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四步驟算缺口 挑出最適長照險

四步驟算缺口 挑出最適長照險

歐陽善玲

焦點新聞

Shutterstock

1030期

2016-09-15 15:28

長照險是人生最後階段的保單,考慮投保前,應先檢視現有保險規畫,從已有保障部分補足風險缺口,算出老後保險需求,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商品。

九年前,一位四十三歲婦人發現罹患乳癌,進行切除手術、接受化療;原以為病情已控制住,不料兩年後癌細胞復發,又進行卵巢摘除手術。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身體出現協調障礙,直到現在,生活都必須仰賴專人照護。


別以為這只是個案,國內十大死因排名,癌症已連續三十多年蟬聯第一。去年,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就再幫自己、家人添購癌症險;這張保單與過去的最大不同處,在初次罹患時,保險金可整筆給付,之後若符合保單條件,例如,因接受治療而生活不能自理,或有術後照護需求者,保險還可「按月給付」。某個程度來看,已能稍微涵蓋「長期照護」需求。


「隨著醫療進步,未來癌症可能變成一種『慢性病』,就看自己有沒有經濟能力,備妥資金,處理日後治療、看護費用。」郝充仁認為,這種事一旦碰上,花費就很驚人,要處理這種風險,最好透過保險。


目前國內《長照保險法》還未上路,近期出爐的《長照保險法》二.○規畫重點,也僅針對社區照護提供服務。對郝充仁來說,「長照二.○」仍過於簡化,靠商業保險,才能有效解決個人老後問題。


步驟 1  檢視現有保單  找出不足之處


話雖如此,現階段他卻不急著買長照險,主因除了既有保單多少能彌補長照需求外,等這兩年政府長照保險政策細節出爐,保險公司可對應到的商品、服務選擇更多時,才會是他下手挑選的時機。


「人生永遠沒有最完美的時刻,買保險也是。」郝充仁指出,保單配置是慢慢堆疊的概念,隨著經濟能力、責任及負擔,逐步調整規畫;而長照險是人生最後階段的保單,投保前最好先檢視現有保單,再補足風險缺口,才是較好的作法。


例如,三十歲以下的上班族,身體機能、狀況都還不錯,應先購買壽險、醫療險及意外傷害險;三十歲到四、五十歲,是人生資產累積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家庭責任最重階段,包括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都是投保重點;若有經濟考量,以定期險規畫最符合效益。


步驟 2  釐清保險類型  確認個人需求


隨著年紀愈大,家庭責任減輕,個人退休及長期照護保險,就是首要規畫目標。不過,此時保費就相對較貴,若體況不佳,甚至可能買不到保險。因此愈早投保愈有利,但前提是投保順序正確,及經濟條件許可,像醫療險不足的人,急著去買長照險就本末倒置。


一旦確認長照需求後,就要進一步釐清市售的保險商品內容。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吳俊宏表示,目前市面上長照保險商品豐富,但保障內容不盡相同,一般分成三種,包括長照險、殘扶險及特定傷病險,後兩者又稱為「類長照險」,投保前可先釐清自身需求,再挑選商品。


吳俊宏解釋,長照險、殘扶險與特定傷病險,保障範圍不同。長照險是依巴氏量表、或其他臨床專業評量表,判定被保險人有失能、失智情況,才符合給付條件,也就是以「狀態」作為理賠認定標準。例如,無法自行沐浴穿衣、走動及進食,就是長照險保障範圍。


而殘扶險,則是以主管機關頒訂的殘廢等級表為基準,依照嚴重程度,給付殘廢生活扶持金。例如,殘廢等級共分十一級,有些保單規定,被保險人達六級殘廢程度,可給付保險金五○%、五級殘則給付六○%,依此類推至一級殘,保險金才全額理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老年失智人口攀升,大腦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影響日常生活,這部分因不符合殘廢標準,殘扶險自然也無法理賠。


至於特定傷病險,顧名思義就是罹患某些重大疾病,才符合理賠資格。像是癱瘓、癌症、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臟瓣膜手術等,多是常見的特定傷病理賠範圍。


因此,擔心未來因老化、意外或疾病,而有長照需求的人,在「只認狀態」不問發生原因下,可考慮長照險;但若是意外風險較高的職業,希望能補足因殘廢帶來的生活不便,可規畫殘扶險。而有家族遺傳病史,因擔心特定疾病而需要長照的人,可留意特定傷病險,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費用方面,因長照險只要狀態符合條件就能理賠,因此保費較高。而殘扶險理賠範圍雖較大,但需依殘廢等級認定,按比例給付,保費相對便宜。以三十歲男性、繳費二十年期為例,長照險年繳保費二至四萬元,殘扶險則在一至二萬元,而特定傷病險費用,約二至三萬元。

 

費用
▲點擊圖片放大


步驟 3  試算長照費用  挑選適合商品


選定長照險類型後,接著就要進入試算階段,「算出」如何買到足夠的保險需求。全球人壽代理行銷長鄭中安表示,根據統計,國人一生長期照護需求,平均為七.三年,每月所需金額約四至六萬元。這方面花費,包括一次性器材,像電動床、輪椅等;及每月固定看護費用與雜支。推估每人長照費用,至少需三至五百萬元,負擔相當沉重。


鄭中安指出,長照險目的在補足照護期間的費用支出,因此保險給付內容與期間是否滿足個人需求,是挑選重點。由於發生保險事故時,多半須先治療,再啟動之後生活照護,因此保險金給付項目與頻率,最好能同時提供保險事故發生時的一次性大額給付,及後續定期的按月給付,才更符合實際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或殘扶險,理賠給付條件略有不同,或有重疊之處,民眾一定要看清楚,避免日後發生糾紛,急需用錢時保險卻幫不上忙。


另外,長照險目的在提供被保險人於照護期間的花費,而非補足被保險人無法工作時的收入缺口。如果把兩筆資金混淆,就容易發生保障額度或保險期間規畫不足情況。若同時有收入保障、及長照需求的人,也可另外搭配定期險。

 

                      
▲點擊圖片放大

更正:南山人壽美滿人生長照險,「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為每年給付,並非每半年給付。
 

步驟 4  比較四種條件  買到最佳保障


算出保障時間、所需費用後,就可進入最後階段,進行商品比較。「一般長照或類長照險保單條款,可能有『保證給付』一定時間,或『累積最高給付』多少次。若把保證給付當成地板,最高給付看做天花板的話,那麼比較時切記,應先求有地板(保證給付),再看有沒有天花板(最高給付)。」宏觀財務顧問佘曉皊指出,一般長照狀況時間多在七到八年,要達到「天花板」條件並不容易;但是有「地板」、且可將身故保險金預先支領,就能照顧自己,若不預先支領,身故時也可照顧家人,保障範圍更廣。


其次,選擇具豁免保費機制的商品,當自己失去工作能力時,不但可享有原保單權益,且不用再為保費煩惱。但豁免保費條件須釐清,有些是一到六級殘,有些是特定傷病,最好是一到十一級殘、涵蓋範圍愈廣,對保戶愈有利。「還有要檢視每月給付條件,有些保險是一到六級殘全額理賠,有些是按比例理賠,若之後出現更糟情況,就須再提出申請,相對麻煩。」佘曉皊說。


現階段長照險商品種類繁多,有定期險、終身型,還有終身還本型。定期險好處,在以小額資金進行大額保障,確保自己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但缺點是,保費逐年上調,最多只能保障到七十五或八十歲,無法終身保障。反觀終身型長照險,年繳保費高,卻少了定期險的疑慮。盤點自己的經濟能力與風險缺口,藉由保險的槓桿特性,適時補足,才能安心養老。

延伸閱讀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

40歲上班好厭世...如何才能退休月領5萬股息?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退休攻略:600萬就能財富自由

2024-04-11

她月薪7萬,台北租房生活費4.5萬...拼到50歲也買不起房,如何脫離金錢困境?被動收入規劃法,存到上億退休金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