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未來60年,將人手一台電腦!

未來60年,將人手一台電腦!

2014-02-25 10:51

由iPhone啟動、Android加速、iPad擴展成全面變革的媒體與科技鉅變,在賈伯斯過世後的幾年間,已經變成許多矽谷、紐約、好萊塢人士這輩子從未見過的大漩渦。重點不只是全球兩大最具影響力的企業——Apple和Google——打得你死我活而已,他們掀起的行動變革突然讓六個產業總計約兩千五百億美元的營收,變成各家搶食的目標。

對當初押錯寶、選錯邊的業者來說,過去五年相當難熬。報社眼看著平面廣告營收與發行量下滑到二十年來的低點,報社雇用的記者在過去五年幾乎裁了一半。書籍出版商擔心他們也即將步上後塵,受到類似的衝擊。亞馬遜不僅壓低書籍的售價,讓出版商難以獲利,也利誘出版商旗下的知名作者到亞馬遜出版作品。電影製片商的高層已經看到DVD的事業從眼前蒸發,現在觀眾會立即上Facebook與Twitter表達對影片的看法,也摧毀了片商吸引觀眾進場看爛片的能力。電視業也憂心忡忡,因為奈飛和Google的YouTube之類的科技公司正以自己的內容爭搶他們的觀眾,對有線電視的每月訂費形成很大的壓力。

但是行動變革也創造了許多新的獲利機會,尤其是在電視界,並促成以前從未料到可能成功的商業合作關係。科技公司開始和他們原本興趣缺缺或沒什麼密切關係的娛樂業頂尖導演與製作人大力合作。紐約和好萊塢的巨頭現在都在開發精緻的行動app,並與他們以前覺得助長剽竊歪風的軟體開發者合作。事實上,紐約和洛杉磯現在都有蓬勃發展的科技新創企業社群,洛杉磯的科技新創企業正迅速逼近一千家,紐約現在約有七千家。頂尖經紀人和製作人原本沒什麼理由造訪北加州,如今幾乎週週前往。

「我們已經為旗下的客戶及其他人推出了五個不同的新創公司。」好萊塢創意家經紀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簡稱CAA)的事業開發長麥克.亞諾佛(Michael Yanover)表示,「每次我們推出新創企業,就需要資金,所以我們經常造訪創投業者,以尋求資助、資訊和資源。我們和所有有趣的新創企業及成立已久的大公司見面,例如我們和亞馬遜有很多合作,還有YouTube。我們注意正在崛起的任何東西,看它像不像Pinterest、IntoNow、Shazam等等,我們想參與其中。」

亞諾佛不願透露年紀,但他看起來四十幾歲,思考「矽谷—好萊塢」合作已經十五年了。網路狂潮期間,他正在洛杉磯經營自己的新創企業,舊金山的Macromedia公司突然找上門,找他來幫忙建立第一波大量湧現的網路內容。

我們和《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的幕後創作者麥特.史東(MattStone)及崔雷.帕克(Trey Parker),還有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及詹姆斯.布魯克斯(James L. Brooks)做了一些非常開創性的合作,以換股的方式為我們的網站創造內容。那不是電視節目,但連續的集數很像電視節目。我們買下原子電影(Atom Films),最後我負責經營所有非遊戲的內容,包括電影、動畫、音樂、影片,甚至賀卡。

我在Macromedia做的其中一件事是負責嵌入式Flash,當時Flash驅動網路上所有的豐富媒體(影片)。我們覺得Flash(如今為Adobe所有)未來的自然演變是嵌入行動裝置、機上盒、遊戲機等等。所以我們規劃了一個計畫,計畫代稱是「哥倫布」,因為那是新大陸嘛!哥倫布計畫的目的就是把Flash嵌入任何地方,包括手機。

二○○二年,行動應用程式的體驗還很原始,但是對我來說,我一直很清楚以後一切的東西都會躍上手機。在新興市場中,他們早就跳過個人電腦,直接用手機做事;跳過固網,直攻無線通訊了。那兩個因素告訴你,喔天啊,手機會是未來展示與傳播內容的裝置。

但是亞諾佛打造網路內容的任務需要擱置好一陣子,因為當時的科技發展還沒跟上,多數家庭還沒有寬頻連線,快到足以顯示影片的無線上網及無線裝置就更甭提了。二○○三年他加入CAA,為他找到的許多行動新創事業發聲。「後來賈伯斯推出iPhone。」他說:突然間世界打開了,完全解放那些遭到電信商及傳統手機僵化平台所束縛的開發者和創意人士。所以當iPhone出現時,就像摩西領導眾人離開沙漠,走向聖地一樣,是個驚人的時刻,也解放了所有人,當然也讓Apple變得更強大了。但那是個解放時刻,如今一切都簡單多了,有iOS和Android,而且很容易使用。

科技公司喜歡用「實驗」來指他們對媒體與日俱增的興趣。如果那真的是實驗的話,那是很大的實驗。奈飛剛花了兩年的時間,斥資一億美元,製作由凱文.史貝西主演的熱門影集《紙牌屋》;續播七年前在福斯頻道上播放三年的米歇爾.胡爾維茨(Mitchell Hurwitz)原創喜劇《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奈飛也打算以同樣的方式製作其他二十個節目。Google斥資數十億美元為YouTube啟用數十個製作頻道,等於是把YouTube轉變成網路上第一個有線電視網。Facebook挾其龐大的會員數(現在約囊括半數的上網人口),變成為影片籌資及傳播的重要管道。你無法透過Facebook為好萊塢巨片籌資與傳播,但是只要幾百萬美元,你就可以拍一部獨立電影。亞馬遜、Hulu、微軟等企業目前也都在為專業內容籌資與傳播的初期。

多數人認為Apple遲早會在電視界大有作為——可能是推出革命性的裝置,或運用雄厚的財力把iTunes轉變成任何地方最即時、最深入的內容來源。賈伯斯過世前告訴幫他寫傳記的艾薩克森,他終於找出辦法讓Apple達成那目標了。目前為止,Apple尚未做出驚人的宣布,但是搭配Airplay的Apple TV已經逐漸把Apple的iPhone和iPad轉變成個人化的電視遙控器。你可以在打掃廚房時,用iPhone或iPad開始看一部電影,等你做完家事後,再打開電視繼續看。如果你喜歡雙螢幕的體驗,你也可以把電影切換到電視上播放,用iPhone或iPad上Twitter或Facebook發表電影的相關訊息,或是用iPhone或iPad做全然不同的事。

現在,CAA、莫理斯奮進娛樂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r,簡稱WME)等老牌的好萊塢經紀公司不僅向大製片廠推銷他們旗下的客戶,也會去app開發商推銷。二○一一年,CAA在晶片製造廠高通的資助下,成立Moonshark公司,這家公司將以經紀公司為劇情電影或電視節目包裝作家、演員、製作人的方式,來開發行動app。亞諾佛表示,目前的行動娛樂app都不錯,但是如果能運用好萊塢說故事與製片的架構,格局可以擴大許多。例如,作家可以為遊戲裡的角色取名字及創作原始故事。亞諾佛說:「憤怒鳥就是很棒的例子,但那只是冰山的一角、一切的開端而已。」事實上,為了善用聚合的獲利新機會,大型的科技投資業者銀湖資本公司(Silver Lake Capital)買下WME的三分之一股權,併購價未揭露。在此同時,TPG資本公司也買下CAA的部分股權。「我剛入行時,經紀商只做電視、電影、書籍、戲劇等領域。」WME的執行長阿里.艾曼紐(Ari Emanuel)去年在台上接受專訪時表示,「現在有多元的傳播管道與地點,讓藝術家創造內容。我們的客戶現在開發遊戲,把遊戲變成書,之後又改編成電影。現在經紀公司有個新的媒體部門,開發app,變化得很快。」

以下就是一例。女神卡卡(Lady Gaga)的下一張專輯《ArtPop》一開始不會以CD或數位下載的模式發行,而是推出行動app。她的經紀人佐伊.卡特(Troy Carter)跟Facebook創辦人佐克伯的共通點,比跟傳統搖滾經紀人的共通點還多。他率先運用社群媒體作為旗下藝人的主要行銷工具。此外,他也迅速成為最精明的高科技天使投資人之一,很早就投資了Spotify音樂服務、Uber計程車服務、Summly新聞服務(剛被雅虎收購)等應用程式。二○一二年底,他接受倫敦《衛報》的專訪時表示:「音樂界比以前更健全了,現在正是投入其中的大好時機。」你想想上次這樣形容音樂界的人是誰?

艾曼紐表示,從他和客戶的觀點來看,不僅這些改變都是有益的,也創造了尷尬的財富:現在除了無線電視和有線電視的業者競標他旗下客戶的作品以外,有六家科技公司也來競標,這些科技公司都有足夠的閒錢搶標,出價高於任何有線電視或無線電視業者。事實上,如果你把Apple、Google、亞馬遜、微軟、Facebook、奈飛等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加總起來,總值逼近三千億美元,足以買下所有大型的有線電視與無線電視業者。艾曼紐對於矽谷對版權欠缺尊重,向來頗多微詞。
 
不過他指出,Google在這方面已經有改善了,而且科技公司在競標其客戶的服務時,往往大幅拱高了競標價,這點令人難以忽視。艾曼紐指出,二○○九年有三十九個腳本電視節目,二○一一年增至一百三十九個。但是無論是節目品質,或是人才和傳播方面的競爭,都隨著節目的供給增加而提升了,一般認為現在的節目品質比以前好。艾曼紐向來以好萊塢最強勢的談判高手著稱,外界說他對任何人從來沒有好話,但是說到矽谷的資金大量湧入好萊塢時,他表示:「太棒了,我愛他們。」

艾曼紐說好萊塢、紐約、矽谷之間的界線模糊「很快」,那說法可能還太含蓄保守了。五年前,「電視」和電視「節目」等字眼有明確的意義,現在在對話時已經很容易產生混淆。你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上觀賞奈飛獨家製作的《紙牌屋》時,那叫看電視嗎?感覺起來是很像,但你其實是在看一家洛思加圖斯的科技公司出資與傳播的作品,而不是好萊塢的東西。而且你看的東西也不是來自有線電視或無線電視業者的基礎架構,收看《紙牌屋》的唯一方法是訂閱奈飛的服務並連線上網。

那麼,網路內容和專業製作內容的差異呢?以前兩者的分別也很清楚,但是現在常有熱門節目是從YouTube開始走紅,之後大型的無線電視或有線電視業者才以高價購買,例如《炙愛》(Burning Love)和《網療記》(Web Therapy)就是如此。現在大型電視網也會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質進行反向操作。去年秋季,為了幫新影集《生活向前衝》(Go On)炒熱話題,NBC電視台在影集正式開播前約六週,上YouTube播放首集的部分內容。福斯電視台也為《國土安全》(Homeland)和《俏妞報到》(New Girl)做了一樣的宣傳。

二○一三年,索尼影業的執行長麥克.林頓(Michael Lynton)在All Things D大會上接受訪問時指出,科技與媒體之間的界線模糊化,甚至也改變了電視節目的製作方式。

過去,製作開放式的長劇很難,每集最後你都要俐落地歸納總結劇情,好讓從未看過那節目的觀眾也能略知梗概,因為那是大家習慣看電視的方式,也因為節目播映權是那樣運作的(影集播映權是完整或段落式地出售給電視台或有線電視業者,視買方的預算而定)。有些節目挑戰那慣例,不那樣做,結果觀眾說:「我錯過兩、三集,那影集不值得我再花時間和心力了。」

後來數位視訊錄影機(PVR)出現了,奈飛也出現了,大家說:「喔,錯過兩三集沒關係,以後補看就好了。」我個人認為,今天你之所以會看到創意大爆發——無論是《廣告狂人》、《絕命毒師》(Breaking Bad)、《紙牌屋》、《火線警探》(Justified)或《混亂之子》(Sons of Anarchy)——原因之一在於你可以製作十三集的長劇,劇中人物可以在十三個小時內充分發揮。這可以吸引到更好的編劇,因為他們說:「天啊,我沒辦法在兩小時的電影內描述一切東西。」這也吸引了更好的導演。長久以來大家一直在想,這些新科技何時會影響到戲劇的創意面,這是我第一個看到的影響,一般都認為這是好事。

過去五年,這一切因為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爆炸性成長而得以實驗或加速發展。如今全球使用的電視機約莫四十億台,仍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總數(二十億台)的兩倍。但是以目前的成長速度來看,未來三到五年,手機和平板的數量將會超過電視。現在智慧型手機每年的銷售成長率是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平板的銷售成長率每年翻一倍以上。相反的,全球電視的銷售則在下滑,部分原因在於全球經濟衰退,但還有部分的原因在於愈來愈多的大學畢業生乾脆不買電視了。

投資者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表示,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不僅大幅增加接收媒體的人數而已,也讓大家每天觀賞媒體的時間和地點都大幅增加了。「現在有了手機,你可隨時觀賞電視節目或電影。平板也是一樣的道理。換成是電視,你就必須待在家裡,一直坐在同一個地方看。」

安德森談到這一切時,似乎很得意。他已經思考這些議題,觀察它們的演變二十幾年了,而且他是從全球最有利的位置觀看這一切——他可以接觸到少數矽谷局內人才有資格碰到的人物和資訊。目前,他和事業夥伴班.霍洛維茲(BenHorowitz)是科技業的兩大知名創投家,但很多人已經忘了安德森也是第一個網路瀏覽器Mosaic的共同開發者,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網景通訊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儘管後來網景在瀏覽器戰爭中輸給了微軟,一九九九年他把網景以四十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線上。二○○○年,他又率先和人共同創立最早的雲端運算公司Loudcloud。網路泡沫破滅時,那家公司差點倒閉,但他和霍洛維茲把公司名稱改為Opsware,重新打造公司,二○○七年以十六億美元賣給惠普。多數知名的創投業者花了十年或更久的時間才有驚人的斬獲,但安德森和霍洛維茲在四年內就變成頂尖的創投家。

安德森說:一九九三年已經可以明顯看出,每個人都有高速連線及大螢幕時,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我們在伊利諾大學(他的母校)就有那些東西。但是我們之所以有那些東西,是因為聯邦政府付費供應,他們只幫四所大學付費。我們為網景瀏覽器做的第一個示範,就是展示如何用瀏覽器觀賞當時的熱門影集《飛躍情海》(Melrose Place)。

我覺得手機是我們產業的最大發明,我們的產業基本上是一九五○年代二次大戰結束時誕生的,那時威廉.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發明了電晶體。後續的六十年,為人手一台電腦的未來揭開了序幕,我們整個產業從來沒有能力讓五十億人口(目前有手機的人數)都擁有電腦,但現在這種事正在發生。(本文選自第十章,陳若雲整理)
 
 
作者︰弗雷德・沃格斯坦(FredVogelstein)
財經和科技記者,《Wired》雜誌的特約編輯。曾經是《財星》雜誌、《華爾街日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編輯,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 
 
出版:三采文化 (2013年12月)
 
書名: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 
 
  
 
目錄:
 
推薦序

第一章            登月任務
第二章            iPhone是不錯,但Android會更好
第三章            上市前的二十四週三天又三小時
第四章            我以為我們是朋友
第五章            背叛的後果
第六章            Android遍地開花
第七章            iPad再次改變了一切
第八章            「奎恩先生,拜託,別逼我制裁你。」
第九章            還記得聚合嗎?現在正在發生
第十章            逐一改變世界
報導後記
致謝 

延伸閱讀

如何在2024找出乘龍飛天的飆股?順藥、世紀等四檔台股 過去一個月飆漲逾100% 給股民的兩大啟示

2024-02-06

股市分析方法這麼多 「K線分析」有啥特別的?為何可以從一根K線 直覺推理出後續台股可能走勢?

2024-01-31

他40歲出頭財務自由果斷辭職提早退休,卻沒想5個月後決定重返工作:有錢人持續工作的真正原因

2024-02-21

2024年潛在飆股可能是誰?從2023年這十檔漲幅逾300%飆股 可看出「三大選股方向」

2024-01-04

股票是買未來,不是買過去》台股在萬八大關前驚滔駭浪 要如何乘風破浪、永續生存?一定要有「這三種力」!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