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滿手現金最實在!全民樂普發6千元背後心態的隱藏危機…財政學者論戰:政府如何掏出1800億?

滿手現金最實在!全民樂普發6千元背後心態的隱藏危機…財政學者論戰:政府如何掏出1800億?

蕭婷方

焦點新聞

shutterstock

2023-01-05 13:25

2022年營所稅及綜所稅表現超乎預期,全年稅收比預算數超出4500億元,政府聽到「還稅於民」的聲音後,宣布將普發現金6000元。

台灣在政府負債緩步增加的前提下,史無前例將財政盈餘齊頭式「退還」全民,財政學者意見兩極。

不論如何,基層民眾樂道「時機歹,現金在手最實在。」執政黨立委也私下說,「現金發下去,基層最有感政府有照顧。」

然而,這些不分朝野的呼聲背後,事實上正彰顯民眾對現狀不滿、對政府投下了不信任票。

 

國家角色劫富濟貧 齊頭式普發挑戰政府功能

 

攤開「財政學」課本,概論探討政府存在的重要目的:政府在「收入」與「支出」之間,扮演導正資源配置與重分配的關鍵角色。言下之意,在市場邏輯無法全然照顧所有人的前提下,政府透過課稅、社會各項福利與建設支出進行財富重分配。

 

綜觀台灣近年稅收主要來源,在租稅負擔率(租稅收入占GDP)僅13.4%前提下,依照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2020年研究,台灣疫情前,前10%家戶貢獻約80%的綜合所得稅稅收,不到1%的營利事業負擔75%的營所稅,營業稅稅收99%以上都來自平均月銷售額高於20萬的加值型營業人;僅約3分之1的營業人合計貢獻1%的營業稅收。

 

言下之意,台灣是極少數人負擔了大部分的稅收,雖然彰顯台灣稅收制度尚有改進之處,卻也凸顯政府從「相對有錢」者收稅,「重分配」進行全民建設、提供社會福利等。

 

陳國樑認為,齊頭式平等普發現金,無論有錢、沒錢全都可以領,政府形同放棄自己的角色,如今民間歡騰發現金,其實是認為「靠政府不如現金在手」,背後正彰顯社會認為政府功能不彰、對國家不信任。

 

過去超徵1.3兆,錢到哪裡去?1500億元哪裡來

 

政府日前已拍板全民普發6000元,相關配套待規劃後公布。無論如何,以全台2300萬人計,至少要準備約1500億元現金發放,接下來的問題是「政府真能拿得出錢來?」

 

據財政部統計,台灣過去六年超徵1.3兆元,但特別預算舉債逾2兆,但全國實際債務僅增加3000多億元。

 

詳見:政府「還稅於民」是民主還是民粹? 台灣6年超徵逾1.3兆,舉債卻更多 領現金你該知道的3件事

 

特別預算在財政邏輯上並無「收入」,為何借這麼多錢、實際債務增加卻很少?只能是:1.實際沒有花,2.有在還,並且拿預算以外的錢逐步還債。

 

目前台灣特別預算舉債包含新式戰機採購、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等,仍持續支出,因此只能是拿超徵收入拿來做債務還本。財政部長蘇建榮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也曾說,稅收大於預算數,要拿來減少舉債或還債。

 

然而,立法院正審查的「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預算書,行政院預計在總預算與特別預算合計要舉債3864億逾元,顯示「國家還是缺錢花」。

 

稍晚,財政部官員承認,要湊齊現金普發6000元還是要舉債。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研究,世界政府發放現金予全民個案,美國因疫情救急才發,至於鄰近亞洲香港與新加坡,則因財政充裕,錢給政府也發不完才退稅。

 

全民買單台電虧損 政策有效干預景氣循環?

 

最後回過頭來看,超徵稅收哪裡來?據財政部資料,編列預算時低估了經濟成長率,實際經濟成長率為6.53%,遠高於預估5.08%,而上市櫃公司獲利成長也遠高於預估7成。

 

總統蔡英文日前在國安會議上裁示,超徵稅收各1000億元補勞保、健保基金財務缺口、補貼台電電價,另1000億用於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剩下1800億元規劃全民共享。

 

陳國樑分析,政府財政政策也有干預景氣循環功能,但明年未遇上「經濟大蕭條」,國發會估經濟成長2.57%,發錢理由為何仍應說清楚。陳國樑並舉例,拿錢補貼台電,若電價未能凍漲,實是拿全民納稅錢為國營事業虧損買單。

延伸閱讀

政府還稅於民,新加坡香港有前例!但為何國際信評資優生台灣,須舉債發錢?1表2數字露端倪

2023-01-06

政府「還稅於民」是民主還是民粹? 台灣6年超徵逾1.3兆,舉債卻更多 領現金你該知道的3件事

2023-01-03

40歲上班好厭世...如何才能退休月領5萬股息?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退休攻略:600萬就能財富自由

2024-04-11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