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華為「終結之戰」全解讀

華為「終結之戰」全解讀

黃煒軒、林宏文

兩岸三地

shutterstock

1170期

2019-05-22 09:53

在中美貿易戰火超升溫之際,繼去年中興通訊制裁事件後,
美國進一步劍指華為,也讓全球金融市場情緒再度逼近臨界點,
華為是否可能成為下一個中興?它有無能耐挺過這場空前危機?

美東時間五月十五日,在中美雙方拿起關稅大刀兵戎相向之際,美國商務部再度發布了一則震撼市場的公告;這次的目標,直指中國網通設備大廠華為。同日稍早,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電信行業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商務部的公告指出,自十六日起,美國政府在國家安全考量下,將把華為及旗下六十八家附屬事業,列入有貿易黑名單之稱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這代表的是,未來只要未經美國政府許可,美國企業不得向華為提供自家研發的技術與產品。

 

禁令一出,費城半導體指數連兩日大跌,許多投資人未明言的恐慌,或是因為想起去年另一家中國通訊大廠被川普「瞬間打暈」的慘烈場景。

 

去年四月,美國以違反對伊朗出口禁令為由,將中國中興通訊列入實體清單,而中興遭美企全面封殺後,公司營運一度陷入癱瘓。最終,中興付出了高達十四億美元的天價罰款,更換董事會和管理層,同時允許美國指派的法規檢查小組入駐,美方才取消禁令。

 

然而,華為面臨的危機與其所衍生的暴風半徑,更勝中興。公司去年花在購買美國零組件的金額高達一一○億美元,占總預算近六分之一,顯示其倚賴美國供應鏈之深,也足見川普這記重手「斷貨」堪稱「華為絕殺令」。至於暴風半徑,華為目前的手機全球市占率達十八%、網通設備市占二九%,而據估計,台灣科技股有五至一○%的獲利,也是來自華為。

 

延伸閱讀: 美國華為禁令即將生效 日媒:台廠以鴻海、台積電影響最大

延伸閱讀: 25歲放棄百萬年薪 華為離職員工揭工作甘苦

 

這道「絕殺令」能否轉圜?又將如何衝擊國內相關供應商?首先,得從「實體清單」的超威力,開始談起。

外資看華為

 

川普這一招有多狠?


90天後,美國技術全面斷貨

 

Q1 什麼是「實體清單」?

 

在限制美國技術輸出上,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長年以「三大清單」進行管理。三大清單分別為:拒絕人員清單(DPL)、未經驗證清單(UVL)以及這次廣受討論的「實體清單」(EL)。

 

三大清單中,又以實體清單(EL)規範最為嚴格,必須在該對象「有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與重大外交利益」的情況,才能將其納入。而根據美國出口管制規定,供應商若要向被列入清單的外國企業出口管制項目,必須申請許可,然而根據過往經驗,多數的申請均被否決。簡單說,一旦被納入實體清單,就等於面臨美國供應商的「集體斷貨」。

 

值得留意的是,是否納入實體清單,生殺大權掌握在商務部管理的「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採取「多數決」;而若要撤銷或修改決定,則得「全數委員一致通過」。在此之下,華為要脫離清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Q2 美國的「實體清單」,也能牽制台灣供應鏈對華為出貨?

 

因為BIS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是依據美國《出口管理條例》,該條例中則有「美國最低含量標準」的規定,從「不得含有美國元件」到「美國元件不得超過二五%」之間,共分四等。

 

分級是為了管理,管理什麼?原來《出口管理條例》是可以「海外適用」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是日本、韓國或台灣的公司,只要產品元件或技術包含了「美國元素」,那麼,就會被「實體清單」綁住。如果偷偷出貨被抓到,輕則公司不能與美國企業往來,重則面臨美國刑罰。

 

這也是為什麼,當禁令一出,各界高度關注台積電是否能持續出貨給華為。而據公司表示,經內部初估,台積電應可符合繼續出貨的門檻。

 

Q3 Google加入制裁,華為手機將少了哪些服務?

 

早前傳出Google已決定與華為在涉及需轉換軟、硬體和技術服務等業務上終止合作,這也代表華為新一代的Android手機只能使用公開版本的Android系統,無法再使用Google Play、Gmail、YouTube、Google Drive與Chrome等Google專有的應用程式和服務。

 

根據摩根大通報告指出,此發展勢必將衝擊占華為半數營收的海外市場,得利者則是其他中國品牌,以及韓國三星等。

 

儘管,在二十日美國政府發出九十天的「臨時許可證」之後,據傳Google已對停止與華為合作的計畫暫時踩下了煞車,惟該許可證效期僅到今年八月十九日,若期限不再延長,Google將重新對華為實施制裁,屆時台灣二十萬的華為手機用戶,恐將直接受到嚴重衝擊。

 

任正非採訪

 

華為做好抗戰準備?


海思「備胎轉正」恐是不可能的任務

 

Q4 華為旗下的海思,真能供應關鍵零組件?

 

有分析認為,華為因為在科研上的長期「高強度」投入,許多核心半導體晶片,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已可量產。海思總裁何庭波十七日也對內部發出信函表示,華為多年前就做過極限生存的假設,即使美國先進晶片和技術斷貨,華為仍可持續營運。因此,在美國正式宣布對華為的禁令後,海思也將啟用備胎計畫,「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不過,若細究何庭波這個說法,還是有不少疑點與破綻。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宣布停止供貨的廠商,如英特爾、高通、智霖、博通、美光、希捷等,這些公司的產品幾乎都是關鍵零組件,全球市占都很高,華為要自己開發出來,或是向外採購找到「備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例如,華為的筆電仍然高度仰賴英特爾的處理器(CPU),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品,亦即一旦CPU斷貨,華為筆電業務無疑將受重擊。此外,英特爾的伺服器晶片也具有「難以取代」的地位,業界認為,華為即使找到備胎,功能及品質恐怕都是屬於次級品,且能否快速無縫接軌到現有產品上,也有很大的疑問。

 

另一方面,即使華為真的擁有可以「備胎轉正」的祕密武器,至少產品也要找人代工生產,但目前並未聽到台積電有接到海思基頻晶片之外的額外訂單,除非是製程技術較落後的產品,可以委託中國中芯等工廠代工,但同樣的道理,若下單的製程技術是落後的,當然很難取代現有一級供應商的產品。

 

海思
華為旗下海思總裁何庭波日前指出,華為多年前就做過極限生存的假設,
即使面臨美國「斷糧」,華為仍可持續營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Q5  備料一年以上,華為能夠「以拖待變」?

 

事實上,因應短期衝擊,華為並非毫無準備。據知情人士說法,早於去年底,公司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遭逮捕後,就開始積極布建零組件的庫存,將庫存天數從當時的六到九個月,一口氣拉升到一至兩年。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近日接受外媒訪問時亦強調,絕對不會出現斷貨的情況。

 

然而,異康集團暨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則對任正非的說法不以為然,他形容,科技產品不是愈陳愈香的法國紅酒,而是有賞味期限的清酒;「不會有人在今年會想去買去年的iPhone,若華為先買起來備貨,一年後還能用嗎?」楊應超強調,華為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只是這場仗是政府在打。」

 

Q6  取代Google,華為也已經有所準備?

 

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華為從二○一二年開始,內部已著手開發自有作業系統「鴻蒙」,意在成為Google Android系統的替代品。任正非亦曾表示,做終端作業系統(鴻蒙)是出於戰略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據了解,「鴻蒙」目前已能做到對Linux系統大量優化,並已用於華為手機中的「安全部分」。有分析認為,華為鴻蒙的操作系統,目前已經具備一定實力。

 

不過,在當前Android全球市占逾八成的情況下,未來華為若推出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市場接受度到底如何?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能否買單?恐怕變數仍大,華為也未必敢輕易嘗試。

 

華為手機零組件採購廠商

 

對台產業衝擊?


外資:台積電下半年獲利恐掉5%

 

Q7  台灣供應鏈有哪些?受創多嚴重?

 

去年底,華為首度公布全球核心供應商,列名的全球廠商共有九十二家。觀察這九十二家名單,可發現台灣就占十家、美國三十三家、中國二十五家、日本十一家。若進一步爬梳,會發現從上游晶圓代工、封測、IC設計,到下游的被動元件與光學鏡頭廠等,都是華為採購的對象。

 

以國內指標科技廠為例,綜合各家券商報告,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營收中,華為貢獻約一○%,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及光通訊廠聯亞約一○%到二○%,砷化鎵大廠穩懋約一○到十五%。簡言之,若華為受到美方禁令制裁,其對台灣科技業的衝擊,就如同一場全面性的海嘯,絲毫不容小覷。

 

對此,瑞士信貸即於近日出具報告指出,若華為屆時手機及相關通訊設備無法順利出貨,且時間長達六個月,將直接衝擊十六家台廠下半年的營收與獲利表現。其中,台積電下半年獲利恐掉五%,精測與大立光減少八%,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FII)更將因此短少十七%,至於群創、頎邦、聯詠、敦泰、神盾、穩懋,預計下半年營收將分別減少三%、四%、六%、七%、四%與八%。

 

然而,對於華為衝擊,也是供應鏈一員的微波通訊設備廠昇達科則樂觀看待,公司發言人郭俊良在接受本刊訪問時解釋,隨著華為的電信設備在全球市場受到打壓,其他電信設備商將有望獲得大好商機,「因為除了市場價格競爭明顯減少外,市場可爭取到的份額也將擴增。」他強調,在均價有機會拉高之下,對昇達科銷售上的產品組合,應是趨向於正面的助益。

 

穩懋董事長陳進財受訪時則指出,目前情況尚不明朗,無法準確評估,也沒有特別與華為溝通關切,一切維持正常。他並強調,現階段對於穩懋第二季的展望不受影響。據四月底公司法說會表示,穩懋第二季營收將季增十五%左右,毛利率上看三三%。

 

整體來說,永豐投顧認為,儘管晶圓代工、封測、三五族半導體、被動元件、光學鏡頭、PCB(印刷電路板)及網通等台廠供應鏈均提前備貨,短期衝擊有限,然而若上游晶片屆時遭斷貨,相關供應鏈中長期營運勢將受到衝擊。

 

台積電
貢獻台積電約10%營收的華為,一旦確定接受美方制裁,
恐顯著衝擊台積電下半年營收獲利。(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Q8  為何在半導體大廠中,唯有聯發科可望受惠?

 

若華為遭修理,其他中國手機大廠Oppo、Vivo及小米等,一方面有機會拉升市占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在寒蟬效應下,增加對非美系晶片的採購量;而在手機處理器上,Oppo、Vivo與小米三家中高階機種中,約六成晶片是向高通採購,四成則向聯發科採購,也因此,聯發科成為現階段被認為台廠中少數成為「華為絕殺令」的贏家,有望直接受惠這波大廠的轉單效應。

 

華為台廠供應商

 


 

值得留意的是,十六日的「實體清單」,對於應包含哪些公司與國家,具體又應涉及到什麼樣的技術,仍未有相關細節指引。根據十五日川普的行政命令,初步評估報告將在四十天之內發布,預期屆時結果將會揭示更多資訊。

 

儘管在二十日美方發出了九十天的臨時許可證,讓擁有華為設備的企業與個人,有時間安排適當的長期通訊網路與設備措施,看似給華為留下了應變的緩衝期,惟任正非稱該臨時許可「沒有多大意義」,同時他也強調,「美國政客目前的作法低估了華為的力量」,對美方在大刀後施與的「小惠」明顯不領情。

 

時隔半年,中美再度敲響科技戰鼓。金融市場情緒是否進一步升溫?華為又能否禁得起禁令考驗?四十天後,初步的答案將會揭曉。

 

任正非
華為

 

延伸閱讀

老謝:美國封殺華為震驚全球 中國未來必須重視兩件事

2019-05-31

老謝:一半的鷄蛋放在華為的籃子裡

2019-05-30

WiFi聯盟、藍牙聯盟、JEDEC協會已恢復華為成員資格

2019-05-30

華為之變! 台灣的衝擊與機遇

2019-05-29

中美貿易戰》經濟學家分析:為什麼美國要弄死華為,卻讓三星變成世界品牌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