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我快篩陽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怎麼辦?9大症狀、長新冠門診怎麼掛、清冠一號如何吃「一文讀懂」

我快篩陽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怎麼辦?9大症狀、長新冠門診怎麼掛、清冠一號如何吃「一文讀懂」
▲示意圖,非當事人

胡肇芳整理

全台防疫報導

達志

2022-06-12 22:00

本土疫情未歇,許多人不幸染疫,有些康復者飽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多數確診者會完全康復,但有10%至20%的人會經歷各種中長期的影響。全球染疫5億人口中,有高達20%的人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影響。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於5/24發布研究指出,感染新冠成年人中(18至64歲),每5人就會有1人出現新冠後遺症,而65歲以上的長者,每4人就會有1人出現至少1種長新冠症狀。研究人員還發現,長新冠會影響許多器官,包括心臟、肺臟和腎臟等。

 

長新冠定義

 

新冠肺炎綜合症候群(Post-COVID-19 Syndrome)又被稱作「長新冠」,也是一般人所害怕的後遺症,WHO 依「3、2、1」的原則來定義:

 

3:確診或疑似感染 SARS-CoV-2病毒3個月後

2:症狀持續超過 2 個月

1: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 1 年

 

衛福部公布9大長新冠症狀

 

-急性腎損傷

-掉髮、紅疹、潰瘍

-心悸、胸痛、心肌炎

-焦慮、憂鬱、失眠、腦霧(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障礙)

-靜脈血栓

-新產生或惡化的糖尿病、亞急性甲狀腺炎、骨質代謝異常、情緒變化、月經週期改變

-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肺部X光呈毛玻璃狀

-疲勞、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肌肉關節疼痛

 

 

哪些人染疫後容易出現長新冠?

 

長新冠的發生原因,跟患者體質、健康狀況都有關聯,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曾受訪指出,有4種人較容易出現長新冠:

 

1.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

2.先天免疫缺陷

3.神經系統異常

4.新陳代謝系統受損

 

出現長新冠該怎麼辦?

 

截至6/10為止,本土染疫人數已突破266萬例,不少確診個案在康復後有「長新冠」症狀,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於6/8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長新冠門診主力照護科別為胸腔科和復健科,過去變異株Alpha、Delta感染者中,許多確診者在康復過程中,都有出現肺纖維化後遺症,而這波Omicron疫情,有這類後遺症的個案相對較少,不過長新冠的定義時間較長,後續6個月仍會持續追蹤。

 

羅一鈞說,若民眾染疫後出現呼吸喘等症狀,可至「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門診求助,醫師會做X光檢查,判斷是否出現肺纖維化情形,同時也會做肺功能檢查,開立幫助支氣管擴張、減輕肺纖維化的藥。

 

 

治療「長新冠」中醫有解方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指出,在長新冠的處理上,透過中醫的用藥與針灸,可以讓病人因為染疫過程所造成的五臟六腑傷害,獲得明顯改善。

 

除了「台灣清冠一號」外,中醫師可以透過「辨證論治」的方式,以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等方法,為不同體質、年齡、性別的民眾提供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處方,中醫師為個別民眾「量身訂做」的清冠處方,效果絕不亞於「台灣清冠一號」,請民眾善加利用。

 

清冠一號怎麼吃?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指出,依照最新衛生福利部治療參考指引,一個療程為五天,中醫師仍得依個案情況評估調整服藥天數。另外,每家藥廠使用劑量不同,並非一盒10包就代表要服完整盒才是正確劑量,中醫師會依據廠牌及年齡與體重等考量,給予合理的劑量及包數。

 

清冠一號建議劑量:

 

1、成人:順天堂藥廠劑量為15-20g/天、其它藥廠20-30g/天。

2、兒童:請依體重調整,原則如下:

10公斤以上-1/4劑量

20公斤以上-1/2劑量

30公斤以上-3/4劑量

40公斤以上-正常劑量

 

此外,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建置「公費台灣清冠一號」動態查詢網站,確診民眾若需要中醫視訊診療,可以透過以下網址了解哪些診所有提供視訊,並可知悉全國各診所「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的庫存量。

延伸閱讀

「長新冠」暴增近800例,一圖看懂9大症狀…六都感染率曝光,陳時中:中南部還在高原徘徊

2022-06-09

被「長新冠」折磨,台灣逾百例收案、有這症狀「恐致肺纖維化」!確診亡火化能變通?陳時中這樣說

2022-06-08

莫名的疲倦、腦袋當機?染疫康復沒完沒了 「長新冠」後遺症難防 優質睡眠能緩解

2022-06-01

駭人數字...五分之一民眾確診後都有「長新冠」後遺症…不只呼吸道,研究曝恐造成3器官損傷

2022-05-26

為什麼月薪13萬,卻依舊覺得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