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台灣是候鳥失樂園? P.128

台灣是候鳥失樂園? P.128

在台灣島的邊緣,在水天相連的地方,有一個叫溼地的神祕地帶,在潮起潮落間,寬廣的泥灘上,是水中生物向陸地化的跳板,也是招潮蟹和水鳥的故鄉。



今年秋天,我們在嘉義的鰲鼓溼地,看到一大群東方環頸行鳥再度來造訪,輕巧的身影在魚塭上啄食漁民收成後的落網之魚。

台灣濱海的河口、泥灘鹽田、魚塭和紅樹林,是這群北方嬌客眼中,食物豐盛、安全溫暖的南方樂園,長久以來,牠們每年都來這裡歇息落腳和過冬。

今年,距離東方環頸行鳥食區不遠的地方,人類的怪手開進了紅樹林,巨大的鐵鏟一杓杓挖起地面的樹根,轟轟的引擎聲似乎正預告著候鳥即將失去牠們的樂園。



潛地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溼地,我們的祖先稱為坔埔、坔地、坔田,像台中的水湳機場,台南則有湳頭港等,小朋友如果把泥巴加點水,那種糊糊的土就叫坔,腳踩進去會陷進去,有時還會陷到腰部,這是以前祖先指的溼地的形態。」崑山工專環工科教師翁義聰生動地解說了溼地的概念。

在台灣人的觀念裡「埔」,字眼裡包含了「沒路用」的意思,認為溼地是毒蛇出沒,蚊蚋叢生的地方,人類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塊生態學者眼中,生產力超過良田兩倍的自然寶庫,是那些海洋生命走向陸地的中途之家,它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溼地形態非常多元,沙岸、河口、沼澤、紅樹林、鹽田、潟湖或是潮間灘地,都屬於溼地類型,在這裡因為水分充分、陽光充足,又承受河川上游所挾帶來的大量有機養分,成了藻類和魚蝦貝類最佳的孕育場所,水鳥常選溼地為棲息處,除了豐富的食物來源,溼地上的紅樹林更提供了鳥類很好的庇護所。

溼地在天接水,水連天的地方,定期造訪的飛鳥和當地漁人交織出一種獨特的人文氣質,粼粼水波間招潮蟹、幼蝦、仔魚依附河川上游的營養源孕育無數生命,也豐富了漁人的經濟生活。

而溼地裡的紅樹林,為緊靠的大地擋住風浪吹襲,更是陸上人家最佳的屏障,溼地架構起來的生物和人文風貌,既獨特又充滿趣味。

屏東的大鵬灣是一個由河口漂沙圍成的潟湖,原來空軍的水上機場,民國七十年開放給民間捕撈和養殖漁業前,是風景、生態條件絕佳的地區,但是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原本空盪的湖面就被滿滿的蚵架給壅塞,腥臭和髒亂取代了原本如詩的風景。

位於台中的高美溼地和大肚溪口的廣闊潮帶,也同樣面臨人類開發腳步的追逐戕害,面臨滅絕的關口。

長期在大肚溪口觀察鳥類的動物醫師林世賢,提出他的忠告。「原本三千公頃的溼地,因為彰濱工業區的開發,現在已經被壓縮成不到三百多公頃,三百多公頃生態的精華區,就是垃圾壓縮填海的預定地﹐這三百多公頃,又要面對最迫切、最大的危害,三百多公頃又要去掉一大半,所以整個大肚溪上岌岌可危。

「目前它的鳥類生態或魚類生態資源已經大不如前。過去所有的調查報告,顯示大肚溪口有二五八種鳥類,近三、四十萬隻的候鳥會來這邊棲息。這幾年來調查,不管種類或數量都急劇地銳減。種類已經減少到一百種以內,數量已經減少到幾萬隻,不像以前那種三、四十萬隻的盛況,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大肚溪口溼地如果沒有好好經營保護的話,將面臨存亡的關鍵,甚至可以宣告死亡。」



保護鳥類 其實是保護人類

溼地的開發描繪了一種遠景,但是這個遠景的未來,我們並不清楚,我們只知道,過去二十年來,溼地在與海爭地、快速獲利的思考下,一片片地消失。

清華大學李雄略教授對新竹香山溼地的未來,表示很深的憂慮:「這一帶有一個危機,省政府準備在這邊填海,現在你眼睛看到的這一塊,生物非常多,這邊有兩種多毛類動物一個是一九九二年、一個是一九九四年發現的多毛類動物,這是全世界別無分號的。

「他們準備把這邊圍起來,挖那邊的山,填這邊的海,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全世界的填海行動大概沒有像台灣這麼勇敢的,像荷蘭,他們也不是真正在填海,而是在出海口的一個三角洲潟湖裡面。他們填到最後也發現不對,因為維護費太貴。他們現在已經開始檢討,準備讓海水自然進入。所以直接對海爭地的,大概只有台灣。」

人類從沒放棄向大自然挑戰,但是結局常是贏得一時,卻失去永遠,朴溪口河灘地上,長久以來當地居民圍堤造魚塭的確累積了財富,但是一場颱風,潮水要回了屬於它的灘地,紅樹林重新茂盛地生長,水鳥也回來了。歷經洪水侵犯之後,我們終於重新去審思溼地的價值。

翁義聰老師告訴我們,人類為大自然做的,大自然都知道回饋,他以黑面琵鷺保護的例子,告訴我們,大自然會為人類的努力打成績,我們為鳥類保障一個庇護所,看起來是保護鳥類,其實大環境有了緩衝,人活著才會有希望。

為候鳥留住溼地,為生命留住活水,我們不希望台灣是候鳥的失樂園。


公共電視台深度報導節目《我們的島》本周播出:《候鳥失樂園》。
《今週刊》與公視合作,於本期先行刊出專題報導內容。

《我們的島》
首播:十二月十三日(日)晚間七時
重播:十二月十四日(一)晚間十一時
重播:十二月十五日(二)下午三時


延伸閱讀

從16樓陽台跳下去那一刻,我在想什麼?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妻子告白:朋友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為何62歲重度憂鬱

2023-12-11

「我的人生,不是為拍片而過」阿滴在憂鬱症掙扎一年領悟:生病了,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

2022-06-15

數學博士年薪500萬還慘扛房貸、陷中年憂鬱...20年後的同學會:成績最好,未必最有出息

2020-10-19

父親外遇、母親酗酒重度憂鬱,從小看著兩人大吵加全武行卻死不離婚...HOLD住姐:長大我悟出1道理

2023-12-27

竹科老公重度憂鬱、體重一個月掉18公斤,46歲被迫提早退休...夫妻拼出250萬被動收入背後血淚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