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決策者不能用GDP來判斷人民是否快樂

決策者不能用GDP來判斷人民是否快樂

2015-06-04 12:08

GDP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數字,沒有限制,但快樂卻有上限。

是否把在家煮飯和帶小孩之類的活動納入GDP的問題,會引發我們質問自己有多希望衡量福祉、或多希望衡量經濟學術語所說的「社會福利」,而不是只衡量產出而已。

長久以來,大家花在「家庭生產」的時間增加,有償工作的工時卻在減少。雖然帶小孩和煮飯的確是工作,卻也會帶來快樂,有些人主張在這些事情上多花的時間其實是休閒,而不是工作,因此不是經濟的一環。

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倫不類,因為很多人也喜歡自己有償工作的一部分,我們難道要因為他們樂在其中,就把這種工作從GDP中減掉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有趣的是,這種定義問題會在生活政治中突然爆發出來,例如,英國律師蘿拉.斐林斯(Laura Perrins)離職回家帶小孩期間,曾經因為新聯合政府規定職業婦女的托兒費用可以享受稅務抵減,打電話到電台的廣播節目去,批評副首相尼克.柯雷格(Nick Clegg),「我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聯合政府歧視像我這樣在家帶孩子的媽媽……我只是覺得這條規定的目的是抬高GDP數字,因為如果我帶別人的小孩,就會計算在GDP的數字裡,我認為財政部完全只關心這一點。」

其中有一個實際問題,我們應該衡量享樂、快樂或幸福,而不是衡量GDP嗎?

目前這個問題已經引發激烈辯論。金融海嘯促使大家普遍懷疑市場的優點、也懷疑整個經濟學。經濟學家不承認遭到大家抨擊的東西是他們的研究成果,但是因為經濟學倡導親市場的學術氛圍,引發金融業的過度行為,而且更廣泛的說,似乎促使短期利潤主宰生活中的大部分領域,這種情形導致經濟學遭到指責,讓很多經濟學家深感煩惱。麥克.桑德爾(Michael Sandel)說,我們必須「質疑引發大多數市場導向思考的一種假設,就是所有貨品都可以比較、都可以轉換,卻不喪失半點單位價值。」因此提倡「快樂」、而不是提倡經濟成長的運動勢力逐漸加強。

反GDP運動起源於經濟學家理察.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一篇著名的論文,他指出一個明顯的矛盾,如果只看一個特定時點的證據,比較富有國家的人民會比較窮國家的人民快樂(我們說的是平均狀態);但是只看一個國家的長期狀況時,每人國內生產毛額提高,卻不會提升大家的快樂程度。就像若干經濟學家說的一樣,這種矛盾是統計的性質造成的:

GDP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數字,沒有限制(但大家在訪調或日記裡報告的)快樂卻有上限。兩者的關係像GDP跟身高或跟平均壽命的關係一樣─具有強烈的相關性,長期而言,卻沒有比例關係。你回想GDP只略微下降的衰退期間大家就很不快樂的情況,就更容易看出,國內生產毛額提高不能讓大家更快樂的說法相當荒謬。此外,鑒於長期間生產力會提高,GDP一定必須成長,才能避免失業率上升,而且失業率上升一定也會讓大家不快樂。

因此,看來明顯的結論出自誤解用來比較幸福快樂和GDP的統計所屬類別。「快樂」是用訪調衡量的,調查者請回答的人按一到三分、或一到十分的量表,評定自己的感覺,即使擁有幾個世紀的資料,評分還是永遠不可能超過量表的最高限,GDP在結構上是可以無限上升的統計。如果你在一條每年穩定上升二到三%的線條旁邊,畫一條長期極為平緩上升的線條,兩條線看來會像沒有關係一樣,其實並非如此。

若干比較晚近的研究顯示,大家報告的快樂跟年復一年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變化或成長,有著強烈的正相關關係。有一種說法還算有效,就是用GDP衡量的長期經濟成長,不是精確衡量福祉或社會福利的指標(我要繼續使用社會福利這個名詞,不過請記住,這個名詞不表示福利給付)。在童書《納尼亞傳奇》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第一部《獅子、女巫、魔衣櫥》中,白女巫利用中了魔法的土耳其軟糖引誘艾德蒙,艾德蒙吃了一塊後,就再也不能拒絕這種糖了。消費主義也是一種癮頭,心理學家針對瘋狂競爭和消費主義,提出明智的看法,實驗證據顯示大部分人比較在意地位和相對所得,比較不在意絕對所得水準。

托斯坦.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率先定名為「炫耀性消費」的行為,就是一種地位的軍備競賽,也是過去二十五年來過高企業薪資引發的激烈競賽。此外,我們從額外所得與購物得到的滿足很快就會消失,讓我們像故事中的艾德蒙一樣,渴望另一次的過癮,術語把這種具有召喚作用的狀況稱為快樂跑步機。

如果金錢是一種癮頭,有人認為戒斷這種癮頭需要社會協助,就不足為奇了。羅伯. 法蘭克(Robert Frank)和理察. 雷亞德(RichardLayard)這類的經濟學家主張對購買奢侈品的行為課稅,另一個政策建議影響更大,就是我們不該衡量GDP,應該衡量快樂。英國甚至有個網站發起「追求快樂行動」,英國政府還錦上添花,下令國家統計局啟動一項調查,衡量全國各地的快樂水準。怪異的是,還有不少人為不丹國王加油打氣,因為不丹名列世界最窮又比較專制的國家名單中,他卻宣稱希望提升不丹的國民快樂毛額(GHP)。

衡量快樂的風潮其實是以兩種方法為基礎,一種是用伊斯特林在原始論文中所用由上而下累計經濟資料的方法;其他研究注意受訪者所報告快樂水準、跟他們個人狀況之間的統計關係─個人狀況包括是否已婚?是否有工作? 是否十分健康? 結果相當有道理,有工作、健康、已婚或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快樂,大家喜歡跟朋友和家人一起過,卻不喜歡跟老闆在一起,大家也討厭通勤。快樂有一個生命周期:一般說來,我們在中年時(「中年」從英國人的三十六歲到葡萄牙人的六十六歲)最不快樂。女性通常比男性快樂,不過幾十年來,女性在這方面的優勢可能已經降低。

然而,大家並不清楚這些結果中是否有很多政策含義,我們已經知道失業率上升時,選民會討厭失業,但是政府幾乎不可能開始管理婚姻和上教堂,強制推廣更大的快樂。這些研究中最重要、最實際的新發現是:精神疾病是不快樂的主要原因,但是幾乎在每個地方,這個問題都屬於公衛政策中優先程度低下的部分。

然而,不管實證證據顯示快樂列車的效果多麼微弱,國家一旦成長到相當富有後,再追求進一步的經濟成長就很愚蠢的想法,的確引發大家的共鳴。不過重要的是,大家必須了解,從過去到現在,GDP都不是國民福利的指標。經濟學家一再告誡自己和別人,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例如,早在一九五九年,著名的景氣循環和經濟成長專家摩西.亞伯蘭莫維茲(Moses Abramowitz)就說過:「我們必須高度懷疑福利成長率的長期變化,大致可以靠產出成長率的變化來衡量的看法。」然而,即使有這種警告,經濟學家和政客卻經常暗示大家,GDP和福利大致相同。決策官員應該以追求福利或福祉為目標,不應該為了成長而追求最多的GDP。

諾德豪斯和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6都說過:「經濟學家都知道這一點,然而,他們每天都用GNP,作為衡量經濟表現的標準,讓人覺得他們顯然是是崇拜GNP福音的人。」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黛安‧柯爾(Diane Coyle)


英國經濟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在哈佛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著有《被賣掉的未來》(The Economics of Enough)、《高尚的經濟學》(The Soulful Science)(以上皆在普林斯頓大學出版)、《Sex, Drugs and Economics》,以及《無重量世界-科技和創意主導的年代》(The Weightless World)等書。

柯爾目前擔任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信託(BBC Trust)副主席,及牛津大學創業與環境史密斯學院客座教授,。她長年擔任英國財政部顧問,並經營一家Enlightenment Economics顧問公司。

書名:GDP的多情簡史



出版:好優文化

延伸閱讀

奇異從頂峰到衰敗,全球企業500強啟示錄》杜英宗論投資趨勢:時代洪流,拋棄企業毫不留情

2023-10-26

文曄砸千億收購加拿大IC通路商Future划算嗎?投資銀行教父杜英宗帶你看懂併購眉角

2023-11-22

當年提2個行李箱赴美改變一生...投資銀行教父杜英宗:重回20歲會給自己1個人生忠告

2023-11-09

Yahoo衰敗啟示錄:錯失收購Google、Facebook,市值千億網路帝國如何一步步走向沉淪之路?

2023-11-16

張忠謀是最厲害的銷售員!杜英宗:不只是晶圓代工,台積電成為世界第一的致勝關鍵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