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三萬五千名建教生比外勞還不如!

三萬五千名建教生比外勞還不如!
建教生遭剝削的案例層出不窮,學校、企業以及政府都脫不了責任。

梁鴻彬

教育

UDN.COM

721期

2010-10-14 13:57

長久遭到忽視的建教生,不但受教育的權利慘遭剝奪,更沒受《勞基法》保障,「長工時、低工資,比外勞還不如」,面對悲慘處境,更投訴無門,成為學校、廠商及政府三方制度化剝削的血汗工奴。

高雄縣私立新光高中(原樂育高中)一名十六歲陳姓學生,在學校建教合作名義之下,被送到桃園一家鐵板燒餐廳工作,輪的是沒人要做的大夜班,每天上班十個小時,辛苦工作一個月才領七千九百元,還要扣掉五千元給學校,引起學生家長強烈反彈。長久被忽視的高中建教生遭學校、企業壓榨的情事,才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其實陳姓學生並非單一案例,依據教育部的訪察報告,建教生到企業工作,薪水遭到剝削、超時工作、沒有訂立勞動契約等不當情事,早在三年前就已發生,只是一直未受各界重視。

「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修法小組召集人黃耀南不滿指出,之前還發現更離譜的案例,有家私校的電子科及資訊科學生至企業實習,竟有六到九個月的時間,都未回學校上課;甚至有學生從新生入學至隔年五月,仍未回學校上課,完全違反三個月就應輪調回學校上課的規定,「學生是以讀書為主,現在竟然反而以工作為主,令人不可思議!」

 

不肖私校剝奪學生受教權


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全國有四十九所高中、高職開辦建教合作,共約有三萬五千名建教生,今年有一千三百家廠商參加建教合作計畫,比二○○七年的七三九家,暴增近一倍。其中需要餐飲管理科學生的有三百六十一家、美容科占四百六十七家。

參加建教合作的企業四年內暴增一倍,相對於失業率的連年走高,廠商踴躍參加建教合作,是建教生的素質太好、還是成本較便宜,令人玩味。

建教生多是未成年的學生,對於老師、學校都非常服從,桃園縣勞動處長湯蕙禎就發現,南部有十幾所私校約一千多名學生才剛註完冊,就被載到北部工廠實習,不只勞動條件惡劣,而且還要輪大夜班,月薪才兩萬多元,看了令人不忍。

南部某些學校敢如此大膽,除了看準了教育部沒有能力實際查核外,無非就是看到建教合作的龐大「商機」。以一位建教生教育部每學期補助學費二二五三○元計算,學校最多一年可以得到近五千萬元的補助,對於學校的經營不無小補。

更不要提有些學校,乾脆讓學生長期待在企業中工作,不用回校上課,省下老師薪水及其他的費用。黃耀南指出,建教學校大都是南部的私立高職,因為建教生輪調制度,學生人數可以浮報一倍,除了可以依人頭向教育部申請補助學雜費,學生不在校,又不需要負擔任何教育資源,他甚至懷疑有專業的人力仲介,在廠商及學校端牟取暴利。

 

無良企業剝削建教生賺錢

 

依據三年前的教育部訪視報告,有許多建教生向訪視委員抱怨有許多科技公司,不只排建教生上大夜班,還讓學生接觸洗銀劑強酸,暴露於危險的工作環境之中,有些建教生的加班時數竟然達到一百小時以上,學生向校方及企業反映,卻遭到指責。

 

黃耀南指出,私立高職打著「建教合作三年免學費」,可以工作又可以拿薪水,對於中下階層的民眾確實有吸引力。對廠商而言,建教生不受《勞基法》規範,沒有最低工資保障、沒有加班費,廠商還掌握考評學生成績,掌握學生畢業的生殺大權,許多建教生都敢怒不敢言,「建教生的地位比工讀生和外勞還不如!」他感慨的說。

 

建教生在服務業企業中,超時加班的情形非常普遍,超時又不用付加班費,黃耀南說,以一位建教生每月超時一百個小時計算,如果一家企業雇用一百位建教生,以最低時薪九十五元計算,一個月就可以省下近九十五萬元的加班費,「難怪業者要透過立委關說,要將企業採用建教生四分之一的比率放寬。」他不滿的說。

 

雖然建教生遭剝削的案例屢見不鮮,但是教育部、勞委會卻都未主動稽查,也是建教生權利被傷害的重要原因。黃耀南主張,勞委會應全面進行勞動檢查,若有違法應通知教育部不予續辦,並應設申訴專線,簽訂保障建教生的定型化契約,對建教生進行勞動人權教育。

 

繼虐待外勞之後,台灣企業又傳出剝削自己的學生同胞,一切以獲利為導向的企業老闆,是否該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會希望他被如此對待嗎?

延伸閱讀

楊金龍給Surprise,央行逆勢升息哪來的勇氣?除了電價、通膨,還有這些外部原因替他壯膽

2024-03-27

電價、利率調升後,央行6月會再升息?楊金龍5個字露玄機!認「漲電價有道理」對通膨影響溫和

2024-03-27

紅海危機持續延燒,蘇伊士運河貨櫃量雪崩80%,為何這次全球貿易不受短缺之苦「對通膨影響有限」?

2024-02-14

通膨捲土重來?10年期美債殖利率飆高,專家示警:一旦達到「這數字」恐引發美股調整

2024-04-08

央行意外升息半碼,利率2%創15年新高!楊金龍為何突然出手?關鍵在「通膨」預測這麼高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