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陶冬:聯準會釋放寬鬆預期 暗示經濟周期來到頂部

陶冬:聯準會釋放寬鬆預期 暗示經濟周期來到頂部

2019-03-24 11:05

面對同樣半杯水,有人說一半滿,有人說一半空;面對同樣的經濟放緩,有人增風險權重,賭全世界央行放水,有人離股入債,賭企業盈利放緩。

上周(3/11-3/15)經濟資料普遍不理想,股市開心了四天,為態度突然溫和了的聯準會鼓掌,流動性憧憬激發出投資者的入市積極性。

 

然而,當德國工業生產出現收縮(註:2016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的消息傳出時,市場意識到央行放水的背後原來有原因,歐美股市大跌,德國國債重回負利率。

 

美國十年期利率低過三月期利率,利差倒掛再創新遒,預示美國衰退風險高漲。在聯準會效應下美元先跌,但是歐洲資料隨後推高美元匯率,日元成為避險天堂。

 

歐洲峰會給唐寧街(註:英國首相官邸)最後通牒,如果不願意參與歐洲議會選舉,英國必須5月22日前脫歐;假如英議會不支持梅內閣建議的話,就請在4月12日前離開。英鎊匯率走軟,不過最後也被歐元的弱勢拉起。

 

土耳其里拉暴跌,全世界的新興市場資產受到衝擊。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曾經升過68美元,但是最終受制於全球經濟的陰影,收報跌破67美元。全球避險意識趨濃,黃金走出2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上周出爐的月度經濟資料普遍不理想,其中以德國、法國與日本的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資料最出乎分析員的意料,原因是出口、出口、出口。歐洲出口製造訂單連續第六個月收縮,訂單指數竟然跌到歐債危機時候的水準。

 

最值得留意的是素有歐洲經濟火車頭之稱的德國出口訂單大泄,其中汽車、化工品和機械類訂單遭受嚴重打擊,而此反映著全球消費與投資的低迷,尤其折射出亞洲需求的迅速放緩。

 

這些顯示歐洲經濟已經半條腿邁入經濟衰退,也是歐洲央行的政策立場突然出現U-型轉變的原因。今年年初筆者曾經指出,去年的金融市場動盪在今年會蔓延到實體經濟,現在月度資料開始顯現出來。

 

聯準會從「防通膨」轉向「穩增長」

但降息氣候尚未形成

 

哪怕時至今天,筆者依然覺得經濟學家對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過度樂觀,市場只對政策寬鬆感到鼓舞,卻沒有深究政策寬鬆背後的原因。

 

美國聯邦儲備局在上周例會後表示今年不會升息,前瞻性指引中明年的升息預期也減少至孤零零的一次。同時,資產負債表的縮表活動從五月開始放慢步伐,十月份徹底結束。

 

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記者會上,他對經濟增長風險的表述也明顯針對下行風險。市場已經預計貨幣當局放鴿,但是仍未料到群鴿起舞,這是繼去年底聯準會轉向之後又一次政策姿態的重大修正。

 

筆者相信聯準會的工作重點已經從防通膨轉向穩增長,不過節奏與力度還要取決於資料與形勢。這包括內部需求的走向、全球經濟的脈動、資本市場的跌宕,當然就業增加和工資通膨仍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以目前的情況看,筆者估計美國利率已到達本周期的頂部,降息就未成氣候。

 

川普稱要提名摩爾(Stephen Moore)出任聯準會董事。摩爾雖然是某基金的首席經濟學家並設立了增長俱樂部,他的履歷比起其他聯準會董事還是遜色不少的。此人能夠入住世界第一大央行的唯一原因,是意識形態上與川普十分接近(減稅、去監管),並曾擔任川普競選團隊的經濟顧問。

 

摩爾是鮑威爾政策的積極批評者,不遺餘力的批評者。如果被國會批准任命,摩爾會成為川普在聯準會的揚聲筒,也可能衝擊聯準會決策尋求共識的傳統運作模式。

 

本周焦點,穆勒通俄門調查結果可能對美國總統及全球市場的影響,此調查結果對美國政壇可能帶來的衝擊難以估量。英國國會第三次審議梅內閣修改後提交的脫歐方案,歐盟的夾擊舉動,令英國進入兩難狀態,英鎊匯率波動進入高危時段。在資料上,美國核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預計1.8%,歐元區預計1.5%。

延伸閱讀

經濟信心持續走升 大家有感受到嗎?

2019-03-20

總體經濟指標同步弱化 台股接近年線應戒慎恐懼

2019-03-13

中央、地方不同調 戳破中國經濟膨風假象

2019-03-13

陶冬:全球經濟下滑速度可能比想像的更快

2019-03-10

2024定期定額看過來!永豐金、第一金、合庫金...10檔金融股2023年受委屈了!明年這2檔最可能大漲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