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中國A股3000點再現!股市築底完成 債市機會不要忽視

中國A股3000點再現!股市築底完成  債市機會不要忽視

2019-06-24 11:13

過去一季恐慌情緒瀰漫之際,本專欄連續提出2500-3000點之間是A股大底的觀點,過去兩週,和緩地爬到了3000點,是什麼推動的?

 

事實上,並沒有哪一項單一因素,讓市場回升,其實就是恐慌壓力釋放地差不多了,川普演得過癮,只是繼續提供股市被嚇大的抵禦力能量。

 

前幾期我們提過「反脆弱」理論,A股和全球市場正在養成面對中美貿易戰的新抗體。另一頭,科創版登場、創業板重組上市鬆綁、央行持續發出穩貨幣供給的訊號、基本面數據沒有比預期壞,這都給市場復原力。

 

本專欄一直提醒讀者關注外資在A股的影響力,在這一波仍舊扮演重要力量。6月份以來北向A股資金淨流入已經超過450億人民幣(以下同幣值),曾經一度單日買超100億。本月份富時羅素將A股納入全球指數,簡單試算跟蹤這一指數被動配置A股的資金,就有超過100億等著進場。

 

這大半年來,外資投資圈對於A股其實沒有新故事,只是反覆地觀測A股的估值低位(上證本益比目前也只有13倍)、MSCI指數納入A股的資金效應,持續買進的理由簡單但是力量扎實。中國本地基金經理和散戶怕東怕西,還是擺脫不掉賺主題輪動波動的小聰明,而事實證明,看起來笨重的外資一直是抄了大底。

 

今年還是震盪行情,還有調整機會。不用躁進追高,3000點以下積極補進,對!定期定額操作方式,很適合今年的策略。

 

最近我去了美國一趟,有場晚宴,華爾街女性資深董事餐會,管理資金算一算共約800億美元,有管新興市場股市、拉美股權投資、美國股債市帳戶等,這倒沒什麼,我感到興趣的是這些人的多樣性,正好10人,三位白人、兩位印度人、三位黃皮膚(日韓中各一)、兩位拉丁美女,我覺得這才是美國的競爭力所在,這樣的多樣性在東方很難見,即使在國際化程度高的香港、新加坡都不易見到。

 

我想起剛到大陸工作時,每位同事都跟我說很難挑戰本地已經很有市場地位的同業,例如同在附近大樓的一家前3大的同行,我告訴同事一個觀察點讓我很有信心,光看這家公司只用上海話開會,就知道我們一定能夠超越他們,事實也是如此發展,耗時不到五年。

 

拉丁美女說,她是二代移民,美國文化給了他們階級流動的機會,但是他們都很憂慮川普要驅逐移民的政策傾向,對於美國競爭力的戕害。這裡不討論政治學、社會學,只關心趨勢對於我們荷包的影響。我觀察那一晚的組成,大約也是全球財富組成的流向。

 

華爾街很早就關注中國投資機會,但是在美國被問到最多的,反而不是A股,而是中國的債券市場。一方面QFII進入A股的機制架構討論超過20年,老外對於中國A股並不陌生。

 

他們說,中國債市才是真正的深水區,在美國、歐洲市場,債市規模都大於股市,他們相信中國也會如此發展,國際資金在中國市場的佈局不會缺席,但是中國債市的透明度太低,中國政府自high的評級體系也讓老外覺得跟廣東人吃猴腦一般驚悚,真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翻開全世界金融史,畢竟股市崩盤傷害性遠低於債市危機,股市崩盤可以推倒重來,債券市場輕則金融企業倒閉,重則是引發戰爭。

 

截至2019年5月末,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規模已經超過91兆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現在有1141家境外投資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債券的總額將近2兆人民幣;「熊貓債」累計發行超過190支,金額有3000億以上。

 

如果2年前台灣朋友問我中國債市要不要投?我不會建議,台灣人被老外教育過,債市投資評估邏輯和西方世界一樣,要跟外面世界解釋中國債市的叢林法則,我嫌累。

 

今天,我會建議得要挪些時間注意,這個市場正在改變,本地參與資金本來就穩定增長,外來資金則是饑渴而龐大。中國的評級體系接下來改變會較大,允許外資評級機構落地是個重要轉變、ABS(資產擔保債券-以金融資產擔保品而發行債券來籌資)進入市場、債券違約率提高,都要倒逼債券估值朝市場化前進,而非以往的單由政府決定價格的模式。這個市場即將迎來內外資對弈的局面。

 

事實上,在不良債券市場,外資已經獲利頗豐了,因此,接下來對於中國對外開放度低的龐大的政府債、企業債、ABS市場機會,外資機構是不會放過的,而這個機會,也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

2023年淨零轉型 x 循環永續論壇:廢棄物成企業必爭之地!

2023-04-24

上市櫃更名潮/崑鼎投控→崑鼎綠能環保…全台最大廢棄物處理、資收、焚化爐公司,更名致力資源循環效能

2023-09-20

把廢棄物變黃金 隆順靠專利落實循環經濟

2023-09-07

「沒處理的環保廢棄物還是垃圾!」終結污染刻不容緩...業者:可堆肥塑膠應被重視

2023-09-07

循環經濟、數位轉型雙軌並進,40歲海陸家赫要打造百年企業根基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