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新加坡擴大解封,每天數千確診、照樣「擠地鐵約吃飯」…李顯龍:須做好更多準備:明年全球經濟將衰退

新加坡擴大解封,每天數千確診、照樣「擠地鐵約吃飯」…李顯龍:須做好更多準備:明年全球經濟將衰退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

焦點新聞

shutterstock

2022-05-01 17:34

編按:新加坡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對外開放、在東南亞地區取消旅行限制,很大程度上已經恢復疫情流行前的日常。

不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五一勞動節的談話指出,全球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各國央行緊縮政策,新加坡必須為更多的經濟挑戰做好準備,他也警告,明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衰退。

李顯龍說因為俄烏戰爭,為新加坡年初原本抱持謹慎樂觀的新冠疫情復甦前景蒙上陰影:「新加坡人已經感受到戰爭對生活成本的影響,新加坡每年因為能源價格上漲,而遭受80億新幣(約454億港元)的打擊。」

(原文刊登於2022/4/26,更新時間為2022/5/1)

 

新加坡3月底擴大鬆綁防疫措施以來,單日新增確診數仍呈下降趨勢,專家對此分析,關鍵在於人口免疫力。隨著疫情保持穩定,下週起進一步放寬措施,民眾離正常生活又跨了一大步。

 

近來台灣COVID-19疫情升溫,面對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政府調整防疫方向,追求「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新加坡則是去年就明確宣示要「與病毒共存」,儘管歷經Delta、Omicron疫情,導致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單日新增案例從數千例暴增至1萬多例,甚至最高一天新增2.6萬人確診,這個目標都沒變過。

 

為堅持「與病毒共存」的方向,新加坡持續推動COVID-19疫苗接種、擴大追加劑接種對象,並採行只有完整接種者才能到餐廳內用或進到購物商場等場所的「疫苗接種者有別」等措施,提高接種率。目前星國92%人口已完整接種,73%已接種追加劑。

 

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新加坡先前也出現一波Omicron疫情,在2月底左右達到高峰後,單日新增確診數逐步下降。因此,星政府決定自3月底開始,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戶外不強制戴口罩、社交聚會人數放寬至最多10人等。

 

放寬防疫措施後,星國疫情仍保持穩定,新增確診數未如先前預期上升。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Alex Cook)向中央社記者分析,其中的關鍵是人口免疫力,這主要來自接種疫苗、追加劑,以及Delta、Omicron疫情的大量感染案例。

 

古阿烈指出,新加坡Omicron疫情達到高峰並非因為加強防疫措施,乃是因為人口已達到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而防止更多傳染發生。

 

走過2年多的抗疫日子,大多數新加坡民眾都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在疫苗覆蓋率超過9成的背景下,儘管每天確診數仍達數千例,但大多數人仍「照常生活」,擠地鐵上下班、與朋友相約吃飯喝酒,並沒有太多的擔心。

 

除了疫苗,快篩也是新加坡疫下日常的一部分。去年6月起,星政府開放民眾購買居家快篩試劑,起初一劑價錢約為新台幣200多元,但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獲准販售,目前價錢已降到一劑新台幣100元左右,超市、藥妝店都可買到。

 

在新加坡,有些企業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場所上班前必須先自我快篩,媒體採訪有時也會被要求出示自我快篩陰性的結果。另外,新加坡目前每天新增確診數的統計,除了PCR核酸檢測陽性者,還包括到家庭診所就醫、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性的案例。

 

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今天新增2709人確診,再添一起死亡案例,境內累計118萬124起確診案例,1325人病故。

 

隨著疫情保持穩定,星政府昨天宣布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自26日起解除社交聚會人數限制;允許所有員工返回辦公場所上班;取消社交距離措施;取消大型活動人數限制;調整「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等級,從先前的橙色警示降為黃色。不過,民眾外出時,仍須遵守室內場所必須戴口罩的規定,戶外可選擇不戴口罩。

 

在鬆綁邊境措施方面,自1日起,已完整接種的旅客入境後,不需強制隔離也不需接受檢測。自26日起,經海、空入境的旅客,若已完整接種疫苗,出發前往新加坡之前不再需要做檢測。

 

如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這些措施的調整讓民眾生活「幾乎回到疫情前的樣態」。

延伸閱讀

居隔改3+4,台大兒醫院長認「還算及格」!ICU醫師:別小看台灣人「看情勢自我調整」能力

2022-04-26

我確診了,該要去哪裡收治?台灣將有460萬-470萬人染疫!一圖看清楚不用慌張

2022-04-26

今+5108例/居隔3+4明上路,4天能上班不能上學!確診如何回報「一圖秒懂」、匡列天數縮至2天

2022-04-25

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我是不是確診了?Omicron與感冒「咳法」不同 一句口訣秒懂「關鍵差異」

2022-04-25

沒生孩子晚年孤老?為何頂客夫妻過了50歲感情特別好:不相互照顧,家裡就是品質最差的養老院

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