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吳當傑已給各分行目標數字,並且每月控管業績成長率,「以後,每個月的業務會報中,都會公布後段班的名單。」

吳當傑坦言,國內房市正處於高點反轉之際,房地合一課稅將增加交易成本,未來房市交易量可能出現減縮現象。此外,建築業者因土地交易稅負增加,推案也會更謹慎,恐將連帶影響土銀辦理房貸業務與建築業授信承作量,土銀若要擺脫房地產不景氣,勢必要加速轉型,才能降低房地合一稅對國內不動產市場及銀行授信業務的影響。

說到這裡,吳當傑也對未來一年的房市提出展望。他指出,房地合一稅明年將上路,今年底前可能出現「搶用舊制」的土地交易與購屋潮,房市買氣可望略微回溫;但明年以後,由於「搶用舊制」的買盤已提前消化,加上房市逐漸回歸供需基本面,購屋客群轉以自住及長期置產為主,房市成交量預料將出現萎縮,「終究,需要透過價格機制來消化過剩餘屋。」房市可能出現價量齊修的局面。

面對目前仍占絕對大宗的房地產業務可能反轉,提升財富管理業務是吳當傑的當務之急。尤其,國內金融機構紛紛加速打亞洲盃,土銀自一四年六月起就受限於資本適足率不足,無法再增設海外分支機構,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僅七.二七%,低於法規底線八%以上,這也成為他正待尋求突破的困境。

 

追上民營銀行腳步 加速推IPO 打亞洲盃


他表示,土銀目前的海外據點只有六個,其中可經營台商放款的中國,僅設上海、天津分行,今年底即將成立的武漢分行是土銀中國地區第三家分行。然而,要對外擴點,就得透過現金增資提高資本適足率,但在這部分,「土銀現在幾乎已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吳當傑說。

公股行庫的限制是影響關鍵。吳當傑說,在法令限制與政府沒錢的情況下,雖然目前土銀爭取到在收支平衡的情況下,今年盈餘不繳庫,但即使如此,再加上國發基金投資七十億元,若要滿足資本適足率的要求,仍有百億元的增資缺口;「所以,土銀勢必得推動股票IPO(首次公開發行),才有打亞洲盃的空間。」

吳當傑的想法是,他將以財政部次長角色傾全力加快土銀現金增資三百億元及股票上市,若明年立法院順利通過預算,最快明年下半年即可遞件,「過程一定會透明化,絕對不會為了IPO而IPO。」他堅定地說。

「銀行過去的成功模式,未來不見得適用。」面對挑戰,吳當傑深知大象轉身的困難,他說,土銀在財管、Bank 3.0的業務轉型都亟需加強,必須趕緊追上民營銀行的腳步,但要脫胎換骨,不論人才、心態與管理模式都要改變,因為若不選這條路,終將遭遇死路一條。


吳當傑
出生:1958年
現職:財政部政務次長、土銀董事長、國安基金祕書長
經歷:金管會副主委、證期局局長
學歷:政大財政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院進修


房貸龍頭土銀 轉型五大主軸
調結構:降低存放款利息收入、提升活存比率降低資金成本
拉利差:打亞洲盃,拉高海外分行獲利占比
增手續費收入:加強產品創新、提高財富管理業績
零弊端:落實風險管理、審慎放貸
創商機:因應高齡化、數位金融多元需求提供更多樣服務

延伸閱讀

退休老榮民捧著退休金來求給投資機會...8年吸金近千億!鴻源詐騙案當年有多瘋狂?他道「人山人海」

2024-01-26

旅行說走就走!22歲負債小資女、15年滾出5千萬存款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你不需要有那麼多錢

2024-03-06

還好一出社會就負債380萬!他靠自虐式省錢法6年還債成功,10年摳出北市一間房

2023-05-25

住院醫師股市翻身記:他39歲用26萬本金開始,5年還完700萬負債、零貸款買下蛋黃區34坪電梯大樓

2023-07-13

1年還清5億負債、現手握10億房產土地!47歲築間董座:員工是我們股東,未來10年會更強

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