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後疫情時代,為什麼我建議「口罩仍需戴」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後疫情時代,為什麼我建議「口罩仍需戴」

2020-06-04 11:37

出門「戴口罩」已經是台灣民眾這段時間以來最熟悉的生活習慣。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降溫,各國陸續解封,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已經連續49天本土零確診,行政院也在討論解禁的相關措施,預計6月7日、也就是連續8週無本土新增個案,就可以啟動防疫新生活。

 

隨著近幾個月全球和台灣疫情降溫,民眾是否還需要戴上口罩?

 

口罩,不僅是台灣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武器,更意外打開「Taiwan」的國際能見度,口罩國家隊更是成為新一代的台灣英雄,在此提出我對於防疫這段時間以來「口罩學」的觀察,說明從初期的「口罩無用論」到口罩「隨時戴」,再到後疫情時代的「口罩仍須戴」這幾個階段的轉變。

 

中國武漢點燃新冠肺炎疫情的初期,中國就已經在世界各地大肆搶購口罩,即便中國本身就是生產口罩的大國。當台灣發現疫情不容小覷,政府立刻宣布暫時禁止口罩出口,引來一些親中者批評的聲浪。

 

可是仔細想想,以往我們每年要從各國進口將近4億片的口罩,其中最主要的進口國就是中國,疫情爆發後,中國自己都自己在搶購了,哪有多餘的口罩賣給台灣,而台灣當時每天只能生產180萬片,根本無法滿足自己的防疫需求,因此才會祭出口罩出口的禁令。

 

疫情爆發初期,我就提出兩個看法,第一是新型冠狀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並非空氣或飛沫傳染,只要徹底勤洗手、避免自己碰觸眼、口、鼻等習慣,在非密閉場合就可以保護自己,戴口罩反而造成假性安全感。

 

第二,當時並沒有發生社區感染,政府也宣導,除非前往醫院或人潮較多的密閉空間,否則健康民眾可以不必戴口罩,目的就是希望民眾不要搶購口罩,把口罩留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病患。

 

當時有政治人物在公開場合時,總是戴上口罩,我認為這是不科學也「不道德」的行為,民眾看到他們都戴上口罩,自然也會覺得要搶購口罩,以當時口罩儲備量,根本無法應付。

 

推估平時非疫情時,台灣基本的口罩需求量每年約6億片,主要是給醫護人員及呼吸道病人使用,以台灣每天生產約180萬片而中國又禁止輸出下,連醫護人員均不夠使用,在當時口罩供給量不足及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下,我提出第一階段「口罩無用論」,目的就是避免讓第一線的防疫潰堤,影響防疫工作。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轉變,政府的口罩政策從一開始不需要每個人隨時都戴口罩,到接下來提出口罩全面限制出口,緊接著為了避免口罩被不肖業者趁機哄抬價格,祭出口罩統一收購以及統一價格的政策,滾動式修正就是評估自身的能力,適時地推出因應措施。

 

為了讓民眾都可以順利買到口罩,台灣率全世界之先,結合資通訊科技和健保資料庫資源,提出口罩實名制,避免民眾搶購口罩、造成另一種社會問題。

 

在各國都缺乏口罩的情況下,政府也在很短的時間內,結合66家民間工具機和口罩生產商的能量,組成口罩國家隊,在短短3個月內產能增加8.5倍,四月底前已成功日產1,600萬片口罩,行有餘力,更將口罩運抵美國、歐洲、加勒比海及新南向等地展開人道救援,實現「Taiwan Can Help」,讓台灣在國際上得到很多好評,成為成本效益超高的柔性外交。

 

近來世界各地陸續發現假陰性或無症狀感染者,中國官方統計,在確診病例中有高達86%是無症狀感染者;鑽石公主號採檢也有50%屬於無症狀感染者;敦睦艦隊估計也有80%屬於無症狀感染者,之前台灣有出現數個感染源不清的社區個案,恐怕也都是被無症狀感染者所傳染,面對這樣無形傳染者,就必須每個人作好自我保護。

 

其中,戴口罩最主要目的不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戴給別人看,目的在提醒自己現在還是疫期,同時也提醒對方戴口罩,尤其自己都不知道的無症狀感染者,這段時間以來,只要在密閉空間(如搭乘火車、捷運或是多人會議上)都需要戴上口罩,如此被感染的機率也將大幅降低,口罩也成為達到社交距離的最佳工具。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傳染人戴口罩估計可以減少約30%被感染的機會,但如果是無症狀感染者自我戴上口罩,就可以大幅減少95%傳染給別人的機率,傳染者及病人都戴上口罩,傳染的機率就剩下1.5%,病毒傳播出去的機會大降,只要感染的人數愈來愈少,即使開放邊界後也無須擔心爆發社區流行。

 

尤其各國進入「解封」階段後,戴上口罩的新生活運動就變得格外重要,尤其接下來會有其他國家旅客來到台灣,有症狀的感染者可以藉由量測體溫方式進行偵測並隔離,但或許有更多無症狀感染者無法在第一時間排除、進行隔離,此時就須仰賴全民動員保健康,每個人在密閉場所都主動戴上口罩、勤洗手,不用手指觸摸眼口鼻,才能阻絕病毒流行。

 

作者簡介_涂醒哲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前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

 

延伸閱讀

他只存1檔金融股,想靠「500張上海商銀」領股息一輩子,股災一度蒸發千萬元嚇到:存股真的不能死抱

2020-06-03

欠學貸400萬,7年後存7000萬的理財技巧!他33歲提早退休,公開「存不到錢的3個壞習慣」

2020-06-02

礦泉水和果汁都賣25元,為什麼礦泉水廠商幾乎賺不到錢?破解「飲料訂價」的秘密

2020-06-02

寶林茶室2死》米酵菌酸是什麼?無臭無味,食物汙染後風味正常!台灣曾在2食物中鑑識出米酵菌酸,中毒症狀一次看

2024-03-28

屢遭質疑疫苗暴利,高端3點聲明澄清…認了沒國外訂單,指揮中心採購價格意外曝光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