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專家解讀》 三大機構已為一帶一路備妥銀彈 台灣要繼續保住面子 還是爭搶30兆建設財?

專家解讀》 三大機構已為一帶一路備妥銀彈 台灣要繼續保住面子 還是爭搶30兆建設財?

周岐原

國際總經

1080期

2017-08-31 16:47

談到一帶一路,中國文化大學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說,這對中國帶來三重價值。首先,可望確保中國能源安全,這也是海上絲路最顯見的價值。「原來中國進口能源,是從印度洋繞麻六甲海峽北上,若不途經此道,就是經過台灣東面的太平洋,遭人封鎖的風險太大;透過租借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中國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文化大學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 杜紫宸

「情資很重要,何不大方參加下屆峰會?」

 

杜紫宸


杜紫宸說,正因為巴基斯坦對中國的意義與日俱增,目前雙方戰略夥伴關係十分緊密,瓜達爾港日後更將建起一條油管,直抵新疆喀什。


遠在印度大陸另一端,同樣場景也在緬甸出現,緬甸的皎漂港,未來也將以油管從港口直通雲南,成為中國轉運中東原油的口岸。這兩段管線若順利啟用,將能有效解決中國潛在的能源風險。


再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前曾喊出「供給側改革」,嚴格約束多項工業的增產行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沿線各國預料將啟動數量可觀的建設,身為發起者,中國可藉著為鄰國完成基建之機,去化中國國內多餘的產能,尤其是過剩最嚴重的鋼鐵、塑化、煤炭業;同時,中國還可派出工人,紓解失業問題。


不過,杜紫宸也提醒,從斯里蘭卡出租漢班托特港、意外引爆民眾抗爭看來,一帶一路雖是周邊國家的大機會,但各國無論政府或民意,也早有提防中國的準備。例如與中國關係向來緊繃的印度,不但未派員參加五月間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海上絲綢之路的規畫也完全被繞過;俄羅斯雖與中國關係極為深厚,但政府也擔心中國在中亞地區施展影響力的副作用;至於東南亞各國,雖然開發程度高,也較積極參與,但當地各國民族意識強烈,未來中國想插手周邊事務,難度勢必愈來愈高。

 

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撐腰


要完成一帶一路上的建設,錢從何來?杜紫宸解釋,近年先後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絲路基金和金磚銀行三大機構,就是扮演各國政府間融資平台、為各項重大工程找錢的角色。


目前,亞投行和金磚銀行資本額各有一千億美元,中國官方出資的絲路基金,創始資本額為一百億美元,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習近平又宣布增資一千億元人民幣,另外提供三千八百億元人民幣的專案貸款。杜紫宸認為,這三大平台累計資本額就將近二千五百億美元,若由這些機構主辦聯貸,吸引商業銀行參與的總資本,可望達四至五倍,上看一兆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兆元),屆時各國的重大工程,可望透過這筆錢,陸續開工。


杜紫宸認為,雖然相關建設勢必花上數十年才能陸續完成,但習近平在任期屆滿的二十大(中共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二○二二年舉辦)前,勢必要端出政績作為代表;中國若能藉著一帶一路鞏固能源安全和化解自身問題,還可以「重新制定世界軸線」,也就是將過去數十年、世界以美國為核心的概念,轉為一條中國和歐洲為兩大核心的經濟軸線,這是一帶一路第三個價值。


杜紫宸坦言,未來一帶一路跨國合作的規模,勢必更上一層樓,台灣產業界檢視一帶一路,最好的方式就是「大方去參加下一屆峰會!」杜紫宸認為,完全冷處理、不參加相關活動,當然能保住面子,但政經資訊理應多多益善,尤其是兩年一度的一帶一路峰會,可以同時得到多方面的情資,有意發展這方面商機的業者,應該早做準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
「面對一帶一路,台商有兩大利基!」

 


張燕生


「由中歐班列開通以來的情況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態勢是不錯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雖然外界不免有質疑聲浪,但對一帶一路的發展,張燕生顯然站在比較樂觀的一方。


張燕生分析,就運輸效益而言,自從二○一一年首班列車由重慶開往德國後,由中國開往歐洲的中歐班列,已經超過四千班次,以當前環境而言,算有相當進展。「拿海運與中歐班列相比,兩者的基礎不盡相同:海運發展至今有上百年歷史,沿途設備當然比中歐班列進步,運輸量也高得多;相對的,中歐班列每開出一班,載滿五十個貨櫃已經不錯了。」

 

錢景空前 合作夥伴人口40億


面對這股日益蓬勃的貿易、建設熱潮,台灣人該如何看待?張燕生認為,一帶一路創造的商機,並非取代其他管道,而是新創造出來的機會,「像是一塊新的蛋糕。」他指出,中國有十三.八億人口,一帶一路初期合作夥伴更有四十億人口,總GDP(國內生產毛額)有二十一.一四兆美元,這個經濟規模,是台灣面對的第一層機會。

 

沿線國風險環繞 外資欠缺競爭力


既然是新的蛋糕,難道沒有人爭食?「當全球面臨資金、產能過剩,在一帶一路周邊區域,資金、產能卻是短缺的。」為什麼呈現如此落差?張燕生分析,因為一帶一路周邊各國,普遍有政治、金融、制度等各種風險,跨國公司的投資不多,換言之,競爭力比較薄弱;台灣和中國企業如果能合作,在此搶先打開市場,應該比前往歐美、日本,和當地技術純熟的對手競爭,成功機率高一點。這是張燕生眼中的第二層機會。


「這就像八○年代、中國剛進入改革開放一樣,當初看待中國邁向市場經濟,大家或許都有點懷疑,但現在回頭看,當年顯然是機會。」張燕生總結說,二○年將驗收的十三五規畫(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畫),大約將完成一帶一路的初期建設,接下來的投資、改革,還將一波接著一波,「這班車你沒搭上,還有下一班、下下班可以等。」他樂觀地說。

延伸閱讀

攤出公證文件 郭文貴揭中國權貴貪淫內幕 中國富豪狂爆料 將燒向台灣政商大咖

2017-08-10

中國30年最強領導人 習核心就位

2016-11-10

美國大選後 台灣與世界最害怕的事

2016-11-10

雙面習近平 美國總統、蔡英文最強悍對手

2016-11-10

習近平宣示中國創新起航

201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