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台積告格芯掀專利戰!台積電原本會更強?如果張忠謀在5年前做了「這件事」

台積告格芯掀專利戰!台積電原本會更強?如果張忠謀在5年前做了「這件事」

台積電八月營收創下1061億元歷史新高,市值飆到台股史無前例破七兆,超級亮眼成績除再次確認半導體龍頭寶座位置,顯然也完全無懼中美貿易陰影以及格芯(GlobalFoundries)的專利訴訟威脅。

儘管台積電王者氣勢無人能敵,但也不能說完全沒風險。格芯在八月底發動大規模專利訴訟戰即便看起來勝算極低,但勢必還是會讓台積電先付出一筆高昂官司費用,萬一有個閃失,代價可能會高達數十億美金。

 

事實上,這個風險本來完全可以避免。關鍵就在五年前,創辦人張忠謀的一念之間。

 

時間拉回2013年,藍色巨人IBM為了擺脫旗下賠錢的晶片製造事業,首先找上台積電。張忠謀後來公開表示,此案最後雙方因為價格與其他條件沒有談攏而作罷。

 

龍頭既然沒有興趣,IBM只能另尋買家。一年後與格芯達成協議,IBM將高達1.6萬件半導體專利轉讓給格芯。同時給予高達15億美元補貼,將其半導體事業群移交給格芯。這個罕見的「倒貼式」交易,為何會拱手讓給競爭者,外人實在很難理解。

 

台積電、格芯技術發展

「相依性」高

 

根據台灣智慧資本專利分析團隊對於兩公司的專利組合進行交叉比對發現,台積電全球3萬多件專利組合與格芯併入IBM專利後的2.5萬件在許多層面上都是互別曲頭,勢均力敵。由專利申請過程中由各國審查委員認定的「引證案」(prior arts sited by Examiner)數據中可看出,格芯專利被台積電專利申請案引用1797次,台積電專利被格芯申請案引用了1608次,

 

這代表雙方在技術發展上的「相依性」非常高,也就是說,若單看美國專利,台積電與格芯的專利組合無論從整體數量、申請的日期分布(基礎性、優先性)、技術領域分布與質量係數來說,都處於旗鼓相當的態勢。

 

台積電當年選擇不接收,顯示出對自身技術的高度信心,認為就算任何其它對手接手了IBM的半導體事業與技術,也在十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無法趕超台積電。以最後的結果來看,確實也是如此。

 

不過以專利布局的角度來說,恐怕就輕忽了IBM專利資產的價值與實力。

 

過去數十年來,IBM一直都是智慧財產權界的巨獸,所擁有專利的數量與品質堪稱頂尖。格芯用來控告台積電的13件美國專利中,就有5件是來自IBM(另外7件源自格芯,1件來自格芯前身AMD)。

 

這種巨頭企業的專利戰之中,不論是被挑選出來上法庭亮相的「陣前武將」,或是在大後方全面備戰的「專利軍團」都十分重要。

 

「陣前武將」即13件關鍵專利,是能否在法院程序中過關斬將的關鍵之一;而「專利軍團」則在權利金計算與庭外的交叉許可談判至為重要。

 

如果台積電早一步接收IBM專利

有助防堵今日風險

 

張創辦人當年選擇不接收,或許是基於自身技術的高度自信,認為就算對手擁有IBM專利,也無法在十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趕超台積電,所以不在意拱手讓人。如今看來卻是讓一個低級別的競爭對手,一口氣縮短與自己的競爭差距,縱使造成傷害的機率不高,但總是讓自己置身於風險中。

 

這反應了國內企業的一種特性:對有形資產與產能運營的精算能力非常強大,相較之下對無形資產如專利布局的評估就容易輕忽。

 

假使當年台積電能早格芯一步接收IBM的專利資產,不僅可以防堵今日的風險,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上更不只是「領先群」,而是成為獨步全球的「領先者」。一來一回之間的落差如此之大,也值得國內所有擁有技術優勢、對智財專利卻不熟悉的企業引以為鑑。

 

張智為小檔案

出生:1978

學歷:交大應用化學系學士

經歷:宇東集團(Transpacific IP)台灣總經理,IAM全球Top 300專家

現職:台灣智慧資本執行長

延伸閱讀

富士康傳積欠龐大債務恐遭陸接管 鴻海發聲明闢謠

2019-10-01

鴻海主管轉戰資策會 挾台灣數位教育資源深耕印尼

2019-09-26

把股市聖經讀破的男人 教你提前找到漲十倍飆股

2019-09-25

股市不敗傳奇人物:不看盤、不停損...他從「種稻」悟出買股哲學,40年從未虧過錢

2019-09-23

打造全台首座水面型電站 連台積電都想落腳設電廠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