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公投案全不過關!4:0完封的教訓是:「台灣人已厭惡政治動員與惡鬥」

公投案全不過關!4:0完封的教訓是:「台灣人已厭惡政治動員與惡鬥」

蕭婷方

公投專區

攝影蕭芃凱

2021-12-18 19:49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及「珍愛藻礁」四大公投案結果今晚出爐,四案皆未通過四分之一門檻,且不同意票均多於同意票!

事實上,從這場公投的動員過程與結果來看,真正反映的是:台灣人以選票制裁政治動員與政黨惡鬥,多數民眾對於煽動意識形態式的公民討論並不買單。

公投本質原為表達民意的「中性工具」 在台卻成「政治動員」工具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系兼任助理教授施佳良觀察,公民投票原背負公民對「直接民主」的厚望、讓「人民作主」,是中性的表達民意工具;但,爬梳公投連署門檻降低後的選舉過程,反而是在政黨學到以公投作政治動員的工具。

 

施佳良以反萊豬公投為例,萊豬議題連署過程中,成為國民黨內部黨主席路線之爭的主要焦點之一、甚至被拿來當作串連黨內組織或鼓舞士氣的工具。

 

此外,以往選舉動員都是「賣候選人」,人的形象將牽動政黨支持度,但以食安等「政治正確的議題」作為戰場,能增加自身的正當性,某程度也掩蓋了政黨「不乾淨」的形象,最重要的是:「正當」議題的政治動員,讓執政黨或是對立方很難「反動員」,「公民投票成為合理化政黨行為的藉口,是令人擔憂的」。

 

公共議題主戰場仍是政治問題:「中國因素」還是台灣動員主力

 

此次四大議題公投各黨卯足全力動員催票,其中反萊豬議題更是帶動投票率主力。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陳光輝就觀察,此次四大議題在政治動員後,成為對「民進黨政治信任與動員能力的考驗」,反萊豬議題則較為特殊,以美台關係影射台海問題,讓台灣動員號召力最強的「中國因素」再度回到討論。

 

施佳良也指出,共軍7、8月頻繁繞台、台灣人近期對中國威脅感增加,加上美國在疫情間送疫苗等事件,台灣人對於「美國助台」的連結感加強,以美台關係、國際貿易的重要性能淡化食安問題,並增加動員能量。

 

 

公投議題「純潔性」消失  中間與年輕選民投票意願低

 

公民投票原要彌補代議民主的缺失、直接彰顯人民意願。但,回頭爬梳此次四大公投議題,如真愛藻礁等議題,一開始雖由環保團體自行發起,最後是搭著國民黨反萊豬與核四重啟議題、由政黨「明助」才通過連署門檻。

 

期間,執政黨提出折衷方案、部分環團也認為「勉強可接受」退出連署,最終還是成為反對黨的主戰場之一;進一步從選前的諸多民調分析來看,動員方式也回歸藍綠的基本盤,顯示台灣議題式公投仍大力仰賴政黨協助。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林佳和則以各國公投經驗為例,環保等「社會性議題」通常政黨會傾向保持距離,然而藻礁議題為國民黨執政時期規劃,明明對藻礁衝擊比現任執政黨提出方案更為嚴重,但國民黨依然大力動員、不惜打臉過去自己,「此次動員卻是純政黨利益,不論議題內容、只為給執政黨難堪,反是台灣直接民主最令人擔心的隱憂。」

 

林佳和說,自2004年至今的公投過程來看,政黨才是主力現象,公投議題動員回歸政治基本盤,這是台灣特有的現象,真正願意理解問題本身者還不是多數,顯示公投環境仍不成熟。

 

此番各方勢力大力動員,但是四大議題全數未通過基本門檻,有不少分析直指:因為政黨強力介入,讓公投議題的「純潔性」消失,中間選民反而不願出門投票。林佳和也直言,「許多人認為過度政治動員,尤其是年輕人更容易有這樣的現象。」

 

未來解方?學界建議:健全中選會、與拉長討論期

 

如何避免公投再成政黨鬥爭的手段、投票在淪政治動員?

 

林佳和以義大利為例,在公投提案時憲法法院會加以審議議題是否有違憲問題、過程中也會有相關部會表達意見時間,是各界資訊公開與意見交換的機會,整個審駁時間可能長達一年,通過連署後,政府會散佈相關資訊促進討論,讓中央與地方各層級政府說明正反方立場;反觀台灣,通過第一階段連署後,短短3個月就可以進行投票,「越重要議題反而越是急就章」,社會難以理性討論。

 

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尚志直言,中央選舉委員會目前職能不彰,僅能舉辦選舉、難有能力進一步擴大社會討論空間,如何健全中選會組織與擴大權限,有能力舉辦更多說明會成未來可能解方。

延伸閱讀

「4個同意已經鐵定成為4個不同意!」 林濁水:投票率低不是壞事...此次公投是政黨的仇恨

2021-12-18

公投投票率50%成決勝關鍵!無論結果如何,藍綠兩黨都不會輸,但台灣呢?

2021-12-18

「四大公投」明登場!還搞不清楚狀況?藥師「超精簡神解」一秒看懂 7大注意事項勿犯

2021-12-17

一封信拆成6家子公司!中國兩會閉幕後,阿里巴巴為何面臨不得不分拆的命運?

2023-04-03

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啟動,各國經驗成為最佳指引!除了碳金融、碳交易、碳稅外,還能發展「碳外交」

20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