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創投的五大迷思 P.112

創投的五大迷思 P.112

「創業投資」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發展得最早也最成功,但真正成為一個重要的金融商品,並開發出相當的市場,進而形成一個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產業,還是最近二十年的事。

而美國以外,大家公認創投事業最成功的兩個地區,不是歐洲,也不是日本、新加坡,而是在政治處境都極為困難,但經濟活動卻十分活躍的國家,一是以色列,另一個就是中華民國的台灣,這固然與中國人性喜創業,喜歡當老闆的民族性有關,還與本地特殊的產業環境相關,相對於日、韓以大型商社為主體,香港、新加坡缺乏製造業,馬、泰、菲等國為農業經濟,台灣活躍的中小企業與高科技產業環境,顯然更適合創投產業的發展,政府提供的投資抵減稅負優惠(已取消〉 也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美國之外,以色列和台灣是創投最成功的國家

長久以來,創業投資一直是個「鮮為人知」的神祕行業,全世界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數極為有限,過去五十年來也起起伏伏,專業人員的養成耗時甚長,培養也不易,他們平日極為低調,也不輕易在媒體曝光。幸或不幸的是,拜網際網路公司的快速崛起與股市的過度反應,許多創投所投資的公司身價在一夕之間突然暴漲以百倍計,一些創投的新手隨意出手,短時間內亦獲利驚人。

創業投資這一行在近年內迅速引起世人的矚目,成為年輕人最嚮往的職業,甚至許多令人羨慕的投資行家都紛紛改行,投入創投。許許多多的創投軼事也在這時廣為流傳,揭開了創投的面紗。但也因為在極短的時間內,湧入了過多的資金,新設的創投蜂擁而至,以致經驗不足的從業人員快速上陣,使得創投的面貌發生許多結構性的變化。

若要問到底創投是一個什麼樣的行業,一時之間,其面貌又從「非常清楚」變得「十分模糊」。而《創業投資這一行》的適時出現,適足以釐清創投的輪廓。本書訪問了三十五位美國頂尖的創投專家,他們的精闢談話最能反映變化中的創投是從哪裡開始、過程中的變化,以及未來可能的轉變。

創投的基本理論說穿了其實十分簡單,無非就是提供股本融資(equity financing 〉 與經營管理顧問,以達成「助人興業」的目的而已。不過,在執行這實務導向的金融商品時,因人、因時之不同,自然出現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操作方式,也形成了許許多多有關「創投的迷思」,本書也對這些迷思提供了全面而完整的思考方向。


創業投資的五大迷思

迷思一:過度強調創投的高報酬,忽略了創投「風險」的本質與合理的報酬venture capital 的原意本是「風險投資」。台灣稱之為「創業投資」,與原始本意略有出入。過去幾年,不論報章雜誌或是許多創投的研討會,都可以看到許多創投新貴口沫橫飛地暢談輝煌的投資戰果,一位同業在某商業周刊更揚言從不看報酬率不到一百倍的投資案。如果創投的獲利猶如「樂透彩券」般驚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企業家願意努力辛勤地為事業打拚?創投的報酬率到底多少才算合理?

事實上,依據統計,從一九四五年到九七年的五十八年間,創投這一行的年平均報酬( IRR 〉 是一六.七%,這項數字在網際網路狂飆的時期, 以倍數、十倍數,甚至百倍數成長,獲利之高簡直讓人不可思議,但當大風吹的遊戲突然中止時,冷靜想想這個數據倒是十分客觀而實際。

如果用這項數字與同時期的無風險利率||美國政府債券報酬率四.七%相比,足足有三.五倍之多,從風險溢酬的觀點來看,就更能體會創投的高風險性了。再看看同時期美國房地產的年報酬率也只有八%,還不到創投的一半,從這些數字做推斷,創投的合理報酬究竟落在哪裡,也就呼之欲出了。

迷思二:過度強調「退出機制」忽略了創投「助人興業」的本質

當創投紛紛以「報酬率」的高低為標榜,並以此為競爭市場資金的手段時,創投的目標自然就從「助人興業」||強調參與過程的附加價值的重要性,轉至如何快速出售投資事業或盡速催促投資事業,早日上市以獲利了結。這種轉變無疑扼殺了未來創投的生機,也完全忽略了創投這一行起始的本質。

許多創業家與創投接觸的印象是,創投業者往往對所要投資事業的產品市場並非最感興趣,反倒最急迫想問或想知道的是:公司什麼時候可以上市?在哪兒上市?上市承銷價是多少?承銷商是誰?如不上市是否有被合併收購的可能?適合的對象在哪裡?這種尚未投資,就過度關心未來如何退出的作法,掩蓋了創投最令創業家稱道的「助人興業」的本質。

迷思三:創投業者過度強調競爭,反而忽略了創投彼此合作的本質

創投以風險性資本達成助人興業的目的,而為了有效降低風險,於是透過同業間的合作,以共同投資的方式降低單一投資額,同時以集體的力量提供創業家及被投資公司所需要的資源。因此,傳統上創投產業內是合作遠大於競爭。不過隨著新加入者及市場資金的大量湧入,創投產業就出現了競爭大於合作的現實。

當大量資金追逐有限的案源時,創投為消化資金,往往出高價及擴大本身的投資比率,以阻絕其他競爭者的加入。這種投資方式應用在以「風險」為本質的創投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在這種風險加乘的效果下,無怪乎許多創投對投資案急於收割,對過程漠不關心,但對結果充滿了期待。網際網路投資案的遽增並無預警地迅速幻滅,正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迷思四:只有高科技初創期的投資才算創投,忽略了風險性投資的本質

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對創投的定位總是出現不小的落差,主管創投的政府單位總是批評國內創投業者為降低投資風險,在享受了投資抵減的稅負優惠外(目前已取消︶,絕大部分的投資都偏向上市前的中晚期投資,有違創業投資應投資初創企業的始衷。不過如果仔細研究創投的起源與始末及不同地區的差異性,恐怕對創投的投資便不會局限在一些有限的案源上了。

《創業投資這一行》也詳述了創投以投資風險性資產為主,因此凡具較高風險的事業都是創投的投資標的。除新創的科技事業外,企業重整、問題債權的收購與管理、企業合併與收購、公營事業民營化、公用事業與公共建設的投資等等,都是創投的天地。

受美國西岸的影響,大多數人一向認為只有新創的高科技投資才算正宗創投的本業,但事實上創投業起源於美國東岸,從一開始的第一個成功案例,直到今天,美國東岸的創投就一直是以財務專業為主題,只是逐漸隨環境變化加重新創高科技事業的投資罷了。

迷思五:創投的投資過度受市場的影響,而忽略了被投資公司的本質

當創投對投資標的做了仔細的審核與評估後,初步決定可以繼續進行時,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評估被投資公司的價值。 企業價值評估( valuation 〉 雖然有許多科學的估算方式,但許多估算的基本假設仍然是相當主觀且見仁見智。

當資本市場極為熱絡,或是某一類型的公司受到市場過度反應,以及投資市場的資金氾濫時,創投往往忽略了被投資公司的本質,而降低被投資公司的投資門檻,或是出價過高,造成創投公司投資組合的品質大幅下降,而投資成本卻不降反升,這正是創投公司對抗風險的最大致命傷。

難怪許多投資專家在市場熱絡時反倒十分平靜,當市場反轉直下時,正是大好的出手時機。投資機會雖減少,但競爭者相對減少得更多,更重要的是不受市場的干擾,買賣雙方更能平心靜氣地針對企業的本質來討價還價。同理,在評估一位創投專業人員的績效時,千萬別被市場的假象給蒙蔽了||別把市場的榮枯與經理人員的好壞混為一談。


資金氾濫,幾乎毀滅了網際網路,也重創了創投公司

二十世紀結束的前幾年,市場資金氾濫,許多創投新手輕易就募集到大把資金,競相投入新生的網際網路事業,這種揠苗助長的行徑,幾乎毀滅了網際網路的生機,也重創了創投公司。儘管大家對新世紀的來臨充滿了期待,但是對創投公司而言,正是整理既有的投資組合及重新思考未來創投事業應如何尋求生存利基的時刻,這些重要的策略選擇在本書中都有精闢的討論與經驗分享。

透過各種不同的選擇,構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策略組合,也呈現出獨特的投資風格與經營理念。這本書訪問了三十五位傑出創投家,毫不令人意外的是,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的創投家,對同一種選擇或策略往往會有相同甚或迥異的看法與建議,這種現象正充分說明了快速成長的創投業,正朝向更多樣性與更動態性去發展。

就策略而言,沒有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策略,重要的是如何在選擇上述策略時提高相互的「一致性」。當創投的產品與市場從以往極為單純,且同業間的策略有極高的相似性,轉至今日極為複雜與多樣化時,創投家選擇、制定與執行策略的能力便成為未來成敗的關鍵。

過去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創業投資這個行業從來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最多不過是個配角而已;但是近十年來推動科技的發展與創新知識的應用,創業投資卻是一馬當先,只要追蹤創投的資金流向,便能迅速掌握未來經濟成長的軌跡。這種趨勢一定會繼續擴大影響的廣度與深度,只是剛歷經網際網路泡沫化重創的創投業,應該記取教訓,面臨日益複雜與競爭的產業環境,如何重整旗鼓,蓄勢待發,在把握「助人興業」的基本精神下,塑造創投不同的附加價值,再跨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楊子江小檔案
出生:民國43年6月27日
現職:中聯副董事長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企管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學士
經歷:開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87-90年)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協理兼投資部經埋(86年-87年)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證券部(原)信託部經理(84年-86年)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專案事業處(資本市場處)經理、資深經理(77年-84年)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業務稽核處放款審核科領組(71年-73年)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81年-83年)


古柏塔(Udayan Gupta)
網際網路公司biztrail.com的創辦人,該網站提供多媒體新聞和資訊。古柏塔也為小型公司提供企業發展和策略上的諮詢服務,並擔任一些商業期刊的自由撰稿人,也是貝格哈特獎學金的經濟學暨商業新聞學研究員(Water F. Bagehot Fellow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Journalism)。他曾擔任《華爾街日報》特別資深撰述超過十年。

延伸閱讀

明星軟體公司有市值沒淨值

2023-11-01

AI巨擘的耶誕募資奇蹟

2023-12-27

軟銀與日本的下一步,台灣呢?

2023-11-29

硬體商在AI供應鏈要越級打怪

2024-02-27

新年,敵我隱藏實力的精確盤點

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