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失序高教 拚論文數竟成主調

失序高教 拚論文數竟成主調
童子賢抨擊台灣大學過度擴張,資源傾斜,編列預算養活一堆博士生,整個國家都在作假。 (攝影/吳東岳)

賴若函

焦點新聞

插畫/李俊建

962期

2015-05-28 10:41

大學博士班過度擴張,是台灣高等教育最離譜的假象,學生浪費時間,學校浪費社會資源,大家都在演一場熱中知識的假戲。從頂尖大學今年多個博士班錄取率百分之百的情況可見,戳破假面,面對供過於求的問題,刻不容緩。

台灣高等教育

▲點擊圖片放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在中研院院士會議上指出,政府成立太多大學,讓太多年輕人投入時間在念書上,對日後就業一點幫助也沒有。「一大堆博士假裝在教書、一大堆人假裝在讀書,整個國家都在作假。」童子賢一番話,直接戳中台灣高等教育假象,令人心有戚戚焉。

三十年前,台灣的大學錄取率不到三○%,現在大學錄取率高達九五%。猜看看,台灣最知名的台、成、清、交、政等五所頂尖大學,現在考博士班的錄取率是多少?

答案出人意料之外。台大目前還未完全放榜,但可預計今年博士班錄取率達百分之百的系所高達三十九所,交大也有十九所錄取率破百、清大七所、成大三十二所,除了清大占一成六,其餘都占三成左右,人文科系居多的政大,預計錄取率破百者有八所、占約二成。換言之,只要你願意,要進台灣頂尖大學讀博士班根本不是難事。

 

荒謬!博士班錄取率竟可達百分之百


放眼台、政、清、交、成大的百分百錄取率系所,不乏熱門科系,例如台大化學所、會計所、資訊工程所、光電工程所;政大統計所、資科所、教育所心輔組、東亞所;清大物理所、光電所、天文所;交大機械工程所、生物科技所;成大工設所、應數所、地科所、建築所、化學所、機械工程所(丙、丁組)、土木工程所(甲、丁組)等,都已經出現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相同的狀況。

甚至部分科系和組別的報考人數掛零,例如台大微生物所乙組、農經所;成大外文所文學組、電機所、地球科學所乙組、工程科學所、統計所;交大統計所、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清大醫環所(乙、丙、丁組)、核工所(乙組〉、資工生物所、神經科學所;政大會計所等。

會出現這種現象,台大教務長莊榮輝分析,除了少子化,和大環境不好也有關,台灣教職難尋,業界對於博士的需求也不高,因此過去難考的熱門科系如機械系、電機系,如今考上不再是難事,學生的平均素質比起十年前,也下滑很多。

一所中部國立大學在今年招生中就傳出有科系討論,有考生沒有面試成績,能否直接用筆試成績錄取?原本該科系考生應該同時有筆試與口試成績,但因為報考人數太少,逼得該系只好討論是否要用這種幾乎「等同放水」的門檻來招生。

這反映出,為了衝學生人數,學校降格以求,可能找來本來不適合再深造的人來讀。學生浪費時間,學校浪費社會資源,為何台灣的高等教育淪落至此?大家都在演一場熱中知識的假戲?

一九九四年因應教改政策,高等教育開始擴張,技職院校紛紛升格大學,大學從五十幾所暴增至一百六十多所,對教授的需求孔急,造成近二十年來博士生人數成長了近五倍,從一九九六年招收兩千多人,到二○一四年招收六千多人。

 

擴張! 應減招的博士班 竟「盡量找人來讀」


然而,這些擴張的碩博士名額即將面對台灣少子化的海嘯來襲,開始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窘境。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五學年大學新生開始銳減,到一一二學年,公私立大學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班招生總量,將從三十六萬多人,降到二十三萬多人,其中,博士班降幅約三成七四,由於台、政、清、交、成等頂尖大學的博士班數量最多,占整體七成,所受衝擊也最大。

目前錄取率超過百分之百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勢必從博士班蔓延到碩士班。面對少子化衝擊,各大學碩博士班減招應該是正常調整的作法,但很多學校的因應作法不是減招,而是盡量找人來讀;曾有碩士畢業多年已在工作者,接到過去指導教授電話,鼓勵他返校投考博士班。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認為,因為在教育部給予大學補助的設計上,學術論文是重要指標,各大學都需要博士班學生來充當「廉價學術勞動力」。教育部為了拚進全球百大大學,在○六年起實施頂尖大學計畫,並依此給予重點大學補助。各校為了爭取「五年五百億」大餅,需要更多學術發表論文累積積分,尤其在理工領域,老師一個人寫論文的速度太慢,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用博士生。

政大一名社會所博士生坦言,除了自己份內的產出,他也在別的系所擔任老師國科會計畫底下的研究員,所寫出來的論文,大多由老師掛名,「學術生產線上,還有好幾位博士生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因此才能造就一位教授三年期的國科會計畫案,產出五篇論文的驚人數字。」

 

台灣博士班

 

台灣博士班

 

台灣博士班

▲高教生產過剩,滿街碩博士生的就業出路堪憂。(攝影/陳永錚)

 

共犯! 為了薪水、順利畢業 大家都量產論文


面對自己一字一句辛苦敲出來的論文,最後卻成為教授的作品,他當然不好受,「但是,為了薪水、為了順利畢業,大家都認了,摸摸鼻子,做一樣的事情。」

「這是一個很悲哀的共犯架構。」戴伯芬指出。「在績效主義的思惟下,學校開始透過教師評鑑,將研究綁升等,在短時間內衝論文發表數,成為教授最大的壓力。」教授每個月要寫月報表,用研究和出版等產出換成點數,點數不足,就有可能升等失敗。於是,為了通過評鑑與升等,衍生出虛假的論文「帳面數字」,許多老師互相掛名論文,常可見一篇論文作者欄落落長的寫了六、七人,離譜至極。

戴伯芬感嘆,曾有一所中部醫學大學,要求教授每年必須產出兩篇SCI的論文,才能通過教師評鑑,而整所大學有超過六十位教授無法達到要求,只好開始大量互相掛名、甚至將博士班學生的產出作為自己的論文。

教育部長吳思華曾公開表示,過去十年,各大學新進教師人數不超過一千五百人,但每年產出四千名博士畢業生,供過於求的落差,造成社會很難承擔,他強調,「不能再一年招收六千多名博士生了。」需要在源頭的人才培育部分,減少數量、改善生師比、增加博士生品質。

至於迫在眉睫的碩博士生過量問題,教育部近兩年已經進行總額控管,將每年開放招生名額最多七千名,降到一四年的六千多名。師大教務長陳昭珍說,在教育部幾次和大專院校的開會下,目前暫定每所學校在一一二學年度時,也就是八年後,平均要砍三成的博士招生名額。

減招三成,真的有用嗎?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少子化第一波浪潮在明年、也就是一六年就會出現,大學新生數將驟減兩萬人,跌幅達一成,四年後這些人大學畢業,二○二○年將開始影響到碩博士生的數量,而二二年時,大學新生數將低於二十萬人、二八年時,更是達到十五.六萬人的新低點,對於碩博士班的影響更巨。減招三成,只是應付當下招不到博士的問題,但教育部卻安排在八年後達標,到時少子化大海嘯已經來襲,三成一定不夠,顯然教育部減招的速度緩不濟急。

面對招生不佳的系所,積極進行整併,是教育部當務之急,若不加快速度大刀闊斧改變,台灣的高等教育,將持續讓資源錯置與浪費,無論是數量上持續供過於求,還是在品質上學生素質的下滑,這都令人為台灣未來人才養成感到擔憂,這樣的高等教育,還有希望嗎?

 

*962期第78頁,表格誤植「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博士班」為錄取率百分百,實際上為25%,就出刊日前之資料統計,為國立大學法學院最低,特此說明。該博士班自民國91年開創至今,為國內極少數結合產業需求之法學博士,歷年平均錄取率極低,約為26%,學生來源十分優秀 : 43%為司法官、25%為企業高階主管、14%為律師、11%為公務體系主管人員、7%為高等教育教師,在智財、財經、生醫、資通、國際與跨國法律、社會權益等「六大專業領域整合學習」規劃下,為培育國內高階人才成為科技法學博士的首選。

延伸閱讀

爽吃「GODIVA巧克力霜淇淋」衝了!「買1送1」口味任選 限時2天「販售門市」看這裡

2024-04-17

年金改革和年輕人有關係?房子寧願裝空氣也不急著賣 她揭「1族群」特別愛買房

2024-04-14

把台積電趕到高雄、嘉義...現在「只能種茶」好後悔?龍潭地主崩潰揭「原本盤算」…自救會回應了

2024-04-15

迪士尼樂園「快速通關」要抓了!濫用特殊優惠列「黑名單」 2樂園優先實施:讓你一輩子別想玩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