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一個讓台灣七百萬人瞬間致癌的危機

一個讓台灣七百萬人瞬間致癌的危機

劉黎兒

焦點新聞

779期

2011-11-24 14:11

一場核災,顛覆了一個國家,但核電的真面目卻一直被日本政府、媒體淡化。日本如此,在台灣了解核電真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憤怒於台灣媒體「扭曲日本核災的事實」,劉黎兒特別專訪京都大學原子爐學者小出裕章,將沒有人願意面對的事實,一件件揭露在台灣面前。

編按:旅日作家劉黎兒,在日本核災發生時,親身體驗了逃難的過程,親眼目睹核災怎麼撕裂整個國家。此時,她才覺醒,核電是一個不能被允許的存在。從此,劉黎兒為了故鄉台灣的生存,四處奔走、發聲。本刊持續關注台灣核能安全的一貫立場,特別轉載她專訪京都大學原子爐學者小出裕章的內容,為台灣揭示了一條不得不走的路:廢核。以下為專訪紀要:

劉黎兒問(以下簡稱問):你在福島核災發生後,隨即指出福島核一廠的圍阻體已遭破壞,也早在二○一一年七月就指出,三個原子爐的爐心下落不明,相當絕望,也道破東電及日本政府所公布的收拾核災日程表,或核災擔當大臣細野豪志在國際原子能總署宣布「日本將提前在二○一一年內達成低溫安定」沒有意義。你認為福島核一廠要到何時才能收拾完畢?

小出裕章答(以下簡稱答):我無法判斷,因為沒有正確的資訊,政府公布的資訊不正確。東電和政府的收拾日程表是在四月十七日做的,當時是以爐心還有一半的水為根據而訂的;但現在事實上三個爐心都熔毀、熔穿、熔出,這種情況下測量加壓容器的溫度沒有意義,當然是在一百度以下。

原本「低溫安定」是指爐心核燃料還在爐裡的狀態,現在連二、三號爐的機房都還是輻射劑量高得無法接近,大概東電或政府也不知道要如何收拾,因為無法取出燃料,就用這樣的說法,想讓國際及日本人民安心。

核燃料熔毀、熔穿、熔出,還會持續發熱,至少還有一年不容鬆懈,即使未來輻射能沒在大氣中放出,也會汙染環境,因此在地下不能不做一個深二、三十公尺的大水牆來阻擋汙染;核電廠周邊也該做深三公尺或五公尺的地下藩籬加以隔絕,才不會汙染地下水;而福島核一廠的四個爐,最後也得用石棺來掩蓋,防止輻射物質繼續擴散。

輻射汙染重創日本

問:從現況來看,你覺得福島核災對日本的整體影響如何?

答:車諾比核災時是遠在一千三百公里之外的居民健康也受害,而現在其實福島縣及櫪木縣北部、群馬縣北部,乃至埼玉縣等地區,都遭到嚴重汙染。

所謂的「輻射管制區域」都還比這些地區乾淨,按理一平方公尺超過四萬貝克(銫)的,必須是無人的輻射管制區域,依法當地的東西如瓦礫等廢棄物,全不能拿出來;但現在政府不顧法律規定,還讓人居住,尤其如福島市、郡山市等,都是高輻射劑量的熱場,今後至少會有數十萬人致癌、死亡,但這必須長期追蹤,否則要證明因果關係不容易。政府其實並不認真追蹤,不打算認帳,真想讓這些政府高層都去坐牢。

這些汙染地區的一次產業如畜、農、漁業,都受到嚴重打擊,是以幾十兆、幾百兆日圓為單位的受害程度,但政府或東電還不想去面對。這些地方的土地幾十年也無法恢復,無法安住或耕種,發生核災便等於半永久地失去了這些土地,許多人的家園因此被剝奪。

問:現在日本政府想要除卻輻射汙染,可能嗎?會有效嗎?

答:除卻輻射汙染,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輻射物質不會消失、無法除去的,只是把輻射物質從這裡移動到那裡而已。大家用高壓水沖道路、房屋旁,只是把輻射物質沖到水溝去而已。

有人主張把土地削掉幾公分,但失去表土的土壤等於死掉的土壤,而且大多是山林,無法除汙;若要除,不僅福島等地,連千葉縣等測到一平方公尺三萬至六萬貝克的區域也得除汙。若還要讓人居住,只好優先對學校操場及幼稚園除汙,盡量減少兒童被曝。

地震國家的核電廠都很危險

問:你覺得除了被說最危險的濱岡核電廠之外,還有哪些核電廠是非常危險的?

答:我至今也認為濱岡核電廠是最危險的,但結果核災發生在福島,我的預測沒中,但這才叫做事故,就是不知道會在哪裡發生意外。建在地震國度的核電廠全都很危險,但事實上即使沒有地震、海嘯,核電廠也可能發生意外的。這次覺得問題出在海嘯,拚命去建堤防來防海嘯,下次可能就在別處出事。沒地震也可能出事的,機器或人為疏失都會出事的。

問:核電廠的設計是否考慮到地震等地質因素?

答:核電廠原本就不是為了斷層等而設計的,核電至今是歐美推進的,你看美國核電廠的一百座原子爐都建在地層較穩定的東海岸,而迴避多地震的西海岸,而有一百五十個原子爐的歐洲則地盤非常穩固,幾乎沒有地震。但日本是地震大國,在地震帶上大建核電廠的就是日本,建了五十七座原子爐,國際原子能總署卻不過問。

核四若災變,三分之一台灣人致癌
 
問:你曾研究、推算過台灣核四若發生核災,結果如何?
 
答:我在二○○一年曾發表過相關論文,運用我已故學長瀨尾健的模式推算,假定核四廠的爐心熔毀、圍阻體受損而輻射外洩時(氣象條件假定西風、風速每秒兩公尺,大氣安定度D型),結果是急性死亡三萬人,其後致癌死亡達七百萬人,約台灣人口的三分之一,人數多得驚人,主要是因為核四附近人口密集,推算當時四十公里圈內有二六○萬人。雖然未必有效,但為了避免急性死亡,也只好逃。
 
從車諾比核災可以看出,要短期內讓大量居民疏散避難非常困難,若是廣大面積受汙染的話,則更嚴重。像台灣如此國土狹小的國家,要長期避難幾乎是絕望的。
 
台灣核四是採用ABWR(改良式沸水式反應爐),這種原子爐冷卻水再循環採用爐內泵(internal pump)方式,連結部位是重大弱點,最耐不住地震,非常恐怖。
 
雖然老朽爐如福島核一廠出事的可能性大,但新爐也有高風險。一九七九年三浬島核電廠的原子爐才啟用三個月就出事,而車諾比核電廠爆掉的四號爐也才用了兩年而已。台灣不僅核一、核二、核三廠危險,核四也很危險。
 
反核尚未成功
 
問:你身為原子爐專家,反核四十年,因此成了萬年助教,你跟你的研究夥伴因此被稱為「熊取六人幫」(熊取為京大原子爐所在地),官途坎坷;現在你因反抗的風骨而成為年輕人的偶像,但你有沒有後悔過?
 
答:我沒有後悔,因為核電本身不但危險,而且是嚴重的歧視,都是把核電負擔硬加在窮鄉僻壤,而且核電最糟糕的還有一百萬年無法解決的核廢料問題,尤其燃燒過燃料棒的劇毒是燃燒前的一億倍。
 
即使現在核電全廢,也還有至今製造出來的核分裂生成物的輻射物質,在日本人眼前就有一二○萬顆廣島原子彈的分量,這要留給我們的孩子、孫子,以及他們的孩子、孫子,我們已經製造出讓後世一百萬年都不得不背負的毒物了。
 
核分裂生成物的冷卻需要一百萬年,美國歷史也才二三五年,日本即使從神話中第一代天皇的神武天皇算起,也不過二六七○年。一百萬年前,關西的六甲山還在海底呢!日本找不到什麼地方可以安心擺放核廢料,反核是非常明確而無可懷疑的價值。遺憾的是,我從日本只有三座爐時開始反核,反到現在有五十七座爐,未能阻止如此毀滅性的核災發生,這是最感悔恨與力不從心的地方。
 
我沒升官,其實並沒遭迫害,是我無所求。我不喜歡被人命令,也不喜歡命令人,在京大的熊取,我能做自己喜歡的研究,不需要扭曲自己,而做有獨創性的工作是很幸福的。我們六人中雖也有人升到副教授,但沒人當上教授,因反核而沒研究費;但沒錢就做沒錢的基礎研究,收入雖少,但不會沒錢吃飯。我們這行中,有不少人公開表示擔心丟掉職位而必須改變立場。
 
現在不是乖乖聽政府話的時候
 
問:你覺得日本發生這麼大的核災,為何還會想要讓停機的核電廠恢復運轉或出口核電?
 
答:只能說日本人都很笨吧!因為日本人有所謂「御上意識」,就是什麼都相信上頭的人,國家決定的事都有壓倒性的力量,人民覺得國家做的事錯不了。核電在日本一直是國策民營,人民也相信政府及電力公司宣傳的核安神話。
 
日本即使沒核電,用電也完全沒問題,但因為(一)電力公司是獨占事業,電費結構是成本越高反而越賺錢,搞核電最貴所以最賺錢;
(二)生產原子爐的三菱、東芝、日立等大企業,與其周邊的「原子力村」政客、官僚、相關企業等,形成瓜分核電利權的結構,無法放手;
(三)核電開發核武,日本政府想維持隨時能生產核武的狀態,不會因為「不過如此的核災」而變更;
(四)許多地方自治體的財政完全依賴各種核電補助,加上就業問題而不得不同意核電廠恢復運轉。以上除了第四點還有同情餘地外,其他根本不成理由。
 
問:你覺得日本有希望走向廢核之路嗎?
 
答:日本過去在自民黨執政時代長年推進核電,後來雖然換了民主黨,也沒有什麼改變。而雖然現在民調顯示有七、八成人民都想廢核,但人民的關心可能逐漸風化、稀薄化,無法掉以輕心,我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本文摘自附錄.楊卓翰整理)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作者︰劉黎兒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書寫對於日本都會情愛和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親身經歷日本三一一震災後,她積極奔走、聯繫日本各地反核團體,並採訪各領域核電廠工作人員,揭開核安的潘朵拉盒子,將荒謬至極的核電廠運作實況,揭露在讀者面前。著有《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
出版:先覺(2011年11月)
 

延伸閱讀

賣掉存股6年華南金(2880),改買00919的3個理由!台股2萬點買進高股息ETF「1個訣竅避免套牢」

2024-03-07

兆豐金、合庫金...買了一堆太貴的金融股,該向下攤平還是改買高股息ETF?存股達人2案例算給你聽

2024-03-08

00940、00939、00878、00919...存股哪1檔領息最多?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用成分股聯發科算給你看

2024-03-22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

1個理由,我把00941全賣了!她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台股2萬點,存股只留這3檔ETF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