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華爾街與死神玩套利 p.140

華爾街與死神玩套利 p.140

這可能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投資工具。嬰兒潮大量步入老年,其中許多人想把壽險保單兌現,買方必須支付保費直到賣家身故,然後領取死亡給付,這給了華爾街一個賺取暴利的機會。

今年五月,大型金融公司幾乎都派了代表參加在紐約舉行的一項會議,主題是一項即將興起的另類投資:死亡債券。兩年前這項會議只有二五○人參加,今年則有將近六百人參加為期三天的議程。在熱列的氣氛下,你根本無從想像他們來這裡是為了瞭解如何從死人身上賺錢的最新方法。

死亡債券其實是業界對保單貼現擔保證券(life settlement-backed security)的簡稱。大約有九千萬美國人投保壽險,可是許多人覺得保費太貴,有些人則是希望能夠提早兌現。

「保單貼現」(life settlement)的安排就是讓人們有機會把他們的保單賣給投資人,買下保單的人要負責支付賣家的保費直到他們身故,然後買家就能領取死亡給付。賣家越快身故,買家賺得越多。

以前這類交易大多由小型地區性的保單貼現公司處理,他們通常將保單賣給對沖基金。現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看到購買保單可獲取暴利,也想撈一票,他們把這類保單變成債券,再賣給年金、大學捐贈基金和其他專業投資人。如果這個市場按照華爾街的預期成長,一般的共同基金不久也將加入戰局。

市場規模 媲美垃圾債券

在眼前這個階段,根本無從預知死亡債券會有多麼流行。華爾街推陳出新的金融工具,有些極為成功,有的一敗塗地。可是,保單貼現市場的成長一直很熱烈。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指出,二○○五年交易的金額約為一百億美元,而二○○一年時幾乎為零。

業界分析師表示,二○○六年交易的金額約為一五○億美元,今年可能倍增到三○○億美元。未來數十年,隨著退休人士暴增,Sanford C. Bernstein預測,保單貼現交易的金額將達到每年一千六百億美元。

如果華爾街如願以償,把每年的保單貼現都轉換為死亡債券,這個市場將可媲美今日的垃圾債券市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ealogic估計,美國垃圾債券市場二○○六年發行總額為一二八○億美元,遠高於一九九六年的五六○億美元。

投資銀行早已積極向有錢的法人客戶推銷。他們宣稱死亡債券一年可以達到八%的報酬率,介於股票和公債之間的預期報酬。而且,它們屬於「不相關資產」,意思是說它們的績效不受其他市場的影響。比如說,死亡率不會受到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在今日越來越緊密連繫的全球金融體系,這類資產是相當受到青睞。

保單貼現 涉及道德風險

這個已有八年歷史的產業有著不名譽的過去。以前它被稱為保單受益權轉讓憑證(viaticals),在一九九○年代後期走上末路,因為牽涉到太多有關愛滋病患與其他重症患者的詐欺案件。

Viaticals原是宗教名詞,意指臨終前領的聖餐。一九八○年代愛滋病大蔓延,病患紛紛投入保單受益權轉讓憑證市場,以換取現金來支付醫療費用。但九○年代的醫藥進步,延長了病患的生命,使得保單受益權轉讓憑證的買家無利可圖。此時,這個產業許多詐欺性的銷售手法引起檢察官注意。一九九九年時,這個產業便銷聲匿跡。

令人訝異的是,最近這波流行與九○年代幾乎沒什麼不同。全美只有二十六州要求保單貼現公司具有專業證照,在其他地方,任何人都可以開業。這個市場尤其受到以前做過股票經紀商、房貸經紀商、保險經理人和律師的歡迎。可是,包括過氣電影製片人和牙醫等各行各業的人也都做起生意來了。

保單貼現的本身其實沒什麼錯。對於急需現金或想要補充退休預備金的人,這個市場或許是個福音。沒有這個市場的話,不想再保險的人別無選擇,只能把保單賣回給保險公司,只能拿回保額的一小部分錢。曾參與美國第一批死亡債券承銷案的保單貼現公司Legacy Benefits總裁梅爾.艾利亞表示,沒有人強迫誰去賣掉保單,這是消費者一個很棒的選擇。

高盛和其他華爾街公司將這種金融工具視為「證券化」趨勢的下個階段。一九七○年代由房貸擔保證券(MBS)開始引領風潮,後來從信用卡應收帳款到智財權等各種東西都可做為證券化。它的運作方式很簡單:首先蒐集一項資產,然後以債券形式出售。盡量多蒐集不同的資產,便可以分散風險。萬一有幾種不賺錢,總會有其他的賺錢。至少理論上是這樣。

德國和倫敦的未評等死亡債券市場就很發達,未評等就是指沒有獲得穆迪或標準普爾(S&P)等大型評等機構的債信評等。截至目前,美國只有兩宗小型的已評等死亡債券交易。

但就銀行積極收購保單貼現來看,大多數市場觀察家認為不久之後,大型的已評等交易將成為主流,屆時共同基金也將投入這個市場。華爾街最擅長債券交易的經紀公司Cantor Fitzgerald,已經推出一個保單貼現和死亡債券的電子交易平台LexNet。這個平台已經運作了一年多,是該公司的重點業務。

美化形象 華爾街刻意隱形

可是,越來越複雜的證券化商品,本身的風險也越來越高。現在四處引爆的次級房貸地雷,就讓華爾街傷透腦筋。這種風險最高的房屋抵押貸款違約率激增,讓投資的對沖基金和安排與銷售的銀行飽受衝擊。

六月分,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旗下兩支炒作次級房貸擔保債券的對沖基金宣告倒閉,讓華爾街對於其他高風險投資感到憂心忡忡。芝加哥財務顧問珍娜.塔瓦柯利表示,這個問題遲早會發生在死亡債券。

華爾街也很努力要美化保單貼現產業的形象,以及淡化處理他們的直接介入。壽險貼現協會(簡稱LISA)這個業界團體最早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在二○○○年時改名為保單受益權轉讓憑證及保單貼現協會,三年前又把保單受益權轉讓憑證自名稱中去除。

為了與以前的保單受益權轉讓憑證畫清界線,六大投資銀行,包括貝爾斯登、瑞士信貸、高盛和瑞士銀行,在今年三月組成一個工商團體,名為法人保單貼現市場協會,以推廣「優良政策」及「合宜的規範」。

在獲得一些合法性之前,華爾街公司會儘量保持低調。例如,消息人士指出,高盛去年原本即將收購聖地牙哥一家名為「保單貼現解決方案」的大型保單貼現公司,卻在最後關頭抽腿。後來,高盛悄悄設立一家子公司,取了不相干的名字叫東港資本(Eastport Capital)。

誘騙銷售 最大交易案被訴


雖然華爾街深受吸引,可是保單貼現市場向來存在掮客刻意壓低價格,以及不老實公布交易成本的問題。他們向投資人兜售的手法也時常遭到質疑。

例如在二○○五年底,安侯建業會計公司(KPMG)寄了一封制止通知給倫敦的一家投資服務公司Keydata,因為該公司在未評等死亡債券的行銷資料中冒用安侯建業的名義。安侯建業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從未支持或建議這些產品。

寇帝斯.索摩薩和羅伯.柯伯利這兩名加州人就是因為不當推銷而惹禍上身。這兩人設立一支名為Persistence Capital的投資信託,募集了六千九百萬美元,跟洛杉磯一個黑人教會的二千名會眾購買保單。

這樁交易的結構是由Persistence Capital支付保費,而每張保單的二十七萬五千美元死亡給付將分成三份,一萬五千美元給身故者的家人做為喪葬費用,二萬美元給教會,其餘的二十四萬美元給Persistence信託。

索摩薩和柯伯利向哈德威克牧師兜售這樁交易,他們跟這位七十五歲的牧師說,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貧窮的信眾獲得一些死亡給付,同時為教會的慈善工作募款。

另一方面,索摩薩和柯伯利跟投資人說他們可以賺取一年二五%的高報酬率,因為教會的信眾「主要為非洲裔美國人,死亡率高於一般人口」。檢察官表示他們對於報酬率有誇大不實的宣傳。

檢察官表示,在這件交易成立後,索摩薩和柯伯利立刻掏空投資信託,去購買豪宅和跑車。二○○五年九月,Persistence Capital在向教會購買保單之後一年,被迫宣告破產,因為投資人要求抽回資金。

索摩薩和柯伯利轉而向其他投資人兜售這批保單,但沒人要買。他們於二○○六年五月被捕,被控二十七項證券和電郵詐欺。

甚至連一些大型的保單貼現公司都涉案。去年十月,艾略特.史畢哲(Eliot Spitzer)在擔任紐約州檢察長的最後一擊就是起訴費城的Coventry First公司欺騙年老的投保人。

這位已當上州長的明星檢察長指控Coventry First買進和賣出保單貼現,中間付了數十次神祕款項給經紀商,要求他們不要比價(經紀商通常會要求保單貼現公司提出三次出價)。該公司堅稱他們沒有任何違法情事,又說這整件案子是根據「一些被斷章取義的電子郵件」。

不論有沒有被定罪,這件案子震撼整個保單貼現業。受到最嚴重打擊的是該公司與對沖基金Ritchie Capital合作,原定要發行一檔三億美元的死亡債券。這件交易是以壽險保單為擔保,保單總額達十一億六千萬美元,原本將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死亡債券。

評等機制 穆迪信譽遇殺手

令人吃驚的是,這件交易案到了快要接近完成才東窗事發。二○○六年十月十日,穆迪甚至給予其中一億六千六百萬美元的長期票券A3的投資級評等,這種等級連一般共同基金都可以買進。

後來Coventry First被起訴,穆迪立即撤消評等,理由是基於「本件交易的不確定氛圍」。穆迪的發言人表示,在發布評等時,穆迪不曉得該公司已經遭到調查。在原本長達十頁的評等報告中,穆迪表示他們相信Coventry First的「審慎查核已足夠獲得這項評等」。

最讓主管機關憂慮的是人頭戶的交易,亦即說服不認識的人去投保巨額保險,借錢給他們繳納保費。最誇張的一個案件是一個集團向一家銀行兜售一件涉及聖基斯與尼維斯聯邦全體四萬五千名居民的交易。

推銷的集團宣稱這個島國的政府也有參與其中。可是,華爾街的銀行家對這件交易反應冷淡,他們一致強調在購買保單之前都會審慎查核。

可是,對沖基金和其他金融公司過去兩年來大量設計這種人頭戶交易,以郵輪旅遊和其他饋贈誘勸老年人投保。保險業估計,自二○○四年以來這類的保單已累積達一百億到二百億美元之間。有些州的保險委員已和保險公司聯手,要求取締。

令人訝異的是,這些問題只是拖延死亡債券的出現,而不會消滅它。俄亥俄州立大學費雪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安德魯.卡洛利表示,華爾街的興趣在預料之中,因為嬰兒潮將大量步入老年,很多人都想把保單兌現。

「對投資銀行來說,」他表示:「這聽起來像賺錢的機會。」芝加哥財務顧問塔瓦柯利說得更露骨:死亡債券的概念「讓我毛骨悚然。」

延伸閱讀

說好的降息呢?聯準會降息大戲一再延遞,專家建議債券ETF「這樣買」鎖定利率甜蜜點

2024-04-10

00679B、00772B…每月3千元,該存高股息ETF還是債券ETF?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1招:安穩領息打造養老本

2024-04-08

債券ETF怎麼挑!00937B、00687B、00679B…年化配息率誰逾6%?入手前3個關鍵數字查清楚

2024-03-24

00929、00940、00679B…該選高股息ETF還是債券ETF?這檔30萬人搶進,還能免扣二代健保

2024-04-16

債券ETF除息旺季!00788B、00726B...單次配息率約1.5%,35檔配息多少一表掌握,最後買進日何時

2024-04-07