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貨櫃價格至少翻三倍,有錢都要不到… 這家台灣腳踏車踏板大廠 為何能逃過缺櫃風暴波及?

貨櫃價格至少翻三倍,有錢都要不到… 這家台灣腳踏車踏板大廠 為何能逃過缺櫃風暴波及?
台萬工業擁有自己的品牌與通路,早早設立發貨倉,布局短鏈供應。

今周刊編輯團隊

產業動態

今周刊攝影團隊

2021-02-01 18:41

全球航運急漲,企業主面臨成本上漲、交貨期拉長的壓力,埋下調整營運體質的結構性影響。而無所不在的斷鏈風險,也讓台灣許多中小企業被迫因應客戶要求,提前布局短鏈供應。

隨著全球缺櫃風暴愈演愈烈,台灣許多中小企業成為重災戶,最直接的衝擊就是營運成本提高。「從去年10月開始就有缺櫃情形,貨櫃價格至少翻了3倍,現在甚至可以說,有錢都要不到櫃。」一位從事卡車車燈代工的業者劉先生向本刊透露。

 

劉先生的客戶,主要在北美與德國,過去他每周都從基隆港運出一個40呎貨櫃的零件,現在平均延遲2、3周。面對高漲的運費,他搖搖頭苦笑說,只能咬牙硬撐自己吸收,因為競爭對手都在馬來西亞、東歐、墨西哥等地,具有關稅與匯率優勢,難以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大客戶要求赴美設倉 業者:營運資金會多出好幾倍

 

「有的客戶急著要貨,會要求改用空運。」劉先生說,過去空運占比不到10%,目前翻倍到20%,「還好費用由客戶承擔。」然而過了這關,更大的難關還在後頭,其最大的客戶,為了降低自身風險,要求改變下單模式。「以前是缺多少就下多少單,我們每周出貨一次,但現在,他希望我們可以先備好一季的量。」

 

之後貨運價格,喬船、喬櫃子都變成劉先生的事,在海上走2至3周的貨品,也都算自己的存貨,該客戶甚至要求劉先生到美國設立發貨倉庫(Hub)。「東西在美國倉庫還是算我的,客戶從倉庫拉貨出去,才算他的,這代表我要壓存貨,營運資金要多好幾倍。」劉先生解釋,壓力不只是營運資金,「客戶會跟我說,他未來一季要多少量,但那只是說說,沒有保證的,若訂單有變動,我們也沒辦法。」

 

相較這家車燈業者,台灣腳踏車踏板大廠台萬工業,早在2000年時,就在荷蘭建立發貨倉庫,透過短鏈供應,成為這波缺櫃浪潮下,少數不受波及的幸運者。

 

台萬工業的總部位在台中大甲,在台灣與印尼皆設有生產基地,並在荷蘭設立銷售中心,除了幫腳踏車大廠美利達代工生產踏板外,也以自有品牌在歐洲行銷,市占率逾5成。

 

「缺櫃對我們營運的影響,並沒有很大。」台萬工業總經理白亞卉分析,一是因為產品特性,踏板、椅墊等腳踏車零件本身的體積不大,所需的櫃量比較少,約1到2周會出一櫃到歐洲。若是腳踏車下游廠,單一貨櫃僅能裝300、400輛腳踏車,所需的櫃量就會較高。

 

二是因其早在歐洲建立即時供貨的發貨倉庫,並有長期合作的貨運承攬夥伴丹麥DSV集團。DSV一手包辦台萬產品的海運與歐洲倉儲、陸運事宜,白亞卉說道,這三者環環相扣,DSV會確保台萬的產品運輸順暢,若台萬產品在海運卡關,也會連帶影響DSV在經手倉儲與陸運的收入,「所以船公司會主動保留櫃位給我們。」

 

 

訂單報價模式須改變 簽短約、談條件,成應變之道

 

目前缺櫃對台萬營運上影響,主要是在訂單報價模式的改變。白亞卉說,「缺櫃也帶動原料上漲,我的零件東漲一點、西漲一點,最後成本就多了,要如何跟客戶報價?」過去,如果客戶單量大,雙方會簽長期合約保障年度價格,但現在運費與原物料攀漲,訂單價格只能允諾一季,並且附有但書。她強調,突如其來的經營環境變動,勢必要回頭跟客戶重新談條件,「這就看公司談判的實力有多少了。」

 

二代大學前校長陳來助觀察,缺櫃、缺船帶動運價上漲的影響,應該是短期的,但這個現象必須放在從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等一連串的事件來看,就是全球斷鏈危機。「這才是真正重大的影響。」早在2、3年前,短鏈革命已經慢慢在發酵,「這一次,會更加速進行。」陳來助斷言。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顧問部執行副總經理劉彥伯,也觀察到同樣的趨勢。他說,許多中小企業主在布局海外的策略,大多仍停留在成本考量,找便宜的地方設點。「但現在世界不一樣了,應該是去看客戶在哪裡,就近市場設點才重要。」

 

短鏈布局「勢在必行」 毛利率至少要25%,才考慮設倉

 

他舉例,自己的某一個工具機業客戶,早期曾被客戶要求到美國就近供應,但受不了存貨跌價損失,又把發貨倉庫撤掉,然後走回頭路,改到便宜的東南亞投資。「但這一次他痛定思痛,決定重設發貨倉庫,而且正在進行中。」

 

對中小企業來說,短鏈布局將帶來不少經營挑戰。

 

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粗估,「毛利率至少要25%以上,才可能設立發貨倉庫。」

 

除此之外,企業還要能精準預測未來的需求量,「要生產對的東西放在倉庫才有用,否則東西賣不掉是存貨壓力,有的還要蒙受跌價損失。」另外,「很多中小企業沒有國際經營能力,要去設發貨倉庫,誰來管?」陳來助說。

 

挑戰很大,陳來助建議中小企業主,可分三階段按部就班進行短鏈布局因應。首先,從設立銷售中心開始,第二階段設立發貨倉庫,最後一步才到當地設廠。

 

設立銷售中心,目的是為了了解市場。「海運運送距離遠,時間動輒2至3周,若出貨與訂單無法配合,成本相當高。」陳來助指出,在海外設銷貨中心,成本相對比較低,但可以就近掌握訂單與產品特性,將資訊回傳台灣的營運總部,除了避免出貨發生錯誤,還能提高對市場需求的掌握度。

 

中小企業主想要在此時設立銷售中心,可以從「點」開始,並向外延伸,先派駐業務人員,或在當地召募人才,並採取居家辦公的模式,省去辦公室的租金成本。業務端扎穩之後,企業主就必須建立數位平台,蒐集並分析業務數據,以利提升生產效率與排程。

 

海外設廠要有兩條件 獲利強勁、穩固的供應鏈夥伴

 

銷售中心步上軌道後,第二步是設立發貨倉庫。陳來助指出,中小企業主在設立發貨倉庫,主要面臨的兩個考量點是「位置」與「成本」,「發貨倉庫最好是位在交通便利的免稅區,若要節省成本,可以找外部夥伴(Third Party)來協助。」

 

設立發貨倉庫之後,整個庫存管理的複雜度也會隨之提高,產品會從產線、總部庫房、海運、發貨倉庫,到最終出貨歷經5個階段,若產品種類多樣,一旦產銷無法協調,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競爭力。

 

陳來助說,企業主不能只再利用Excel進行生產排程,必須用先進的數位工具,讓生產與銷售能即時配合;劉彥伯也提醒,「設立發貨倉庫,要把數據即時回饋到台灣進行分析,提高精準預測價格與訂單的能力。」

 

▲二代大學前校長陳來助。

 

「到當地設廠是最後一個階段,但難度很高。」他認為,企業到海外設廠的條件,一是必須要有強勁的獲利引擎,二是必須要有穩固的供應鏈夥伴。陳來助點出,「到海外設廠,全部都從零開始,可能甚至連包裝的紙箱廠商都找不到。」若供應鏈無法支持,就會使生產成本提高,海外設廠的投資決策,也容易失敗收場。

 

而要凝聚上下游供應鏈,一起到海外設廠是很艱鉅的挑戰。陳來助認為,透過數位工具,可以讓企業降低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性。以前的工廠多屬於大工廠,占地面積廣,且是勞力密集為主,「但現在土地成本愈來愈高,未來是小工廠的天下。」

 

企業主要能在有限的面積,發揮最大的效益,勢必得引入智慧製造與排程管理,提高自己生產的彈性。陳來助接著說,「未來,甚至連生產模式都會整個翻轉,例如,許多原物料透過3D列印就能生產,不需要有實體供應商進行供貨,如此一來,生產製程模組化,到哪設廠都不是問題。」

 

深入解析大缺櫃風暴連鎖效應 詳見第1256期《今周刊》

延伸閱讀

航運業衝完半導體業繼續拚!CP值高的股票怎麼找?一表帶你從產業本益比找下一張「台積電」

2021-01-22

航運股史上最瘋狂漲價!澳洲航線漲894%、歐洲航線漲516% 斷鏈、掉單、塞港….缺櫃風暴全解析

2021-01-13

貨櫃航運股全面大漲!景氣會持續多久?老謝這麼說

2020-12-30

爽吃「GODIVA巧克力霜淇淋」衝了!「買1送1」口味任選 限時2天「販售門市」看這裡

2024-04-17

迪士尼樂園「快速通關」要抓了!濫用特殊優惠列「黑名單」 2樂園優先實施:讓你一輩子別想玩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